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色周四 | 《思考的技术》:懒于思考的人没有生存的空间

 小一大书悦读会 2020-12-10

简介:《思考的技术》是大前研一的代表作。在这本书里,他提出在瞬息万变的新经济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掌握科学的思考方式,不被经验所困,不被固有的立场所左右。要在掌握数据的基础上,大胆地假设,努力求证,导出结论,这也就是他提及的科学的思考方法。

关于作者

大前研一,早稻田大学理工系毕业后,获得东京工业大学硕士学位,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曾任麦肯锡公司日本分社社长、公司董事,国际著名企业顾问。1995年离开麦肯锡,任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研究生院教授,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客座教授,一新塾校长,现任创业者商学院院长。被英国《经济学家》杂志评选为“全球五位管理大师”之一,“日本战略之父”,东方的彼得·德鲁克。

原文摘录

1.很多人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以为自己抓住了本质,其实是被外界的干预、固有的经验或者别人的劝说所误导。

2.所谓科学的思考方法,就是为了印证假设而不辞劳作的行动力,也可以说是为了获得绝对正确的答案,彻底动脑的深层思考力。

3.证实假设到导出结论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弄清楚“发生问题的原因是什么”。但是大多数经营者和企业经理人只看到问题的现象,却看不到产生问题的原因。

悦读者荐

这本书其实在两年前就有人推荐给我,我当时去找来看了,但找错了。我看的是《思考的艺术》,那本书讲了:思考是一门需要学习且可以习得的艺术。找去深入聊的时候闹了个笑话。后来又补上了大前研一的这本《思考的技术》。

思路决定出路,没有好的思路,也就没有了出路。

这周看了大前研一的《OFF学》,想到了这个乌龙,又拿出来翻了翻。

一、为什么思考的技术如此重要?

思考的技术、方式跟收入直接挂钩,这就是为什么有人工作了20年之后,收入还是20万,而有的人已经年薪百万了。

同样写文案,他的文案就能篇篇被选中;

都做新媒体,他的粉丝数就能倍数增长;

同样是程序员,他的代码逻辑严谨结构清晰。

为什么?

你心理不平衡,安慰自己说:他天赋更好,他加班到深夜,他基础更好,他人脉更广……

殊不知,真正的差距并不在此。

以多数人思考技术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和勤奋!

如果你想提高收入,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掌握思考的技术是关键。

那就是要洞悉事物的本质。

那么如何才能洞悉事物的本质呢?

大前研一认为:我们需要逻辑思维,科学的思考方法,来打破经验的束缚。

二、那么思考的技术是啥呢?

简单来说就是:要解决已经产生的问题,必须要分析问题出在哪里,然后弄清其中的原因,再对症下药。

听起来很简单对吧?找到问题,弄清原因,逻辑思考,解决问题。

这个人人都懂的道理,做起来可不容易。

比如我们常会犯一个问题:把想法和思考混为一谈。

我们还常犯另外一个问题:把假设和结论混为一谈。

我们还常犯这样一个问题:把现象和原因混为一谈。

三、如何提高思考的技术?

解决问题最科学的方法,就是按照“科学的方法”来做。

提出假设——搜集证据——验证假设——得出结论。

所谓的逻辑思维,其基础就在于尊重事实,根据事实进行推论。

掌握的事实越多,得出的结论就越正确。

任何问题都有解决方案,只要不怕辛苦去搜集需要的信息,然后不断的提出假设并进行验证就可以了。

关于如何提高思考的技术,书中给出了一些建议。比如:

注重自我投资自我升值:不断的学习和思考本身就是一种投资。

保持生活的简单:这样我们才更容易保持专注。

平日注意进行知识和信息的储备:这是求知欲最直接的体现。

试着找一个跟自己唱对台的人:反对者会让自己变得更好。

试着接触不同的东西:不一样的东西能够充分刺激自己的思维。

不断对自己提出疑问:推动自己不停的思考,这才是主动训练的最好方式。

保持一定的紧张感。

很多人认为思考或者说创意是一件很艺术化的事情,很多时候来自于灵光乍现,其实不是这样的,智慧的头脑懂得思考是一门技术,是不断的训练、不断的“自省的结果。五色图书,五彩人生,周四白色思考日快乐!

悦读者:Recolapse

编辑:弦月
审校:冬舜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