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缺结婚钱●生活感想●我的投资感悟】 《生活感想》 ①这几年因为有抖音等平台传播,美发美容行业口碑继...

 地久天长9999 2020-12-09


①这几年因为有抖音等平台传播,美发美容行业口碑继续下跌。我在美发行业待了一年,当着副班长,做过演讲(图一)。但看透了美容美发行业大面积的欺诈行为,从洗头工到烫染师,到发型师,都在欺诈顾客。所以,我只待了一年就转行了,我并不后悔。美发行业最臭名昭著的是“永琪”,永琪全国各个分店都在欺诈。美容店水就更深!作为男人,请记住我的劝告,告诉自己的女人,防着美容美发店的人。巴菲特老爷子说得好——不要问理发师你是不是该理发了!

②时间?我和她比绝大多数人更懂时间的珍贵和稀缺。

每天12个小时,晚上22点多才下班,还要收拾这样那样,还有多少时间能闲下来?!

时间,我可能开始懂高瓴资本张磊说的时间的另一层含义!

再累,我也还在坚持爬!看着她23点半了,还在出租房叠明天需要加工的裤裆,我内心很清楚我的决心!

《我的投资感悟》

①《如何长期跑赢指数④:“无限”子弹》

巴老爷子为什么能成为最成功投资家?除了他本身很杰出的投资能力,还有个原因是他有近乎“无限”的后续资金——保险浮存金和各公司上交的分红。

我在之前的帖子里提到过,在我看来巴老爷子事业一开始就悟透了投资上终极复利该怎么玩,所以事业第一阶段就并购了几家保险公司和分红很高的现金奶牛公司,第一步就准备无限子弹。为什么?

巴菲特曾经说过——股市90%的时间他和芒格并不知道是高是低,只有10%的时间他们大概知道。既然90%时间是不可知状态,那么最好的应对策略之一就是后续资金足够充足,随时能拿出来。这种策略也是巴菲特为什么说选时对他不重要,因为他跟我们都不同,他可以买买买,买到最低价都可以,我们普通人能吗?

这也是我以后想在我的周报月报之类的长文里,贴出我收集到的市场当时整体数据的原因,因为我不是巴菲特,绝不能盲目照搬,我的资金有限,我是社会最底层打工狗,后续资金有限,我不能不去努力看市场整体“风险机会比”情况,尽可能做好准备——我认同选时非常难,但我也不会频繁选时。好在事实证明,在明显高估和低估时,是比较容易看出来的(但难在买进后很快涨,卖出后很快跌),在两个极端态区间逆向操作,胜算其实很高的。如果单纯坚定持有,而不关心两个极端态区间,很可能浪费机会。

所以,对于巴菲特这种无限子弹的人,在不出现愚蠢错误的前提(他也不会在市场高估区间买的),靠着无限子弹,他已经在起跑线胜出我们普通人。但是,无限子弹只是成功一部分,更大部分还是自己的投资能力,不然郭广昌的复星为什么一直成不了第二个伯克希尔?

②为什么看空但别做空?特斯拉是最有名的一个例子,可以说之前在特斯拉上做空的大资金资本损失惨重,包括那几个大空头。而另一个是重庆啤酒,重庆啤酒的疫苗最终被证伪,股价暴跌,但是暴跌之前股价涨了多少倍?

市场赚钱方式很多,别只说自己会的那一套才是能赚钱的。

③最近网上流传了很多A股30周年牛股统计排行榜,很多人包括所谓的专家,就开始头脑发热喊口号,给出幼稚的建议——而我继续冷眼看这些现象,因为这份榜单里面有很多是幸存者偏差,很多在未来不可重现。

30年的这些超级大牛股能有这么巨大的涨幅,客观说剔除一些历史特殊原因导致的牛股外,其他肯定都是巴菲特说的——价值的积累(自由现金流)创造出的股价涨幅。

什么是真正的价值?

价值=当前价值+未来“增量”价值,并且R>W,真正的价值在我现在看来一定来自于未来,未来增量,未来价值创造型成长。

说到这,我想插句题外话,这个榜单里,没有格雷厄姆那套捡烟蒂买便宜货的股票,客观说,那套方法只能阶段性持有,不会出现跨度30年的格雷厄姆标的——之前帖子里我问大家为什么格雷厄姆从没有提到过ROE,但巴菲特芒格,以及很多实证推理都证实ROE的巨大意义,为什么?因为时间跨度的原因,我的思考和观察,在格雷厄姆的时间跨度,ROE并不重要,估值最重要。我印象中格雷厄姆衍生出来的选股法则有一条是每年换一批新的符合法则的股票,在这个一年一换的周期,公司价值增量创造的能力基本体现不出来。但也不得不说格老对这些理解的非常深他明白自己的时间跨度,明白对应最重要是估值的变化。巴菲特也非常智慧,他明白他的跨度里公司创造价值的能力最重要,估值排在后面。在我看来,大师之所以是大事,早已经把这些逻辑组合关系想通透了,我今年才在这些底层逻辑上进步很大,也是今年才开始最最重视底层逻辑上的东西。

回来继续说——那么,既然长期大牛股不可能来自捡烟蒂贪便宜,那么只有一种类型股票——长期成长股。那么在上面我写的价值公式里,重点分析落脚点就是未来“增量”价值。我们看看那个榜单,可以看到大牛股所在的一些行业,未来增量已经空间不大,包括雪球嘉年华后大家儿子的房地产行业,我认为未来也不大可能再有多猛了。

在我看来,上面那个简单的价值公式给出的,更多是思考公司未来基本面层面的,股价变动第二个原因在于估值。

而估值又有自己的规律,其中有两个规律:

①从一个公司整个生命周期评估,估值一定是逐步下降的。

②从生命周期不同阶段评估,估值在成熟期内是最容易被正确定价的。

那么,我把上面这些我的看法合起来看这份30年超级大牛股榜单,还剩10加左右可以认真看看(我没有时间看,因为里面有些行业超出了我的专业理解能力。)

每次看到别人要我们从幸存者偏差里统计出来的大牛股里选股时,就是我们要小心的时候了——价值有效性,当前价值与未来价值,价值与价格,等等,这些才是应该多思考的,而不是简单拿着统计榜单选股。

我还记得曾经看过一个趣事(很多人一定也看到过):著名管理类书籍《基业长青》的作者在书里写了很多他认为会基业长青的伟大公司榜单。后来有心人统计了书里这些公司股价涨跌幅,发现倒闭的倒闭,被并购的被并购,剩下的股价涨幅也输给指数——多么“厉害”的榜单啊。

注:我完全没有说榜单毫无价值,至少西格尔在他的书里统计的过去半个世纪大牛股的名单给我深刻启发,从此品牌消费品,医药股两大王者行业深深留在我心里。

但是,我如今更相信在榜单的统计规律基础上,从未来价值创造的角度去拆解目标公司,是更好的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