分享

王了了归来,第一枪打向高善文

 投研帮 2020-12-07

Ladies and 乡亲们,我王了了又回来了。

我不在的这段时间里,派大星肩负重任,照顾各位的阅读需求,数月以来基本保持日更,顶着黑眼圈延续了我帮的香火,功不可没。小李也成了大管家,打点帮里上下内外所有事务,忙白了双鬓,操碎了凡心。

两枚壮丁用火一般的热情燃烧着自己,照亮着千万股民奔向菜场自由的路,功劳可圈可点,精神可歌可泣……

再夸下去俩人要变烈士了。

这次我回来,没什么大动向,依然继续码我的字,不定期分享一下从我这双眼睛看世界和经济是什么样子的。更新频率嘛……随缘吧。反正不会影响你们跟派大星侃大山的。

今天的二条是我解读一本宏观经济科普书,把书本上的硬知识跟现实中的活例子结合在一起,涨知识的同时还能吃个瓜。

剩下的篇幅请允许我任性一把,实名反对一下前几天高博士的报告。这篇报告可以说从头到尾弥漫着悲观情绪,不知道是不是熬夜多了胆精不足。

和日韩经济体的比较

高博把中国跟日韩台等经济体做比较,把时间平移到它们发展中时期那会儿,这是经济学家们做研究时常用的方法,看似有理,实则是用苹果比香蕉,而且还是20年前的香蕉。

我们跟日韩等亚洲成熟经济体的区别不是一星半点,人口结构和基数这一个变量就相差甚远,更不要说体制特点和资源调配能力。

就拿高铁这种基建投资来讲,表面上高铁公司是不赚钱的,但是四通八达的高铁网络给中国创造的隐含价值是无法估量的,而这种不体现在报表上的外部价值你能指望哪个民主国家去实现?

城镇化问题

高博说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已经进入晚期,官方数据是60%的城镇化率,但他认为已经到70%了。我想说的是,讨论城镇化问题得先定义城镇化到底是什么,意味着什么。

官方的城镇化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我们国家因为有户籍制度,所以这个比重确实会偏低。但是中国的潜力并不在于有多少人从农村来到城市,而在于有多少人在农村过上城市一样的生活。

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意味着潜在的巨大需求尚未激发,我们活在一线城市的人总有一种错觉是中国已经发展到头了,但是你把中国的农村跟发达国家的农村对比一下就知道发展才刚刚开始。

经济发展的本质

经济发展的本质,就是人类欲望的膨胀。有了想住大房子的欲望才会有人去盖,有了想吃大龙虾的欲望才会有人去捞,有了需求才会有产出,而产出就是经济增长。

美国人民的欲望膨胀到了要花未来的钱来满足当前的欲望。中国人的欲望还远远没被启动,所以要号召大家做中国梦,要敢于梦想,敢于释放欲望,才能实现下一个十年的奋斗目标。

当农村人口都不再满足于拼多多,当他们开始思考房屋设计美感,开始对村里居民设施的完善和村口按摩店的服务态度有所要求时,就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最大引擎。

而满足这一切的基础设施也正在大干快上,不管一个地方现在有多穷,水电网络公路等基础设施铺好,才有未来无数商业诞生的可能,否则跟印度有什么区别。

辩证的看基建

说到基建,也有很多人诟病,说建了一堆没用的设施,产能过剩等等。一方面这些确实是事实,就像20年前我们大肆修路时路上也没有车跑。

但现在不也都堵了吗?我们现在在偏远山区铺设网络但是当地没人会上网,你敢说这网就白铺了吗?

此时此刻我们的人均基建存量跟发达国家比还相差甚远,只有大约四分之一,所以,高博说我们的投资率始终高于其他国家,这难道不是正常的吗?

经济转型后投资率下降比其他国家慢,这不更是正常的吗?而且我认为未来十年投资率并不会大幅下降。

关于未来

高博说未来十年GDP会在4~5%之间,我表示赞同,但这并不是坏事,只是正常发展阶段,不该悲观的解读。而且,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是人们的生活水准不断提高,而不是城镇化率不断提高

当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从马斯洛需求金字塔的最底端一齐往上攀登时,很可能会再次创造人类经济历史上的奇迹。

当然我也不是盲目乐观,眼前一大摊子问题和危机需要化解,比如债务问题,通胀问题,国际关系问题,每一个都十分险峻。

但我觉得,没必要过度悲观或乐观,看清眼下的机会和挑战,把眼前的每件小事做好,就是在为自己创造最大的福祉。我们每个普通人把自己平凡的日子过好,就是为国家兴亡尽了匹夫之责。

最后给高博道个歉,蹭你的热度还踩你,下次保证捧回来。希望你大人有大量,多喝热水早睡觉,补补肝胆之气,精神焕发之后带着清澈的心灵看待这个世界,可能会发现……你的预测其实是对的

先扯这么多,都是心里话。没看够的去二条继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