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道珍|青砖黛瓦岁月深

 岚山诗话 2020-12-12

     站在岚山之巅,举目四望,湘江古镇与龙光宝塔尽收眼底,三水六桥,步云飞虹历历在目,远山崎岖连绵直奔八闽百粤,湘水绵水在山下汇为贡江蜿蜒九曲,飘然西去,车水马龙田园村舍,风景如画使人心醉神迷,宠辱皆忘,禁不住引颈高歌"风景这边独好"!

青砖黛瓦岁月深

一一探秘时光深处的湖南省绥宁县文化印记

□林道珍[苗]

一,大园古苗寨:大山深处最温暖的文化记忆

这是一个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因陶永喜先生的《天下大园》精致、简约、唯美的叙说,逐渐撩开了她那神秘的面纱,以其独特的形式,出现在世人的面前。她那沧桑、厚重的窨子屋,清淳、质朴的乡风民俗,神秘、奇特的稻草人公园,英武、神奇的将帅传说,隐藏在大山深处最温暖的文化记忆,让人迷恋,叫人惊叹,受人追捧。

这是一个最具典型的湘西南群居窨子屋村落。它倚山而建,伴水而居,原生态的大园古民居简约精致,淡雅中透出清新,如诗如画,似梦似幻。

大园古苗寨位于湖南省绥宁县关峡苗族乡中部,距绥宁县城18公里,地处雪峰山南麓狭长的谷地中。自古即为兵家必争之地。古有湘黔古驿道主干线从寨境内通过,并设有驿站;今有S221省道和武靖高速连接线从寨旁穿过,S319省道穿寨而过,交通十分便利。

大园古苗寨寨域面积约6平方公里,山林面积4280亩,村庄占地300余亩,古建筑占地12000平方米,有8个村民小组、360户、1340人。主要产业以乡村旅游和观光农业为主。

大园古苗寨是全国著名的影视拍摄基地。这里拍摄过《那山那人那狗》《战火童心》《秋收起义》等多部电影和电视剧;中央电视台曾多次到古苗寨拍摄新闻和纪录片,如《今天姑娘我最大》《绥宁人家的牛事》等等;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3》也以该寨为主拍摄了一期很火爆的节目。

大园古苗寨有近千年的历史。其古建筑群和苗族的传统文化保存较为完整。2001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2月被命名为湖南省历史文化名村,2014年3月11日被评为第6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4年6月入选十二五时期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村寨名录,2014年12月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2016年入围第二届湖南最美少数民族村镇20强候选名单。

大园古苗寨三国时为吴、蜀的交界地带,相传诸葛亮曾带兵40万驻扎于此,蜀军的将士都感觉像驻守在一座大园子里,有一种妥妥的安全感,当时就开始有人称其为“大园”。北宋时期,紫光禄大夫杨光裕厌倦了长期的征战杀戳和朝廷勾心斗角的政治斗争,辞官归隐,从都梁赤水迁居莳竹县的关峡大园,其后代主要居住在大园的“万里”和“大园”两处地方,其寓意是万里之地在脚下,不争“天子”家园大,族人共享大团圆,有一横乃天,去一横乃大,“大园”于是变成“天下大园”。

大园古苗寨坐南朝北,背靠后龙山,前倚玉带河,其地大荣山,形似一艘大船。杨姓家族四兄弟分别在大门口上泮片、湾里片、凉亭里片和石板桥片建成4个聚居点,并借助铜鼓石道首尾连接成为一片大园。现今大园村寨内比较完整地保存着大量的古建筑和构筑物,建造的时代特色很明显,石、砖、木的制作工艺带有典型的地域特色,碑记、乙扁额、遗迹、墓葬、古巷、石道、器具、民居庭院以及节日祭祀活动等等,都清晰地记载着大园从唐宋时期以来的村寨居落。

 大园古苗寨现有公共、民居房屋402处,于村寨内沿石道两旁营建的两层封闭式三合庭院高低错落,造型十分雅致。而这种面阔3间或5间的二层封闭式三合庭院,均以正厅堂明间为中轴线,并在其四周用封火墙及清砌围墙围合,形成宽敞的内院活动空间--天井。正屋为面阔3间或5间的硬山建筑,正屋两侧为厢房,均系二层楼层式,二层一面挑出“走马楼”,或二层两面挑出“转角楼”。大院正面右侧建穿斗木构架,重门一座,左侧开一小门,以供牲畜关放方便之用。整座庭院围护自成一体,各户之间铜鼓石巷道分割开来,经纬分明。前屋后院交叉分布在同一条轴线上,近走高墙深垒,曲经通;远朓鳞次栉比,美不胜收。

大园古苗寨建筑群所保存下来的是宋至清时期原真的建筑组群实体。其建筑艺术主要是石、砖、木的精妙运用,建筑格局因地适宜,建筑工艺古朴大方,具有鲜明的苗族地域技艺特色。通过这些古建筑承载的工艺技术、材料质地、制式特征、主体结构以及建筑选址、布局等,反映出宋至清时期以来大园古苗寨政治、经济、文化及其他诸方面兴衰成败的历史事实。

沿着古老的铜鼓石路往前走,赫然出现在眼前的是一座大楼门。这是寨子的主要楼门,木质结构,飞檐斗拱,粗犷宽敞。门槛经岁月磨蚀已深深凹陷下去,门口青幽的大条石也被磨得光洁透亮。

大楼门内就是窨子屋。屋外围全是青砖高墙,也称封火墙。墙四角筑有鳌头,挺拔威武。墙内是木质结构的房屋。一座窨子屋就是一个巨大的建筑群。按由外到内的顺序,依次是楼门、天井、正屋、厢房。楼门铺有青条石。进了楼门,是中门。中门内是天井,这是整个院落的中心。地面都用卵石、片石铺成,中间镶有灵动的花鸟虫鱼图案,千姿百态。天井是休憩、聚会、玩乐的场所。天井四周是台阶,全部铺筑宽厚的青色条石,侧面同样用青石条石镶嵌。天井有往外排水的暗道,即使雨天,屋内也不渍不潮,穿布鞋走动也不湿鞋底。登上台阶,便是正屋。这是窨子屋的主楼。当中一间是堂屋。堂屋门当左为三断线(坤),右为三横线(乾)。堂屋门口悬挂四方天灯,四面有字,是为“四知堂”,为纪念先辈杨震,亦为鞭策族人,并效法其“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清白家风。中堂内的神龛上供奉着列祖列宗的牌位,金漆让岁月浸淫,更为肃穆凝重。中堂的门窗全部采用镂空、浮雕工艺。大园古村寨的居住场所很有讲究,长辈住正屋,晚辈住厢房,这仅仅还只是一座窨子屋的大致构成。

大园古苗寨现今还有50余座窨子屋,其结构形式,惊人相似。走进大园,如同走进迷宫,巷道四通八达,没有寨里人做向导,幽深的铜鼓石巷道会让走不尽,气派犹存的楼门会叫你穿不透。楼门外的铜鼓石路铺建很有名堂,里面住了几房人,都用石块做了标识,而外人是无从知晓的。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杨姓族人都要举行非常隆重的仪式,庆祝杨姓的“姑娘节”(又叫“乌饭节”),并要将已嫁出的姑娘都接回娘家过节,吃乌饭,跳苗舞,吹木叶,对山歌,唱傩戏,舞草龙。四面八方的人如潮涌来,场面热闹非凡。

大园古苗寨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特别浓郁。至今存留着吹牛角、放鸟铳迎客、拦门酒、骑高脚马、打糍粑、舞草龙、挤油尖、爬山藤、苗王背媳妇、打地老鼠、刀山火海、巫傩绝技等等许多苗族饶有趣味的美丽习俗。

走过古老的石拱桥,穿过高大的大门楼,沿着古老的铜鼓石路往前走,但见古朴的窨子屋,挺立的老桑树,叙说着历史的深沉和岁月的厚重。

沧桑的窨子屋里,听大园长者讲述大山深处最温暖的文化记忆;古旧识字屋旁,听苗家崇文尚狗的动人叙说;走进“刘烨旧居”,探寻苗乡历史的沧桑;伫立“四知堂”前,虔诚感悟杨家先祖“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浩然;走进稻草人公园,探秘苗家人乡风民俗的古朴和神秘。

“抬眼是风景,手触是古典,脚踏是历史,呼吸是巫风。”诚哉斯言!

大园古苗寨,大山深处最温暖的文化记忆!

二,于家大院:古建筑群的深藏闺秀撩开面纱等你来

在绥宁县东北部有一处古老而又神秘的院落,它始建于明、清,鼎盛时期有65座窨子屋、8座仓楼,现存清乾5年至光绪15年间(即公元1740年至1889年)的古迹25栋,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通过省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不断考证、当地文化工作者的宣传推介和媒体、网站、公众号的深入报道,它在封尘数百年之后逐渐走入人们的视线,它的古朴、沧桑、神秘以及厚的民间、民俗文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这就是绥宁于家大院。

于家大院位于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绥宁县李熙桥镇机关大院左侧,距绥宁县城53公里,又称黄道堂,它西、北两面临山。登高望远,只见院内屋顶砖瓦层叠、檐角错落起伏,十分地美丽、壮观。大院与山冈之间用石头修建了3~米的挡土墙。东、南两面是6米多高的仓楼。大院和大院外面的水塘占地近百亩。

于家大院的窨子屋全部坐北朝南,转木结构。条石板巷穿过寨门,两层民居计计周全,排列布局齐整有序,形成4纵8横的建筑格局。

于家大院整个院落的山墙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窗花构图精美,工艺精湛;石雕、木刻栩栩如生;封火墙、防盗窗设计巧妙;人行过道均为花岗岩铺成的不规则图案。它的排污系统分为上、下两层,明、暗两线。大院共有老大门、新大门2个出口;4条纵道,8条横巷,巷巷相通又互相错落,外人进入很容易迷路。院内的窨子屋一律只在南墙开窗,北、东、西墙一般只开通风口或小窗,墙体都高过瓦墙,两侧山墙鳌头高耸,即便一家失火,只要把堵孔专用的鼻子砖往通风孔一放,就隔断了火势,它的防火功能相当完善。大院内各屋尽管建于不同的年代,却有着相似的青砖、黛瓦,相似的石门框、厚板门,相似的寓意“步步高升”的鳌头屋顶,连接各个屋子之间的石板路也非常相似。这不仅体现了中国南方合居建筑群落的特点,也充分证明当时于氏家族成员地位平等、贫富相近、互学互励、互济互助、没有等级之分,这种自觉在200多年之前乃至今天及至以后都相当地难能可贵。于家大院各家窗花图案都不相同,花、草、鸟、兽、禽、鱼等栩栩如生,阴阳、雌雄双双对称,且都是双面雕花,格外美观,弥足珍贵。更为珍贵的是,于家大院每座建筑墙砖上都醒目地刻有历史记载和修建的年、月、日、时辰,是一处颇具规模、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建筑群,具有极高的人文、审美、历史和文物价值。

无论从何时起,于家大院一直秉持和坚守着“忠孝两全”的理念,耕读传家,诗书济世,英才辈出。在于家大院,远至明朝重臣、民族英雄于姓九世祖于谦,近自北伐名将于秉懿少将,共和国开国功臣于大康,航天科技“少帅”于登云,文化大家莫雅平,热心公益、慈善的企业家于教清、于清华,8年如一日倾心伺候瘫痪病母的大孝子全昌信......都为于家大院这座古院落提供了可资借鉴、可供传承的忠、孝蓝本。

于家大院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古迹名胜众多。现保存较好的古建筑、古文化遗存有真人寨唐代道观遗址,金子岭明代玉清观遗址,草鞋岭古道,黄茅岭太平天国石达开屯兵遗址、黄埔军校二分校遗址,李熙古大桥及挡水墩,千年古井,千年老码头,古碾房,古筒车,以及古民居、李熙山墓等,都在叙说着于家大院的静谧幽深和深厚的古老文明。

于家大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绚丽多彩,源远流长。长期的多民族大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民俗文化:有阿凡提式的民间机智人物莫眼子,半人半仙的龙牙秀才;有犁田不用绹的农耕文化“神奇的踏牛令”;有唱土地、舞龙灯、耍狮子、逗春牛等民间文体活动;有吃黑饭、喝油茶、做丸子、灌辣子等民间饮食文化;有阳历4月5日七省于氏族众清明大祭扫、农历5月20日农发会和农历6月17日祈雨求福“感恩节"等传统民俗节日。其中唱土地、逗春牛、闹年锣被列入市收非遗名录;莫眼子、龙牙秀才的故事传说家喻户晓,并被《绥宁民间故事》大篇幅收录;“神奇的踏牛令”2014年引发央视名导关注,拍成专题片搬上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引发海内外关注,成为宣传推介于家大院的又一张靓丽名片。

历经沧桑,于家大院应该是幸运的。解放前夕,于家大院惨遭匪患,30多座古建筑毁于一场大火;新农村建设浪潮中,又因为村民修造新房,几栋古迹遭到人为损毁。尤其是前几年房地产巨商回家装修门脸,大院进院建筑也在改造中面目全非......但于家大院终究还算幸运,现今仍保存了25栋较为完好的整体建筑。虽然墙壁上的花、草、鸟、兽等早已变得模糊不清,独具特色的鼻子砖也所存无几,好几栋建筑经历风雨浸淫已经破损不堪、面临倾毁,进大院的门脸建筑遭到人为破坏毁损严重,甚至上千年的老码头因新修民族风雨桥被毁难再寻踪迹......但当地政府和文物部门正在加大力度积极采取措施对于家大院进行保护和修缮。

相信,随着绥宁文化旅游事业的不断蓬勃发展,随着李熙桥镇文旅名镇新镇的不断包装和打造,于家大院定会撩开她那迷人的面纱,迎接专家学者们的科学考证和游客们的旅游、观光、拍摄,她的古朴、厚重、神秘、奇特和弥足珍贵,定会得到世人的公认和重视。

三,李熙山墓:有多少美丽的故事在民间流传

从于家大院往西北方向走约650米,在李熙村金子岭片白鹿岗的玉清观橘园内,有一座椭圆形的古老墓葬,它封土墙高1.5米,底径4.斗米,花岗岩石墓围,墓碑高1.5米,宽1米,刻墓主姓名和生卒年月,碑上有一对石狮座丘。2010年被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就是李熙山墓。

据绥宁县志及相关史料、传说记载,李熙山(615~670)是隋末唐初的一位峨眉道士。他由京都长安南下经河南过湖北进入湖湘境内探求名山,途经寨上(今李熙桥镇真人寨),见此地云雾缭绕,龙腾虎跃,气势磅礴,傲居群山之首,即住宿于洞穴,供奉教主,面壁修练,道法登峰造极,被唐高宗敇封为"于真人",所以寨上改称真人寨,李熙山被誉为“大洞真人",又称李伯真人。他事农度日,好善乐施,为民造福,四处奔波,广布道缘,募集善款,带领当地百姓在洛水河上修建李熙石拱风雨桥,使天堑变通途,深受百姓爱戴。李熙山广泓道法,又竭尽全力在白鹿岗山麓修建玉清观,在真人寨建真人寺广收弟子,发扬光大。

李熙山去世后,当地善男信女捐银募款,在其洞前修建真人庵,在玉清观造修真人墓,也就是李熙山墓。历代民众,求雨求福,焚香祭扫,不分远近都前来祭礼,香火绵绵。十年文革浩劫时期,真人诗旧庵被毁,李熙山墓也不能幸免,被弃于荒野。1984年,居士教友及各界人士乐解仁囊,重新修葺真人庵,砌修李熙山墓,并派专人驻守保护,每日焚香祭祀打扫。真人也是愈敬愈灵,求雨雨降,求福福临,消灾祛痴,黎民安康。

在绥宁城乡,千百年来一直流传着两个美丽的民间故事传说,且都跟李熙山修建李熙古大桥有关。

其一是“一百人修桥,九十九人吃饭。”

传说在修桥过程中,点工的负责人非常纳闷:怎么修桥做工的是一百人,而吃饭的却只有九十九个人?其实那个修桥不吃饭的就是李熙山,因为他一是得道之人,二来也为了节省开支,所以不和大伙儿一起吃饭。拱桥峻工之日,突然天降大雨,洪水肆虐,尤其危险的是,洪水从白玉洛水河上游冲下来的木条在拱桥的桥墩上横亘起来,越积越多,堵住了桥洞,新修的大桥冲垮在即。这时候,只见李熙山走到龙王菩萨的雕像前,对龙王说:“千、万人的善款,九十九个人、九十九个日夜才修成此桥,今日龙王你要毁我大桥,我就要与你同归于尽!”说完抱起龙王菩萨跳入洪水。说来也怪,李熙山一跳入洪水,横亘的树条就“咔”的一声巨响,断了。洪水泄了,大桥保住了,李熙山也随滚滚洪水成仙而去。人们为了纪念李熙山,便在他修炼的玉清观旁造修了一座衣冠墓,并将此桥命为李熙桥。如今,李熙桥虽历经1300余年,仍可通行重型汽车。后来为了防止再次发生木条堵桥的事情,遂在离桥20余米的上游交错修建了2个挡水墩。

其二是“正合李熙桥”。

这也是来源于修建李熙桥的一个经典故事。那时候还没有水泥钢筋,修石拱桥,首先工程师要按照设计的拱桥宽度和弧度计算好每一块砖头的形状和大小,用木材搭好拱架后,再用和了糯米饭和蛋清的石灰浆,把石头一块一块地砌成拱。不成想在拱桥合拢嵌入最后一块石头的时候,这最后一块石头却怎么也不合缝,不是大了就是小了,要么就是形状不对,总而言之就是合不起龙。掌墨师傅就召集管事的人一起商讨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是不是修桥过程中做了什么亏心事,以至于神鬼作怪?他们将帐册反复翻查,始终没有发现一点问题。最后有人想起了一件事情:在募捐时,有一个很穷的老婆婆,她没有银子也没有米,家徒四壁,年纪大了,也不能捐工。她替自己不能为修桥出钱出物出工感到惭愧,于是把家里唯一值钱的东西----一把剪辣子的剪刀捐了出来,修桥工人的食堂用得着。由于这件东西太小,又不好折算成银两,募捐的工作人员就没有把这个老婆婆的名字登记到修桥的功德簿上去。大家一听,都认为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便立刻在功德碑文上补上了这个老婆婆的名字。她的名字一上功德簿,把最后一块石头一放,拱桥刚好合龙,并且不差丝毫。由于李熙石拱桥合龙得非常紧实,虽然经历千余年仍然非常坚固,可以过载重汽车。也正因为这个故事,绥宁县的人在比喻某件事非常凑巧且恰如其分时,就用“正合李熙桥”这句话来比喻。

李熙山主修的李熙石拱风雨桥长41米,由3个相等的半圆形石拱桥组成,石拱宽5米,高8米,石拱桥上的风雨楼气势恢宏,雕刻精巧。桥的上游有2个呈尘刀状的巨大石墩,对防洪护桥起着关健性的作用,桥面和桥体均用花岗岩砌筑,很多花岗岩上还雕刻了鹿、马、兽、人物等精美的图案,桥正中有一对吉祥的石狮,栩栩如生。为纪念李熙山的功德善行,人们便将李熙山主修的这座桥命名为李熙桥,李熙桥地名便由此而来。1956年修建s221省道时,拆除了桥上的风雨楼,并在石拱两侧用钢筋混凝土各挑出1.2米,从而把古石拱桥变成了公路桥。但石拱桥上雕到的鹿、马、兽、人物等依旧清晰可见,桥上游的2个挡水墩也依然完好。虽然历经1300多年,李熙古大桥仍可通行重型汽车,可见古人建桥技术的精湛和高超。

真人古寺香烟袅袅,玉清道观白鹿翩翩,李熙古大桥车水马龙,洛水河上江流滚滚。有多少功德善缘,便有多少美丽的故事流传。

苍山无语。李熙山墓始终静默无言。

四,陈锡兰故居:家国情怀的质朴呈现

绥宁于家大院往西南走1.5公里,到陈家村大路玄院落,便是陈锡兰故居。这是一座独具特色的四合院五品官宅,风格与本地一般的深宅大院有明显的不同。

陈锡兰故居坐西朝东偏北,三正二横,砖木结构,中间置四合天井,两边配有厢房。正屋6排5间,正中的明间宽敞明亮。整个房子的外墙形成一个封闭的体系,第一进,短短的过道后是个小天井,与客厅、封火墙、照壁形成一个“四合型”。穿过客厅,一个方整的院中之院。楼下为主人的活动区,楼上为卧室等。这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的布局。从外表看,这又是典型的湖南古民居,外墙青砖,里墙木板;黑瓦盖顶,白粉饰檐;檐分两层,错落有致。北方的伟岸挺拔里透着南方的典雅妩媚。从上正面看,高低有序,山墙飞檐翘角,窗花构图精美。厢房边檐下有水井一口,宽约2米,深约5米,冬暖夏凉。令人深感意外的是,它没有围墙,也没有像样的院子,甚至没有正规的大门,这扇门上甚至没有装饰物,它又有两进,而且第一进小的甚至有些狭窄。从左侧进屋,四面砖墙都带波折。从左侧进入四合院,在天井中可以看到,故居虽然大体上呈四方形,但是每一面墙都不是直的,四面砖墙都带波折。

故居建筑不大,总面积也就760平方米,但却非常的实用。它的前进是脸面,用于接待客人。把客厅后门一闩,后进就是一个独立的世界。晴天,主人可以在鹅卵石铺就的天井里读书、写字、陪儿孙们嬉戏;雨天,可以品茶、听雨......四合院右边还开了一个小门,门里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小院,一栋两层小楼,上面住长工和仆人,下层则是谷包、牛栏和猪圈等,并另外开门出入。如此,陈锡兰故居便形成了接待、生活、生产三个互不干扰的体系,后进东侧墙上开一扇门,直通院外水井,陈家人足不出户便可洗衣、汲水。

从左侧进入大门之后,迎面墙壁上用灰抹底,上书对联,因年代久远,仅能认出右联为“归去来兮只赢得两袖清风一肩明月”,陈氏子孙说左联是“末之者也再休提万家忧乐四境桑麻”。继续从右侧向前走,便到了故居正前方走廊。走廊的前面,供邻居砖房后墙的背面作为照墙,用石灰抹底,中间绘图海瑞像,右书对联“读书志在圣贤”,陈氏子孙说左边那句是“为官心存家国”。这说明,海喘是陈锡兰心目中的偶像,他教育子弟要以海瑞为榜样,心存君国。整座建筑悬挂的楹联和扁额,如:“恩承北阙Ⅱ履中蹈和氏如金玉,砺才砥德相我国家。”“惜衣惜食非是惜财为惜福,求名求利总要求己莫求人。”“松间明月当如此,身外浮云何足论。”“画获义母仪,馥桂香兰滕阁麟;治歧勤内助,仁浆义粟益龟龄。”“施政始家庭,乡党邦国无异理;推恩原孝友,山林廓庙仰完人。”等均为宅邸主人陈锡兰所书,内容涉及修身养性、齐家、治国等名句,这些以清官为主题的壁画和以封建道德伦理为“警句”的楹联、匾额不但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而且更为直接的反映了宅主人的思想和道德修养情况,说明陈锡兰虽归隐山林,仍心系国家、百姓,仍奉行士大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追求。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教育题材,有比较典型的社会意义。

据相关资料介绍,陈锡兰故居于清同治13年开工,光绪3年完工,动用各种工匠100余人。而官宅开始修建时,陈锡兰正在陕西宜君担任县令,并不在绥宁李熙桥。那么,究竟是哪个负责该建筑的监造呢?一种可能是由于陈锡兰在陕西便将图纸绘制,送回绥宁太太负责建设。另一种可能是陈锡兰携在陕西的家眷告老返乡后,在陕西太太的影响下,将房屋重新改造,增添了北方风格。还有一种可能,官宅是陈锡兰亲自监造的,仅仅是资料显示的建造时间有误。

陈锡兰是个什么样的官?特殊的古宅,让世人对它的主人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陈锡兰咸丰元年(1851)中举,同治2年(1873)任陕西兴安府宜君知县,光绪2年(1876)调任兴平知县。朝廷念及陈锡兰政绩突出,敕封为五品知县,享五品俸禄。

陈锡兰始终秉承家国情怀,“以身为家,以家为国,以国为天下,”维系“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儒家传统,“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修身正己教化家人后世,虽“终身沦滞郡县”却其“廉”“能”获朝廷“敕封五品知县”等殊荣。光绪6年退隐乡居仍“助教于乡”以“圣贤”人格“教化”家人及乡邻,其后裔现有大中专毕业生42人,其中博士、硕士各1人。陈锡兰一生重视农业,曾以任职地引回良种麻谷子在家乡推广种植,很快在绥宁普及,成为朝廷贡米。他为官清廉,刚正不阿,深受当地百姓拥护,宜君和兴平两地百姓自发联名敬赠“万民伞”。

陈锡兰故居是在所谓“楚、粤之交”、“汉、瑶杂处”古称“蛮荒”的绥宁山区发现的重要“民间文化遗产”。它以自己特有而丰富的文化内涵、优美的自然环境,是人们旅游拍摄、探奇访古、寓教于乐的绝好去处。具有很高的保护、开发、传承和利用价值。陈锡兰故居将儒家“圣贤文化”植根于“家庭”“家乡”,发挥“教孝劝忠”作用,所营造的“治家”氛围极具典型性、具象性和直观性特色。因其家国情怀的质朴呈现和南北建筑风的完美糅合,2005年被公布为县级文参保护单位,2009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作者简介:林道珍,男,苗族,大专文化,诗人,作家。资深乡村文化工作者,湖南绥宁县人大常委会委员,“湖南省最美基层文化人”。曾编辑出版《绥宁民间故事》等。在少年文艺、文学少年、儿童时代、芒种、辽宁青年、湖南工人报、湖南科技报、楚风、中国国土资源报等百余家报刊发表诗文620余篇(首),并多次获首届中外华人中学生诗歌大赛优秀奖、湖南金融报年度副刊优秀作品奖等,诗文入选20余种选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