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时了了的孔北海,长大以后是如何成功把自己作没的?

 梅三度mei 2020-12-08

因为孔融曾在北海为相,所以世人称他为孔北海(下文皆为孔融)。

关于他的事迹,时至今日都让世人津津乐道。孔融到底有怎样的魅力,在千百年后依旧能被世人不断提起呢?

我们熟知的孔融是一个既懂谦让,又十分聪慧的孩子。

可长大后的孔融就像一辆脱了轨道的列车,在那个乱世群雄的年代里,横冲直撞执意坚守自己的见解,结果活生生的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把自己作了一手好死,落得一个被曹操满门抄斩的结局。

孔融是孔子二十世孙,醇厚的家风让他自小懂得谦卑礼让,聪慧的天分让他在拜见名士李膺(yīng)时,得到了众多文人的青睐,又因他的文采出众,在当时享有一定的声誉。

不光是文采,孝行也是当时人们称颂孔融的原因。

在孔融十三岁时,其父去世,在父亲的葬礼上,孔融悲痛欲绝,险些离世。

世人纷纷称赞孔融,认为孔融十分有孝心。

在父亲去世的三年后,孔融兄长的朋友被朝廷通缉,走投无路之下只好前往孔家,求孔家收留自己一段时间。正巧家中只有孔融一人,孔融想都没想就接待了兄长的朋友,结果事情败落,孔家兄弟因此双双落狱。

孔融的母亲得知此事后,找到负责此案的官员求情,认为罪责在自己才让兄弟两做错事。孔融和自己的兄长怎会让母亲替自己担罪责呢?于是在朝廷上演了一场,一家三口互相争死的戏码。

朝廷见孔母年老需要人照顾,孔融的兄长作为长兄没有好好教育自己的弟弟,收留朝廷通缉的罪人,最终数罪并罚,让孔融兄长与母亲、弟弟自此阴阳相隔,永生难见。

此案让孔融再一次扬名,毕竟在当时没什么人敢收留朝廷通缉的罪犯,即便收留了,大概也不会像他一般和兄长、母亲在朝廷争罪。

有名气、有文采,本该前途一片光明的孔融偏偏要把自己手中的好牌打烂,将自己的人生造就成两极分化的局面。

成年后的孔融收到了不少请柬,大多都是各路英豪都邀请他为自己效劳寄来的。没想到孔融理都没理他们,连回信都没给一封。

拒绝了英豪们的邀请,孔融转身投入了汉家王朝的怀抱,想要进入朝廷振兴汉室。想归想,做就不一定怎么做了。

身为朝廷官员的一份子,孔融与杨赐交好,两人关系亦师亦友。于是杨赐拜托孔融前去拜访将军何进,没想到孔融这个愣头青到了将军府门口进不去就和人家守门的打了一个嘴仗转身就走,这一下可惹毛了何进。

要知道何进可不是个好惹的主,连夜就把孔融扔到北海了。

到了北海的孔融该吃吃,该喝喝一点都没受到影响,反正到了哪里都是一副放浪形骸的样子,引得众人十分不快。

在文人圈子里,孔融的名声一再下降,原因有三:

一是在文人聚会的时候,大家讨论一起吃人案,认为作案者丧尽天良,偏偏孔融认为作案者走投无路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才被迫吃人肉,是无奈之举。这个观点违背了仁义为道的主流价值观,让当时的文人墨客们认定了孔融是一个离经叛道的人。

二是孔融在北海为官时,正巧遇到袁绍攻城,没想到曾与兄母争死的孔融此时竟弃城而逃,全然不顾年幼的孩子和身弱的娇妻,让他们被袁绍虏去。此举为世人所不齿,若不是当时权利滔天的曹操力保他,怕是光弃城而逃这一个罪名就能要了他的命。

三是孔融认为父母与子女之间没有什么联系,子女不过是父母在情欲下的产物。这一番言论虽在当今社会没有什么大碍,但在孝治天下的汉代,孔融这番言论彻底打翻了他原先极为孝顺的人设,让他变成了一个不仁不义不孝之徒。

原先有文有孝的人设,光剩下了一个文采,又有一个十分赏识他的曹操在,按理说,孔融应该把握机会直接安心给曹操干活就得了。

谁料,孔融才不稀罕曹操递过来的橄榄枝,他一心想要匡扶汉室,才懒得给曹操这种人干活。要知道他在北海做太守时,即便打不过黄巾军,在孤立无援的状态下,孔融都没有向曹操或袁绍求助,而是向汉室正统的刘备求救才死里逃生。

不给曹操干活就默默做自己的事情就好了,少年成名的孔融个性十分高调,他口诛笔伐把曹操连带着袁绍等人都怼了一遍。普通人毒舌是被人讨厌,有文采的毒舌就不一定是被人讨厌,而是有可能送命,要知道那些毒舌的文人诸如骆宾王、韩愈之流下场都不怎么好。

曹丕迎娶甄姬,孔融写信给曹操怼他说武王伐纣,把妲己赐周公,就是从您家演变过来的。

曹操要讨伐北方游牧民族乌桓,孔融借肃慎和丁零之名怼曹操目中无人、自不量力。

怼完曹操,接着孔融以马日磾(dī)的葬礼为由怼袁术,最后被袁术活活气死的马日磾(dī)只好被当作庶人草草埋葬。

怼天怼地,一心捍卫汉室天下的孔融完全没想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已经引起了曹操的厌恶与反感,这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大BOSS怎会让一个忠心汉室的人并一直讽刺自己的人继续高调的活跃在世间呢?

公元208年9月26日,威名震震、身怀异才、博史通今的孔融被曹操以不孝之名定罪,此罪殃及孔家上下全部人口。虽有两小儿逃出,仍以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为由,引颈就刑。至此孔融的一生乃至整个孔家彻底地退出了三国的舞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