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型技术的日常预防工作

 会飞的鱼3584 2020-12-12

成型技术在成型部门来说,主要职责是服务现场,服务生产,为保证生产质量和顺利完成生产计划,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这也是成型技术的价值所在。

生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对成型技术来说,每天的工作既是相同的,也是不同的。相同的是工作的内容,不同的是内容每天都有新的变化。比如同一台成型机生产同一套模具,上星期没有问题,生产顺利,今天可能就有异常。

成型技术的很多时间就是在处理这样的问题,这里体现的是成型技术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如果只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技术就可能会陷入顾此失彼的状态,也就是按下葫芦起了瓢,每天的工作都会处于紧张忙碌的状态。

成型生产的异常,很多都是一开始就没有做好而引发的,比如困气引发的发亮或缺胶,当出现不良的时候,我们需要去查找原因,需要停机对应,还可能造成不良流出到客户,会出现一系列的时间浪费。而我们防止这样的异常发生,只需要成型技术在每天的上班开始时,停机2分钟,清理P.L面,就可以保证一天的生产顺利。

成型技术的管理,主要体现在二个方面,预防的管理和技术的提升。预防管理做好了,才能减少异常的发生;技术的提升,才能解决异常。两者相辅相成,缺少了其中一样,就是一条腿走路,只能跟随,不能作为领路人。对于生产来说,效率就是生命,而提高效率,就要减少异常。

本篇主要是围绕预防的工作来展开,说说预防的一些工作,我们是如何开展的。

预防,通俗地讲,就是把可能会发生的事提前扼杀掉,不让发生。成型技术的每一项工作,都会影响到生产,对成型技术来说,预防,就是一开始就把工作做对。怎样才能一开始就把工作做对?唯一的对策是:确认、确认、再确认,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防微杜渐,减少因为工作的失误造成不良的发生。

确认,就要有确认的内容。我们通过工作中的成功和失败的案例,总结出了成型技术日常工作的确认内容。如何让每一位技术人员做到确认到位,就是过程管理的方法方式了。

一、上下模作业

1、佩戴安全帽:遵守天行车操作规程,安全第一,劳保用品必须使用。

2、吊环充分拧进:遵守天行车操作规程,安全第一,预防吊环滑牙。

3、吊模行走不能高于0.5米:遵守天行车操作规程,安全第一,预防模具掉落。

4、吊模模具下方无人:遵守天行车操作规程,安全第一,预防模具掉落。

5、顶棍确认:不同的模具有不同的顶棍需要,没有事先确认,会造成顶出错位,顶断顶棍或顶掉模具,最低的也会造成重新装模,浪费时间。

6、码模夹确认:预防没有打紧,模具松掉。主要确认方法是,打完码模夹后,用铁棒或扳手敲打确认是否松动。

二、开机生产作业(工艺卡参考)

1、核对机台条件:使用错误的工艺条件就像把糖当成是盐,味不对。

2、核对材料:特别是相似材料,开机时没有核对清楚,那就是批量不良了。

3、核对模温:模具温度设定错误,尺寸的测量是延后,尺寸出问题时已生产很多了。

4、核对热流道:温度不同,影响走胶,尺寸的测量是延后,尺寸出问题时已生产很多了。

5、核对机械手:主要确认机械手的参数是否正确,预防调错参数,损坏模具。

6、模具运水确认:模具运水会有堵塞的可能,影响后续生产的尺寸和外观,这种情况一般有滞后性,发现时肯定是批量的。

7、顶针保护开关确认:顶针保护开关的好坏没有确认到,顶针不退,直接就是模具压坏,后果是不可想象的。

8、行位保护开关确认:行位保护开关的好坏没有确认到,行位不退,直接就是模具顶针顶坏,后果是不可想象的。

9、低压锁模确认:预防产品压模时有缓冲空间。

10、模面清理:生产顺利的保证,模具寿命延长的保证,产品品质的保证。

11、机械手夹具确认:夹具有很多配件,生产前不确认,生产中就会出现某一个配件丢失,生产停止的异常。

12、五模确认:首件五模确认,保证产品在外观上是没有问题的,减少生产后停机处理的时间。

13、监控参数确认:监控参数设定的合理性,提前发现异常,减少异常。

三、调机前确认(没有调查确认是不能调机的,预防弄错)

1、监控参数确认:监控参数可以反映出机台的变化、过程的变化、材料的变化,这是第一确认检查的要素。

2、工艺条件表核对:机台条件和工艺表是否一致,修改或用错。

3、机台状态(电热、三件套、锁模):通过监控参数、开锁模动作确认。

4、材料状态(干燥、水口料):干燥机跳闸或关掉。

5、热流道(温控箱、针阀):温度异常,气压异常。

6、气辅设备:机器异常,氮气异常,气嘴堵塞。

7、MUCELL打气状态:机器故障,堵塞,漏气。

8、是否漏胶:退射台确认

9、浇口/射嘴是否堵塞:检查水口,空射确认

10、模温机状态:异常跳闸,开关确认。

11、运水确认:模具水路手摸温度感应,放水确认。

12、P .L面状态:排气位置清理确认

13、模具状态(顶针、行位):动作确认

14、是否粘模:确认产品离型状态。

15、机械手的配合度:是否压或碰到产品。

四、警报处理确认(分清问题,预防方向错误)

1、警报类型确认:成型机警报、机械手警报

2、异常原因查找:知道原因,才能对策,才能防止再发

3、监控参数警报原因查找:机台的原因、材料的原因

4、料温警报原因查找:加热异常,漏胶异常

5、低压警报原因查找:压产品、压水口、还是模温变化?

6、机台异常警报原因查找:能不能解决,会不会再发?

7、水口吸取警报原因查找:漏胶、断扣针、水口夹子问题

8、产品吸取警报原因查找:产品问题,治具问题。

五、进入机台确认(安全第一原则)

1、两人确认:两人确认所有的安全措施后才能进入机台作业

2、按下紧急停止开关:电源关掉,预防误操作和失控

3、前后安全门打开:机台多重安全操作,预防误操作和失控

4、码模夹敲打确认:确认码模夹是否松动,模具安全确认,预防掉模

5、佩戴安全帽:安全作业的标准

6、填写确认表:记录,是增加责任的表现

以上是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需要对应的工作,要求从工作的开始就要到。这些工作属于预防性的,对当时的工作效果是看不到的,没有及时性,作为技术人员就没有动力去完全按要求确认。

从管理者的角度来看,预防工作做好了,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就可以避免。比如开机就确认好监控参数在合理的范围,就会减少监控参数的报警,减少技术人员处理的异常时间,提高生产性。

对技术人员来说,机台报警是最烦人的,因为充满了不确定性,不知道将要面对的是什么样的问题。相对开机来说,就显得安全多了,按照流程做下来,基本在技术员的控制下工作。

所以从心理来讲,预防做好了,心里承受压力的时间也会变少,对技术员的工作状态也是正面作用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