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际、国内、省内顶级医院运营数据大比拼,来看看在那个段位

 漫谈医管 2020-12-11

网络上已经司空见惯了各种医院排行榜,有些医院在各种榜单中都榜上有名,而且雄踞榜首,比如北京协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不论医疗教学还是科研,都能够占据最显眼的位置。这些也可以说是国内医院的翘楚,是有实力的医院所追求的发展目标。很多人都认为美国的医疗比较厉害,也常会把国内的排名和国外的排名进行对比,最常对比的国家就是美国,美国的顶尖医院在中国的医务工作者和大众中还是有很高的辨识度的。耳熟能详的如梅奥诊所、克利夫兰诊所、麻省总医院等,也是不断的出现在美国的各种排名上,梅奥诊所,始建于1863年,延续100多年,经久不衰,堪称是医学麦加,患者最终选择地,名字是诊所,确实也是从私人诊所起步的,实则是一所医教研一体的大型医疗航母。麻省总医院也是美国建院极早的医院,已经历时206年。美国最早的医院建院于1751年,第六任总统本杰明.富兰克林在费城建立的宾夕法尼亚医院,已历时266年。确实叹为观止,我们不禁要问,医院能够长盛不衰,能够历经风雨,他靠的是什么?曾有文章对比了中美顶级医院的一些数据,也许可以看到一些端倪。最近在做一个新三级医院的运营方案评估,又想起了曾经做过的这个表,再次看来,这些数据依然很发人深省。

1美元=6.64人民币

在年收入中,美元折合人民币之后,看到美国的医院收入很高,和美国医疗体系收费水平有关系,作为一个患者,说实话,在美国,如果没有购买商业保险,生病恐怕真的很痛苦。同样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国在10万以内或10万左右,美国这几家医院都要40万以上。要感谢生在一个诊疗收费体系很低的国度。通过床位数职工数之比,得到人床比。人床比,中国和美国的医院更是没有办法比,中国医院人床比500床位以上为1:1.6-1.7。这和美国医院的比例相差十多倍,乃至二十倍,这也难怪我们常看到医院同仁猝死在岗位上。因为人员较多,稀释了人均收入,以至于美国的每个人产生的效益和中国医院的医务人员产生的效益相差不大。病床可谓医院的核心资源的载体,美国医院的前三甲,用1000张床位创造的每床位价值远远超过中国的床位收益。在中国北京协和能够每床每年产生390万的效益,已经非常高效了,美国最佳医院是它的14倍。刨除价格体系本身较高的因素之外,美国医院的收益也是极高的。

300床位以下

1∶1.30.40

300500床位

1∶1.40.50

500床位以上

1∶1.60.70

 现行编制原则

与此同时,笔者好奇,也给云南的部分顶级三甲医院做了估算,选取的数据为对外公开的DRGS绩效考核数据,床位数、职工数为从网络查找到的公开数据,其中床位数网站公布的多为编制床位数,多数情况下编制床位数要少于实际开放床位数,因为加床在这些医院已经成为常态,故床位可能有不够准确的情况,但和实际出入不大。因大多数医院把财务数据看做绝对的秘密,哪怕是总共收入也讳莫如深,故栏目中总收入为通过公开的drgs绩效推算的数据,并非实际的数据,好在云南的drgs绩效考核开展比较成熟,病种涵盖面极广,财务数据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此类推算数据就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注:床位数中除红色字体外均是编制床位,通常编制床位少于实际开放床位,其中人床比较高的医院7,其实际开放床位就肯定不止1338,因此若按照实际开放床位的话,每床收入还会更低一些。年收入因多属医院机密,多不外传,通过公开的2015年drgs排名中平均费用*出院人数/65%,不够准确,仅供参考。考虑到总收入是推算数据,并非准确的财务报表数据,以及医院可能不愿意被知道自己的收入,故隐去了医院的名字。

通过表格,我们不难看出云南的大医院和中国顶级医院的差距还是蛮大的,如果和国际顶级医院比较,那可挖掘的潜力就更是无穷大了。中国的医院只有在床位数上不属于美国,其他的方面多难于匹敌,说明的一个问题是我们的床位周转率和床位效率还可以进一步提高,而且是有空间的,因为美国的价格体系和我们有很大区别,不能直接的比收入,要综合比较。首先人床比,明显较低,确实符合国家定的人床比的比例,由于受编制的影响,大多数没有太超过国家定的人床比,造成的医务人员严重工作负担重,由此可见,国家定的这个人床比的比例应该要调整下了,这个编制水平不符合现代化医院人才密集型特点的编制要求了。

对比中国顶级医院和云南顶级医院的床位效益发现,云南的大医院还有提升的空间,这里所说的提升空间首先是收费标准的提升,各省定的医疗费用是有差距的,东西部地区有差异,发达地区和边远地区有差异,医改背景下,要求逐步提高诊疗服务的费用,降低药品等的费用,形成合理的价格体系至关重要。另外一个方面是要提高病床的周转率,提高使用效率,比如说大力压缩住院时间,做好预约,做好住院安排,合理调配病床资源,少出现忙闲不均的情况,还可大力开展日间手术,总之提高医院的运行效率,在运行效率上找价值增长点,重数量的同时更要重质量。梅奥医院能够做到平均住院日4.8天,这是很不容易的,我们现在的平均住院日是梅奥的至少两倍,同样的病,效益就立马打了对折,要知道,梅奥就诊的多数是重症患者,要做到这样的周转率,确实把医院管理做到了极致。作为医院管理者算好经济账,找出差距,找到突破口,才会更清楚如何用力。

人床比,人均年收入,每床年均收入分析

人床比高和人均年收入低,每床年均收入还有巨大空间。

另外从医保控费的角度,也要适当的灵活,比如很多择期手术,并不需要住院来完善术前准备,术前准备的各项检查首先大医院之间互认,缺的可以门诊检查,门诊检查的费用可以纳入住院诊疗中统筹支付,这样患者就没有必要一定要住院占床去做这些检查,而是可以把床位资源更加充分的利用起来,那病床使用率就会提高,病床使用率提高了,患者的诊疗负担减轻,相对的医保支付压力也减轻。门诊检查没有纳入医保统筹,那作为患者只好选择住院检查,而检查又不能即可拿到结果,就必然增加等待的时间。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逐渐被推向市场。外部环境的变化,给各级各类医院既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又带来了严峻挑战。医院管理要向管理要效益,要迈向精益管理的道路,粗放式的数量,没有质量的数量,已经不再是我们追求的亮丽报表,而更重要的是要提高每一个数字背后的价值,提升医院管理的内涵和实质。要更加注重科学管理思维的运用,要实现公益性,只有自己首先有了高质量的财务状况,才能够游刃有余的实现公益性,没有很好的现金流,你如何去做公益的事情,自顾不暇,又如何能够回到公益的主线上呢?

未来医院至少需要培养两类人才:一类是掌握核心技术,能够为患者提供优良服务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一类是融合了医疗和管理的医院管理人才,能够很好的经营管理医院,为患者和医务人员提供服务的人才。医院管理不同于技术和资本,不可能依赖进口。医院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也要培养一批卓有成效的医院管理者。

职业化之路任重而道远,但职业化之路也是必由之路,在新医院的筹建和运营中,管理职业化显得弥足珍贵,唯有更加科学高效的管理,能够带领医院走出平庸,快速成长,不断创新,迈向卓越,成就辉煌。

公众号简介 漫谈医管(yyglmt)

本平台致力于提供有价值的原创医管资讯,愿与关心医院科学管理的朋友,一道学习,共同进步,推动医院管理职业化发展。

医管漫谈全国qq群 428453416(备注“姓名+单位”)。认识更多业界朋友,免费下载上百份医管资料。

公众号运营者:微信号she_de13(备注“姓名+单位”)。邀请加入全国医管微信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