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致命的文章,唱着“家会伤人”,一大波正在路上......

 新师道 2020-12-10

小明微大学,我们今天继续讲心理创伤,这一讲我们主要讲的就是自杀和心理疾病之间的关系。

01


一般大众现在都知道,抑郁症和自杀的关系非常的紧密,其实自杀与躁郁双相情感障碍以及精神分裂症都有着很多相关性。


有一个数据直接证明如果有抑郁症的话,这个个体能够产生自杀意念水平大概要占到百分之四十多,也就相当于有一半左右的人如果有抑郁症,抑郁症都可以解释他为什么会自杀。

由于抑郁症这些年是从美国开始盛行的,然后全世界都比较关注抑郁症这种心理疾病。

大家平时也看到很多和抑郁症有关的一些网文、信息,所以很多人也会知道一些基本的常识。

比如说抑郁症可能和一个人的道德内疚感有关系,从行为主义的角度来说,抑郁症更像是一种注意力的偏差。

他们特别倾向从大脑里面去偏好于某些能让他们产生悲观绝望的记忆,或者是这一类的信息。

他们对这类信息有一种偏见,有一种认知的优先选择

抑郁症患者对这种消极信息的优先选择,我们把它叫做一种自动化的负性反应。

一旦有过这种自杀行为的抑郁症患者,他们大脑的偏好不仅仅是去偏好于搜索那些消极信息,他们还会更加的去倾向于搜索那些与自杀有关的信息。

这类人如果在平时阅读信息中看到了大量与他人自杀有关的信息,对他们来说实际上就是一种行为的驱动。

02

所以从神经心理学角度来说,抑郁症患者可能都存在一种大脑额叶功能的失调,这种额叶功能失调就导致他们的注意力搜索倾向于负面信息,倾向于自杀方面的信息,这是一种认知的僵化

从这个角度也就比较好解释,为什么网上有那么多人都特别喜欢去看什么原生家庭伤害了他的文章。

这种倾向性的背后,就是他对这类网络信息一种偏好的选择,实际上反映出在他的心里可能有一些抑郁的因子

同样有一些心理网红的作者偏好于写这类的信息去刺激大众,如果不是有意而为之,是无意为之的话,那很可能也提示他们自己内部有一个抑郁症的因子在这里隐隐的作祟。

 

他的抑郁症的因子,使他不断地把那些能够伤害别人的,能够伤害自己的这类信息组在一起,不断地去发文。

这就是为什么说有类网红作者特别喜欢写这种抑郁症,特别喜欢写这类原生家庭伤害他的文章。

所以无论是从写文的人来说,还是从喜欢阅读这类文章的人来说,都要考虑他们有可能是潜在的抑郁症的一个群体。


03


抑郁症患者在回忆自己过往的那些记忆的时候,他们不仅仅偏好于去搜索那些能让他产生伤害类的早年的回忆,他们也会非常喜欢去搜索网络上一些别人的那些所谓的小时候被伤害的记忆。

这就能够解释原生家庭此类文章在网络上这么流行的原因。
但是这类文章阅读的越多,对他们损害却越大,为什么呢?
原因很简单,那是抑郁症患者和正常人,他们在回忆自己小时候的经历的时候,他们和正常人回忆的方式不一样。
正常人回忆自己小时候的记忆,有很多细节,细节是均匀的。
小时候的回忆既有那些痛苦的回忆,也有美好的回忆。他能回忆出很多件事情。

假如回忆了100件事情,那么在100件事里面既有快乐记忆,也有不快乐记忆。

这些好的记忆和消极的记忆之间是均衡存在的,而且每一个记忆都能够展示它的细节。

但是抑郁症患者不一样,抑郁症患者回忆自己小时候的经历的时候,他们没有细节,他们只有一个概括性的一句话。
他们用一句话来形容自己的小时候,所以这类人一说到小时候,自己那些受到创伤的经历,他们都会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哎呀,父母皆祸害,原生家庭伤害了他
但你要让他去展示具体的细节,他只能给你抽取那些伤害性的记忆,而记忆里面的其他部分都被他有意的屏蔽掉了。
所以这种屏蔽他大脑里面关于早期更多信息的一种信息偏差,本身也代表着他们有一些认知和抑郁的可能,他们的认知上是存在偏差的
在学术界,我们把这种抑郁症患者的抽取早年记忆的方式和正常人比较起来的差异,可以用一个术语来形容,这种术语就是他们的自传体的记忆过度的概括化。

再加上无数心理网红的文章最喜欢用这种过度概括化的标题来吸引他们这部分人。

这样时间长了就构成了一个镜像关系,就是他们越喜欢读这类的文章,这些网络信息就给他们越推荐这类文章。
他们读得越多,他们越会倾向于沉浸在这种负面情绪和记忆之中。而且他们会更加的形成固化和僵化的一个概念。
这个概念就是他的童年糟糕透了,他的原生家庭糟糕透了。
这种过度概括化的对自己早年经历的一句话形容,反过来又构成了他抑郁症状的一个原因,而且会加重他的症状。
所以,一个人如果总是不能均衡的
回忆他的童年,而是偏好于回忆某一种痛苦的伤害类的信息,并且偏好于去网络上搜索这类伤害他的文章。

那么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他越是喜欢阅读原生家庭伤害了他的这类文章,越有可能导致他的病情加重,甚至有时候经过治疗之后的抑郁症,他的复发的概率也会增高。

抑郁症患者复发之后,他们成功自杀的比例都高达15%。
所以大家就可以知道,无论是在抑郁症发病的早期,还是在抑郁症的治疗期间,大家都要特别留意网络上的这一类信息对抑郁症治疗的一种负面的伤害作用。

04


由于抑郁的产生而导致一个人出现自杀意念的情况,其实身边人如果掌握一些这方面的知识,是可以有效的防止这种自杀现象发生的。
因为一个人往往在自杀之前他都会有一些比较特别的信号,他都会通过某种方式把这个信号传递给他周围的人。
大家如果增强了这方面的知识,就会增强对这类信息的敏感度。

也就是为什么心理咨询工作者在和来访者做咨询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要和来访者确认下次能坚持来做咨询,必要时可增加咨询的频率。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来访者始终有一个可以维系他生命的绳索。
大家可能知道出演过电视剧《杜拉拉升职记》的一个演员,他就是因为抑郁症自杀了。
他在自杀之前曾经给他的经纪人打了很长时间电话,他还不断的给他经纪人说,你这次出去花了不少钱,我再给你转些钱过去。
经纪人说没有花多少钱,不需要,但是他还是反复的给经纪人说,要不我再给你转些钱,你再去给谁谁再买些礼物等等。

所以大家要特别留意抑郁症患者,他给周围人发出的各种各样的信号,这些信号有一些可能在平时看起来也很正常,但是对于一个抑郁症患者来说,我们都应该给予多倍的一种关注。
我们重视这些信号并不代表这信号就一定意味着什么,不过重视这些信号能够给他们更多的沟通,甚至给他们一些专业的辅导和帮助。
就能在他们实施自杀之前,降低自杀的风险和概率。

05


一般而言,我们说一个人为什么会选择自杀,不管他是否有抑郁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有一种无望感,他对未来的预期是消极的。

这就是为什么我非常强调一点,就是恳求那些心理网红不要再写这些原生家庭伤害了人的文章了。
因为你写的越多,你越会给很多当事人造成一种无望感,绝望感和对自己未来生活的一种绝望和坏的预期。
因为他们这些文章无一例外的都指向原生家庭,对他们的伤害一辈子都解决不了,甚至有的网文直接就说原生家庭毁三代人。

那么这样的一种绝望的情绪,通过文字在网上不断的散布,所以大家可想而知,这类心理网红每天其实无形之中在扮演着一个伤害甚至杀害别人的事情。
有的时候他们个人可能并不知道,有的人是有意而为之,那么对于那些无意而为之人,可能他自身本身也有一个抑郁的因子在驱使着他不断的去写这类的东西。
因为他也在用一种选择性偏好的方式,优先的去选择这类能够伤害他也能够伤害别人的信息。
所以说,这堂课需要引起我们全社会大众的注意,包括很多心理咨询师的注意,不要在心理咨询中再给来访者不断地散布,这类原生家庭伤害了他的这种信息了,这种信息很有可能对你的来访者是致命的。
这讲到这里,下讲继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