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才是自己的:讲健康要识茶

 珠海老杨品谈 2020-12-11

打造最具人文精神的自媒体公众号 

点击上方“老杨品谈”关注

个人微信:yangyu1970s



老杨品谈>>>>>

|引言


《维多利亚宣言》中公布的六大有保健功能的饮品中,绿茶被排在了首位。在所有保健食品、饮品中绿茶是全世界认可度最高的一个,并且没有争议。

前一期,我们在《最健康的饮品》中谈了不发酵茶的保健功能,清明刚过,我们谈谈绿茶的选购,当然这个“绿茶”也是广义的,泛指不发酵茶。

|概说


为什么要清明说这个话题,因为明前茶一直被认为品质最高。品质高,也就是茶多酚和茶氨酸含量高,试验证明高品质的绿茶当中的茶多酚和茶氨酸含量高过低品质的绿茶,并且口感好,回甘醇厚。因此倍受爱茶者追捧。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茶是植物,影响它的有三方面的因素:温度、阳光、水。对于茶的品质来说,温度越低越好,当然不能太低,太低活不了;阳光在满足光照的前提下,越少越好;水份适中就好。

清明前的温度、阳光和水份,符合这个条件,所以品质高。清明以后温度开始升高,阳光越来越强,水份也越来越多,茶的品质就会下降。

在这三个因素外还有个海拔的因素,海拔越高越好,海拔越高就越符合以上三个要素,所以台湾的高山茶要比福建的铁观音品质高,他们本身是一个茶种,也是同一种加工手法。

这样说起来挺宽泛,划一个指定范围:北回归线到北纬35度之间的地带。这是个神奇的地带,所有的好东西都产自这个地带。名茶产区基本都在这个范围之中。比较起来普洱茶最为明显,勐海的茶就要比景迈的茶苦得多,一是因为纬度,勐海在北回归线以南,二是因为气温高,越往南温度越高。

从狭意的绿茶讲,绿茶是当天采摘,当天炒制,只是揉青和炒制的手法不同。不同茶产区都有自己的绿茶,最著名的四种,杭州西湖龙井、苏州碧螺春、黄山毛峰、信阳毛尖。

杭州和黄山都在北纬30度附近,苏州和信阳都在北纬35度附近。按道理说这四种茶都不会很苦,我指的是恶泡,大量投茶,长时间泡。这样的泡法也是试茶好坏最简单的办法。泡完会苦,但可以喝,喝后回甘也很重。如果是这四种茶,恶泡之后无法下咽,并没有回甘,就说明基茶就不是这四个地方产的,大部分来自湖南。市面上大部分绿茶的基茶都来自湖南、湖北,收购后运到产地加工。

茶从等级上分,可分为五等,特等品、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等外品。特等是一芽一叶(金峻眉除外,金峻眉是正山小种中的特例,追求全芽。)。一等是一芽一叶或一芽两叶。二等是一芽两叶或一芽三叶。三等品是一芽多叶。等外品是不分芽也不分叶,还有茶梗。

这是个计划经济时代工厂化生产的标准,现在农户个体生产,也没多少人还能守这个规矩了。但有些老厂出来的茶人,还恪守这个标准,他们是值得尊敬的。

说了这么多,还是没什么干货,下面说干货。

|方法


One包装

 没包装的不一定不是好茶,过度包装的一定不是什么好茶。这是原则,一定不要被豪华包装所迷惑。

包装有两个作用,第一个是保护作用,这是根本。第二是美观,这是辅导作用。

你卖的是茶,不是包装,茶叶不需好马配好鞍。马是用来骑的,鞍子自然重要;茶是用来喝的,包装能起到包装作用就好,包装不能喝。

对于绿茶来说,分泡包装的一定不是什么好茶,因为包装的过程越多对茶的损伤越大。真空包装的就一定是烂茶,因为抽真空时会使叶片变碎,好茶一定不会这么干。大部分包装应该在100g—300g之间,一公斤以上也一定不是好茶,因为有个售出总价的问题。

一点建议,自己喝最好买散茶。可以选择熟悉可信的茶庄,有条件的可以逛大市场。全国最大的两个,南方的广州南方茶叶市场;北方的北京马连道茶叶市场。

Tow试喝

喝是硬道理。试喝的时候不要被卖家忽悠,什么水呀,温度呀。

第一步恶泡,这个我前面讲过了。

绿茶不般不用壶,也不用盖碗,直接上玻璃杯。180或200ml的玻璃杯,投10—15g茶,泡5分种,喝一下是否能下咽,回甘程度怎么样,不是恶苦的有回甘的就是好茶。这种试法通用所有茶。

第二步正常泡,对于绿茶来说第一泡,你喝到的是草香,有草味。如果第一泡就很香,值得怀疑;第二泡,不同的茶香味不同,龙井是炒香,碧螺春是豆香,黄山毛峰是炒香加茶香,这里面信阳毛尖的草香会重一点,但第二泡也开始有茶香;第三泡主要的都是茶香,味道也都开始醇厚。第四泡,草味出现,但和第一泡的草香不同,是草味,或者叫树叶子味;第五泡以后呢?没味,大多数只剩水味了。

这几泡中茶味最重要,茶味越醇正越是好茶;茶味之外是口感,滑润而水中有物的是好茶;然后是回甘,回甘不是喝了就甜,是喝了苦,下咽后从喉咙开始有微甜的感觉。还有最重要的一条标准,前面的那些感觉你都可以感觉不到,感觉最后一项——是否解渴。这一条每个人都知道,越喝越喝的茶是有的,那一定不是好茶。最基本的是应该解渴,最可怕的是被香味迷惑。

Three看形

有可以你没喝之前卖家就会让你看干茶的形状,形状越整越好,大小错别应该自然,并不是越整齐越好。过于整齐的都是这几年的生态茶园,树龄短,茶的品质不高。这样的茶的特点是叶片肥大、饱满、整齐,很有卖相,但一般应该在同等品的中等偏下价位,如果卖到同等品的最高价,你就上当了。

看干茶的形状,没有看茶底靠谱。首先是颜色,应该绿中带黄,如果是深碧绿那就一定有问题。其次是看叶片的完整度,叶片越完整越好,这也能看出茶是几等品,数芽和叶。叶片完整度高于65%的是人工采摘,一般价格都较高,采摘成本现在占生产成本的50%以上。叶片完整度低于30%的是机械采摘,品质一定不怎么样,但也有可以的,这就看喝的感觉了。那么中间那30%呢?那30%一般是工人采摘和机械采摘后选出来的,人工采摘被选出去的就是差一点的,机械采摘选出来的是好的。

Four比重

这是个很重要的指标,但一般人不会说,因为太容易掌握了,让卖家没法卖。今天老杨品谈的朋友算是占便宜了,但我说了,好多卖茶的会骂我。但我想想,就牺牲我一个,让他们骂吧。

先说一下,这个标准只对绿茶、白茶、黄茶、青茶有效,对于红茶、黑茶、普洱无效。

同样体积越重的越是好茶。前提是干湿程度一样。

|外一首


说两个最北的绿茶。一种叫陕青,听名字就知道是哪产的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两个牛文人最爱,到了离了就要死的地步。一个是路遥,《平凡的世界》就是靠喝陕青写的,而且他只喝特等品,牛吧!另一个是贾平凹,写《废都》时,此处省略多少多少个字的时候,他就是醉在了陕青里。

另一种最北的绿茶产自青岛,叫崂山绿茶,也有人爱喝,大概大家想到了这个人是谁,莫言。

看来喝绿茶不但保健,还能喝出文学的精华来。

西湖龙井太贵,苏州碧螺太娇,黄山毛峰太雅,信阳毛尖太杂。

喝点什么呢?推荐两款绿茶。不是做广告,他们也没给我广告费,只是在温州地区呆了好长时间有感情,完全为了感情。

一款是高档点的,乌牛早茶。乌牛早茶因产自温州永嘉县乌牛镇来得名,极像西湖龙井,高档品的香气和茶气比西湖龙井还要强,最主要的是要比龙井耐泡。价格是同等西湖龙井的三分之一。

另一款是个低档品,泰顺三杯香,产自温州泰顺县,泰顺县地处太姥山的北麓,海拔600多米,生态环境原始,算是温州地区的贫困县。泰顺三杯香也是和西湖龙井一样的扁叶茶,在低档绿茶中最是性价比挺好的一款。“三杯香”是这款茶的特点,一杯喝草香,二杯喝炒香,三杯喝茶香。三杯喝完,换茶。

本想说一说生普的选购,太长了,以后再说,关注老杨品谈,以后告诉你普洱的秘密。以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