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望诊--望神

 幽默的数据线 2020-12-10

神是中医学对于生命现象的认识,一指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表现;二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情感等活动。有生命就有神,故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移精变气论》)。望神之“神”,是机体生命活动及精神意识状态的综合表现。

       望神是通过观察神的得失有无,以分析病情及判断预后等的诊察方法。神具体反映在人的目光、面色、表情、神识、言语、体态等方面,这是望神的主要内容。由于心主血藏神,其华在面,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故人的面部色泽、精神意识及眼神为望神之重点,尤其是诊察眼神的变化。

       神以精、气、血为主要物质基础。神产生于先天之精,又赖后天水谷精气的充养,血能养神。精、气、血产生于五脏,五脏功能正常,则精、气、血充足,生命功能旺盛,即“得神”;若脏腑功能失调,精亏气虚血少,或其运行不散失常,则神失所养。因此,通过望神可以了解脏腑功能的盛衰,精、气、血之盈亏,判断疾病的轻重及预后等。
       望神时应注意:一要以神会神,在短时间内对就诊者神色形态做出大体的判断;二是形神合参,将病人的精神意识状态与形体变化综合起来进行分析;三是重视典型(特异性)症状和体征, 以便尽快做出正确的诊断。

       望神主要观察以下五种情况:
       1、得神 得神即神气充足的表现。凡神识清楚、思维敏捷、言语清晰、目光明亮灵活、精彩内含、面色荣润含蓄、表情自然、体态自如、动作灵活、反应灵敏者,称为“得神”,亦称“有神”。可见于常人,表示精气充足,体健无病;若见于病人,则说明精气未衰,脏腑未伤,病情轻浅, 预后良好。

       2、少神 少神即神气不足的表现。凡病人表现为精神不振、思维迟钝、不欲言语、目光呆滞、肢体倦怠、动作迟缓者,称为“少神”。为轻度失神的表现,提示正气受损,见于一般虚证,或脏腑失和,气血不畅之证。

       3、失神 失神是神气衰败之象。在疾病过程中,病人出现精神萎靡、神识蒙昽、昏昏欲睡、声低气怯、应答迟缓、目暗睛迷、瞳神呆滞、面色晦暗暴露、表情淡漠呆板、体态异常者,称为“失神”,亦称“无神”。表示正气大伤,精气衰竭,病情深重,预后不良。失神有邪闭、正衰之分。若见神识昏迷、语无伦次、循衣摸床、撮空理线,为邪闭清窍;若见猝然昏倒、目闭口张、手撒尿遗,为失神重证,提示精气已脱。

       4、假神 假神是垂危病人出现精神暂时好转的假象。见于久病、重病精气大衰之人,如原已意识不清、不能言语、精神极度委顿,突然神清多语、声高不休、精神振作,但躁动不安;或本已目光无神呆滞、面色晦暗或苍白,突然目显光彩、两颧泛红如妆;或数日不能进食,突然欲食等,都属假神的表现。此为阴阳即将离决的危笃之象,是精气衰竭已极,阴不敛阳,以致虚阳外越而出现一时“好转”的假象,多见于临终之前,临床通常喻为“回光返照”“残灯复明”。
假神应与病情好转加以区别:假神是突然在某些方面出现一过性异于原来的表现,与危重的病情不相符,且持续时间短暂;病情好转则是逐渐的,病人各种表现由重渐轻,与整个病情发展一致。

       5、神志错乱 神志错乱是精神意识失常的表现,常见于癫、狂、痫等。例如,表情淡漠、默默不语,继则神情发呆、哭笑无常者,多为痰气凝结,阻蔽心神的癫病;若躁扰不宁、呼号怒骂、不避亲疏、行为狂乱者,属痰火扰心之狂病;若猝然昏仆不知人事、两目上视、口吐涎沫、四肢抽动,或口中如作猪羊叫声,多属痰迷心窍、肝风内动的痫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