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网红城市成都,2000多年前如何翻山越岭看世界?

 浮生偷闲 2020-12-09


作者▏睥睨星球

 出品▏本星君


最近几年,成都成了网红城市。

网络可以跨越地理障碍,这让成都克服了先天弱势——大山阻挡了四川盆地对外交通。

到2018年,四川的铁路运营里程也才4400公里,人均铁路里程约5厘米,几乎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

▲春运期间的成都东站,冷飕飕的冬天这里是最热闹的

高铁更是四川软肋。到2017年底之前,四川的动车系统都还没有接入全国高速铁路网高铁网,仅仅是省内自己玩儿的“局域网”。

截止2018年,全国高铁运营里程超过1000公里的省区有11个,而四川高铁里程仅为700多公里。被许多人认为同样交通不便的云南和贵州都比四川多。广西更是突破1751公里。

四川人至今饱受蜀道难之苦,四川许多地方也常常被贴上偏远的标签。什么“盆地意识”、“小富即安”、“悠然自满”,时不时用来形容四川人。

实际上,数千年之前的四川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不仅不算闭塞偏远,反而一度是通江达海、四通八达的地方,也是华夏文明对外经贸文化交往最频繁最畅通的地区之一。


1.处于内陆的古蜀文明,却联通着海洋和异域

先秦时代的古蜀文明是中华文明中比较神秘的一部分。

古蜀文明自远古时期在四川地区兴起,直到战国时期秦军灭亡古蜀国。

之所以很神秘,是因为古蜀国的历史在先秦文献中一直没有详细记载,直到东晋时《华阳国志》中才记载了关于蜀国的历史和传说。

但古蜀文明却有比文字记载更有力的证据,这就是大量出土文物。其中的三星堆出土文物惊艳世界,这些年也成了网红文物。

之所以说三星堆出土文物惊艳世界,是因为其风格与同时期的商朝、周朝的文物差别太大,以至于一度还有神秘主义者宣称三星堆文明与外星人有关。

事实上,三星堆文明倒不是和外星人有关,但却与中南半岛、南亚,甚至中亚、西亚文明相互交流、互通互利。古蜀文明也因此成为兼收并蓄、大气开放的文明。

▲中南半岛、南亚、西域是古蜀国的重要对外交往地区

古蜀国文物中那些不同于中原地区当时风格的文物,却有着浓郁的异域风情。

四川的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中出土了大量来自于南亚次大陆地区的海贝、象牙,成都平原及周边地区出现的来自于西亚南亚的琉璃珠等串珠类饰品。这些都说明早在商周时代古蜀国已经与西亚、南亚等地有充分的贸易往来。

古蜀国各个遗址中还出土的大量蕴含西亚、中亚的文化因素的青铜雕塑像和各类金器。

例如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就有用权杖来标志神权和王权的传统。三星堆出土的国宝级文物金杖,也是古蜀国最高统治者所用的权杖。而商周时期的中原地区,统治者更习惯用青铜鼎象征权力。

▲这是古蜀国最高统治者权杖上的花纹,与同期中原文化有较大区别

西亚很早就形成了铸造全身人头青铜雕像的传统,印度河文明也出现了公元前2000多年的青铜人物雕像。而在中原地区青铜更多使用于铸造炉鼎器具,极少有用青铜铸造人像或者面具的。但三星堆却出土了大量青铜人像和面具。

▲三星堆出土了大量青铜人面面具

商周时代的中原文化中,黄金制品居于十分次要的地位,基本为装饰品。而古蜀文明却崇拜黄金,古蜀文明的三星堆、金沙遗址等发现的如此众多的精美黄金制品,与中亚的黄金崇拜颇有相似。

▲阿富汗出土的金冠(上)与四川金沙遗址的金箔(下)产生于相近的历史时期

西亚艺术中许多雕像都以金箔覆盖。埃及和迈锡尼文化中都有给死者覆盖黄金面罩的传统,这面罩非常类似于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金箔面罩。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金箔面罩

古蜀国的文明元素也传播到古代东南亚地区。如农作物中的粟米种植,丧葬中的崖葬、船棺葬、石棺葬等等。

古蜀国也向外输出不少商品。蜀布、邛竹杖、蜀锦早在先秦时代就在中亚、西亚流行开来。


2.早于北方丝绸之路的国际贸易大通道

古蜀国地处偏远的西南地区,蜀国的商人又是怎么把商品贩卖到西域去的呢?

北方丝绸之路要等到几百年后的汉武帝时期才开辟出来。中原地区不是陷入战国的纷争,就是陷入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战争,贸易交通环境十分糟糕。

而古蜀国与南亚、西亚的贸易活动早于北方丝绸之路的开创。因为古代的四川人开创了一条比北方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更古老的贸易通道,这就是南方丝绸之路

▲从古蜀国通往印度的贸易通道

南方丝绸之路有西路、中路、东路三条。

西路经雅安、西昌、会理,渡金沙江到云南楚雄西折至保山、瑞丽。然后出缅甸八莫,越过亲敦江和那加山脉,继续沿着布拉马普特拉河谷再抵达印度平原。

▲南方丝绸之路西线部分

现在的108国道在四川境内就是沿着这条古道修建的。

中路在今四川境内的路线和西路相同,但到了云南,则从礼社江、元江,利用红河行船至越南北部。

东路则经乐山、宜宾到昭通、曲靖后行经昆明。出昆明渡南盘江,经过文山出云南东南,入越南河江、宣光,抵达河内。

▲南方丝绸之路东线部分

古蜀国开明王朝王子安阳王,在被秦国灭亡之后,曾利用这些川滇通道,率领数万军民逃到交趾(现在的越南北部),在古螺城(今越南河内东英县)建立蜀朝。

▲古蜀王子安阳王迁徙到中南半岛的示意图。由于是逃难,路途与贸易通道略有不同

这个位于今越南却以为国号的王朝,持续了一百三十年。作为越南最初的国家王朝之一写入国家历史。

▲现在的越南仍然竖有蜀王子安阳王的雕像

除了往中南半岛外,四川的贸易还做到了阿富汗汉朝的史书记载,当出使西域的张骞刚刚来到现在的阿富汗时,就看到了西域已经有大量四川生产的布匹丝绸和邛竹杖。

张骞本来以为自己是联通中华文化和中亚、西亚的第一人。后世的史书也记载,陆上丝绸之路是指汉武帝时候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为起点,经今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的陆上通道。

张骞没想到,自己刚刚出国就看到满眼的Madein China(中国制造)产品。

▲张骞出使西域图

张骞很不服气,还专门问接待他的西域人,这些中国四川的产品从哪儿来的。当地人很爽快的回答,就是从咱们南边的印度买来的,在印度有很多四川商人在做生意呢。

西域人说的这条路,就是从古蜀国出云南到西亚的交通路线。

这条线路经南方丝绸之路到印度后,沿巴基斯坦抵达中亚,再由中亚到西亚。这条线路最长,途经国家最多。可以说是古代亚洲的远程国际交通线。

这些线路连接着古蜀国和中南半岛、南亚、西亚、中亚,而且都是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开通。

由于古蜀国的丝绸产品大量出口到印度南亚和中南半岛等地,受到了当地人民的欢迎,因此那些地方的人也通过丝绸了解到以古蜀文明为代表的中华文明。

梵文里Cinapatta一词是指成捆的丝绸,最早就是指成都丝的意思,Cina就是成都的对音。更有学者认为,支那名称正是对古蜀国所在地成都的对音。


3.想在对外贸易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四川

从汉朝开始的1500多年里,横贯欧亚的陆路交通干线“丝绸之路”是中国陆地对外开放的主干线。

一般都将长安作为中国开展丝绸之路贸易的起点。但是,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并不盛产丝绸。长安与西域和亚欧各国贸易的丝绸都来自于中国其他地区,而四川就是北方丝绸之路主要商品丝绸制品的重要供给地。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四川,丝绸之路可能会改另外一个名字。

南北朝时期,当战乱使河西走廊交通受阻、从长安出发的北方丝绸之路中断之时,另外一条直接从成都出发往西北方向的贸易通道被开放出来。

这条路以成都为起点,经都江堰、茂县沿岷江河谷到松潘城、若尔盖草原进入甘南,过同仁再到青海湖畔吐浑国的都城伏俟城然后转入西域,到鄯善、且末,形成了名叫“河南道”的商贸交流通道,使中国内陆与西北各政权及亚欧各国的贸易持续进行。

历史老师会建议,打算穷游骑行318国道的文青,可以考虑这条线路。

随着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和海上贸易的兴起,加之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四川在全国的对外贸易中地位逐渐下降。西北、西南地区民族关系的变化也使曾经的贸易通道难现昔日繁华。

元代以后,四川多次遭受战乱的破坏,特别是明末清初的战乱使四川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人口大幅减少,经济衰落。明朝后期和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也使四川愈加闭塞。

最近40年来四川和全省其他地方一样,加大了对外开放。但四川对外开放的程度,无论从贸易总量、人员交流和便捷程度来讲,都与四川的人口规模、战略地位不够匹配。

▲成都机场出入境人数位列第四

但蜀道再难,也挡不住四川人翻过高山、漂洋过海闯世界的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