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从烦躁走向平静

 燕子如风 2020-12-08

  

像大多数人的生活一样,我的生活也有喜有悲,有笑有泪,有平静也有烦躁。最不能忍受的,是烦躁。

心里有“疙瘩”,就会烦躁。这个“疙瘩“可能是手头上一时难以处理完毕的各种杂事,可能是看到了让心里不平衡的现象,可能是盲目又着急。总之,烦躁让人不舒服。不舒服,就难以获得平静,不能正常地处理日常的大事小事。稍微控制不好,可能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情。要么是摔东西,要么是给人摆脸色。哪一样都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对自己对他人都是不利的。

烦躁和平静是两种不同的状态。平静状态下头脑清醒,可以妥善处理好手头上的事情;烦躁的状态下思维混乱跳跃,就像奔腾的野马,四散逃去,没有统一的方向,是一种内耗。如何从烦躁走向平静?

烦躁了,要学会去除引起烦躁的原因。因果关系,有因有果,去除因就可能避免由因导致的果。找到引起烦躁的原因,对症下药去除它,就能减少烦躁。如果手头上有许多杂事待处理,而这个过程中还要被多次打断,那确实挺容易让人烦躁起来的。开始烦躁,再看到这么多理不清头绪的事情就会加重烦躁,更加没有精力处理事情。不妨让自己停一下,先弄清楚一共有几件事情,各个击破;而不是一开始就一头扎进去,什么也看不清,越来越混乱。如果烦躁是因为某件事情没有确定,悬着的心难以放下,也就很难专注于其他事情。那不妨先把精力放在这件事情上,努力去把它确定下来;如果自己确定不了,那就交给别人去确定,告诉自己我已经做了该做的。总之,要试着去除让自己烦躁的原因,重新获得平静。

烦躁了,可以稍微放慢速度。很多时候烦躁的原因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太大。想着快点做完所有的事情,现实是快不起来,甚至比乌龟的速度还要慢。两下一比较,一着急,一慌,就容易烦躁起来。放慢速度,一方面在烦躁的状态下很难高效率,不如一开始就主动接受低效率;另一方面,放慢速度但是实实在在做一点点事情出来,也会告诉自己我还是有所收获。收获是一种积极的奖赏信号,能激励自己在接下来的时间专注于手头的工作,而不是沉浸在烦躁的状态当中无法自拔。

烦躁了,选择浪费一点时间,以小博大。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宝贵的,不能轻易浪费。但是,如果难以扭转和改变烦躁的状态,与其苦劝自己“回心转意”,不如“破釜沉舟”。反其道而行之,浪费一点时间,不再苦苦挣扎而是放飞自我。平时小心翼翼、不敢花时间去做的事情,烦躁的时候都可以尽情去做。追剧啦,发呆啦,闲逛啦,都可以去做。当你浪费掉一点时间以后,回头来看,可能会冷静下来,认为这样浪费时间的做法是那么愚蠢,与此同时醒悟起来,更加珍惜接下来的时间,专注地去完成待处理的事情。

如何从烦躁走向平静?要去除让自己烦躁的原因,可以暂时让自己低效率,或者浪费一点时间让自己醒悟而去加倍珍惜时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