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乱来:是中医辨证用药的最高境界

 风声之家 2020-12-10

艾御享堂 今天



文章来源/张跃峰医话

图片

少林寺有疯魔棍法,全不讲理打法,横扫武林;
烧菜有乱炖法,比如佛跳墙,就是把什么乱七八槽的材料往一个锅里猛炖,就会出天下第一等美味。
天下道理相通,中药也有乱来法,就是不讲辨证的道理,乱七八槽的药往一处堆,效果奇好无比。这个不是我个人的杜撰。

我们翻开祖国医学两千年的名方验方效方史就会发现,有很多神奇的方药,其组方,完全不是我们可以用传统医学理论可以解释的。
有时看一些西学中的老医师开方,其风格就是乱炖,这个放一点那个放一点,效果出奇,让人百思不得奇解。

比如防风通圣散,万应茶饼,藿香正气水,味数很多,性味全乱。还有如金水六君煎等被陈修园批为乱来的方子,在临床上效果神奇。在专科领域就更多了,比如奚九一老先生治疗闭塞性脉管炎,用茵陈、泽兰、金银花、垂盆草。不胜其举。地黄饮子、续命汤、阳和汤。日本汉方更是有许多乱炖验方,甚至方与证相差甚远。

特别是唐及金元时期的一些方子,当时中医理论体系没有我们今天这么完备,用药都很乱,但在乱中取胜,留下了很多让我们今天无法用理论层次来指导研发的千古效方。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流传千年的神奇验方,大多数是乱来的。
有效就是硬道理,乱来其实是方证医学,验方医学的根本。中药复方在人体产生作用时,很多时候其实不是按我们口头上说的那样起作用,其微观实际完全不是我们所想的。甚至复方中药的不同组合在煎煮时产生的化学化应也是增减一味则作用截然相反。中药实践,已经超出我们理法方药的一条龙范畴。中医理论有缺陷,是一种发育不完备的体系。

方证是一种验方医学,有是症用是方,并非后世中医辨证流派医学。
这好象跟冯世伦提出来的,经方医学与五行脏辨证医学,为不同的流派相一致,其实质应当是经验派和理论推演派的区别。经方派为经验派的最早代表,特别具有乱来精神。看经方派用方,似乎方子与疾病风牛马不相及,却往往取效神奇。如五苓散治许多杂病,跟利尿都无关。经方、方证,其精神实质是乱炖法门之一,都属于验方流派。

综观经方的很多组药,都具有乱来的性质,比如寒温并用,麻黄加石膏,半夏加黄连;温清并用,附子加大黄、加黄连,都是乱炖法门。
后世的出自明初万病回春的温清饮在日本汉方界相当吃香,是四物汤加黄连解毒汤。好象黄煌老师也有一张由此延伸的方子叫荆芥连翘汤。

当世名医里对乱来法门最擅长的,要推裘沛然老先生。裘老有句秘诀,有时候碰到疑难杂症,搞不定治不好,就寒温并用,完全不讲辨证、理法方药。总结为:反激逆从、大方复治。这一阵乱炖下来,效果非常神奇。大家可以去看看。

胡言乱语,与诸君共勉吧!

内容仅供临床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

试针试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