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邮声邮色|万维生回忆录(二)在上海画《首都机场》邮票

 邮来邮趣UQ 2020-12-12
  

    


万维生回忆录(二)在上海画《首都机场》邮票

发行邮票,每年都有一份工作计划,这份计划是主管发行部门征求国务院等有关单位,由他们提供资料和要求来制订的。每年,主管发行部门都会发出一份征求书,征询有关单位下一年有什么大活动或建设项目,告知邮电部可以为他们发行邮票。那时集邮的人少,多数人不了解邮票的作用,往往去了函也没有回音,造成制订计划困难。据了解,反映比较积极的有国家体委、铁道部等单位。民航是懂得宣传的,他们为航空业务做了许多精美的宣传品。北京要兴建一个机场,他们就积极主动与邮电部联系,要求发行邮票。邮电部正为编制选题计划发愁,有主动上门联系的,当然乐意接受,很快就编入计划之内,决定发行两枚邮票,采用雕刻版印制,这任务便交给我去完成。

邮声邮色|万维生回忆录(二)在上海画《首都机场》邮票

我到中国民航刚搬进的一座很显眼的高楼联系画邮票的事,宣传部门接待我。经了解,首都机场正在建,还未完工。一位搞宣传业务的陆先生给我看了建筑设计图纸,我提出要看机场,看飞机起飞降落,有点感性知识。他们认为现在首都机场还是一个工地,建议去上海看看已建成的虹桥机场。

邮声邮色|万维生回忆录(二)在上海画《首都机场》邮票

我一个人背着画夹从北京来到上海机场。事后感到有点滑稽,要画北京首都机场,却跑到上海机场体验生活。我住在虹桥机场,每天等看起落飞机。当时的虹桥机场半天才有一架飞机出现,飞机都是苏联造的,后来出的邮票第二枚记录了这一事实:飞机旁只有寥寥几个人,后面的是首都机场机楼。自己没有上过飞机,也不知道飞机里能载多少人。这套邮票,机场大楼不大,与一般办公楼也差不多,但却是实实在在的首都机场。邮票确实记录了当时的经济建设水平。

邮声邮色|万维生回忆录(二)在上海画《首都机场》邮票

邮票采用雕刻版是因为北京邮票厂还未建成,邮票在印钞票的五四一厂印制,他们任务不忙,加上我们单位雕刻力量雄厚,所以这个时期雕刻版邮票比较多。这套邮票决定用雕刻版,就只能用线条表现,在学校时看苏联画报比较多,所以采用钢笔画。现在再看这套《首都机场》邮票,设计的色彩处理,印刷的水平,都会让人感到早年的幼稚和粗糙,这正说明是一位刚走出校门的设计者的入门习作。首都机场随着国家的建设,一次又一次地扩建,现已改名为北京国际机场。但是邮票上的首都机场那小小的候机楼、孤单的飞机,稀少的旅客与今日繁忙的北京机场相比,历史地记录了当年的实况。(来源:上海集邮,2001年第10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