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舵主:如何制定产品价格运营策略?让产品发布就被疯抢!《一》

 陈舵主新媒体 2020-12-13

不知道有多少企业高层去介入,去了解产品的价格运营?

有不少企业在日常里,价格的运营工作并不是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往往是被行政运营,营销策划,甚至产品经理等岗位包含。

而企业的高层很少去了解,但价格是企业和商品产生利润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但是灵活可操作的价格,可以保证企业利润持续的最大化。

企业的经营和市场提出的需求是一致的,而价格也需要根据市场情况不断的调整,也就是说价格也需要运营。

价格是战略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是核心的经营策略。

比如典型的房地产企业

有些楼盘越卖越高,客户犹豫等到最后,开盘不买就没有心仪的价格。

还有手机企业

厂家发布以后,然后采用不断降价的方式让新机型去充斥市场,老机型低到令人发指,但是手机的功能提升并没有多少,产品本身的制造价值也没有降低,但是你还是接受了降价的现实,更换了新款。

还有和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超市

在广州有一家叫钱大妈的超市,每天商品准点就会打折,而且还越打越低,在配合营销标语。

然后就换来了市场对他精准认知和消费者的关注,生意越来越好。

从这些案例中,都能够看到经典的价格方案,都可以给企业或者商品带来远远超过价格操作,付出本身的价值。

因此一款适配的价格运营策略,可以带给企业更多的价值!

价格作为连接商品和客户的一个有效武器,所以价格的运营必须是一个伴随营销动作左右的动作。

从本质上来讲,价格的精细化和差异化策略的制定和落地容易实现,价格上,商品上,时间上,空间上,消费人群上的精细化,并在消费心理上带来差异化认知,从而实现商品更好的销售。

我们都知道商品的定价,都有一套完整的价格运营系统。

产品本身因为品牌,技术价值,体积大小,附加服务不同,消费周期不同,保质期等自身属性的差异,可以作为价格运营的重要操作的点。

利用组合,拆分,加法,减法的方式,通过价格变化规律建立消费对商品的认知,传递制备商品的属性和基本功能。

接下来介绍几个价格运营的手段

一、捆绑定价/单品定价策略。

捆绑定价,从字面上可以理解是两种以上不同的商品搭配进行组合,成为一个商品销售。

并且组合商品的定价低于单个商品累加价格总数的方式,相对的就是单品定价,一般两者会搭配使用。

比如最典型的有运营商的套餐资费,通话+流量等不同服务内容打包组合。

再比如超市里面的乳制品打包捆绑销售,将不同的产品捆绑到一起。

还有电商喜欢做的活动,满多少减多少包邮等等。

这些都是把商品选择权交给客户自选捆绑的方式。

而这些捆绑销售经常出现的促销活动时期。它的好处是可以挤压消费意向,往捆绑销售上转移。

带来gmv和利润额的双提升,加速库存周转,也可以较好的带动客流。

二、多买多便宜和第2件低价策略。

利用客户普遍对商品产生的感知,对商品本身的价值认知和生产认知不了解,有怀疑的情况下。

可以利用第1件高价,第2件低价的方式来勾动消费者的消费欲望,这种落差冲击直接可以促使消费者下单。

比如还有类似于多买多便宜,对商品的价格按照计数进行分段区分,或者在购物的过程中送等值的商品和购物券等等。

但是这里要注意的是,通常第2件低价的策略多用于价格不透明的商品,或者是用于拉新,对商品认知不清晰的新客户群体。

而多买多便宜,更多针对的是价格相对透明或者客户对价格理解比较透彻的人群。

但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能混淆客户群和价格变动逻辑。

第2件低价的价格策略,更加倾向于用数字来传达,这样在一定的程度上带来的感知冲击力会更强,而且也比较适合新品发布。

一般这样的策略,在社交性电商中使用的较多,最主要是社交电商中的商品多为新品,客户对新品的感知度较低。

而多买多便宜,真实出现的完全价格数字出动的场景不多,毕竟如果价格差太小,效果也不佳。

价格差太大,很可能会造成亏本。

反而是买赠的方式使用的较多,比如买a送B,在大批量采购的B端渠道型业务中使用最多。

三、阶梯递变价格策略。

简单解释一下,什么是阶梯递变?

它是基于商品购买的量,也就是商品计价的单位,这种变化就是分阶段变化的价格操作方式。

一般可以称为:

基础价格+平行分段。

基础价格+递增变化。

他俩的区别在于:

阶梯递增是一定阶段后随着销量价格上升的方式。

平行则是价格分段平行收取。

而阶梯定价多用于单次消费周期长,无法预测最终消费量,进而无法进行单次定价的方式的商品销售。

理解起来有点费脑子,比如自来水和电费就是阶梯递增定价,因为每次使用无法预测消耗情况,同时资源稀缺,所以采用基础定价+递增定价的方式。

比如一些商用的电动单车,一般采用的是基础价格+平行分段的方式收取,这样他既可以很好地保障客户的骑行体验,也解决了单次行程无法预估的问题。

还有你比如说像采摘园的价格运营方式也偏向于基础服务+阶梯递增的方式。

最阶梯定价的适配性相当广泛,运用的场景也非常多。针对服务需求旺盛的商品或者服务,都可以尝试进行精细化的拆分。

从而辅导阶梯定价来获取更高的利润。

四、0元定价策略

一般的商品都是由硬件+服务组成的一个整体来销售。

但有些商品是可以把硬件和服务拆分的,在销售的过程中,实际定价也可以按照服务和商品拆分定价。

往往服务或者是商品,两者之一可以免费赠送,而另外一份收取相应的费用。

比如桶装的饮用水,还有一些互联网的免费软件,都是典型的案例。

现在出现的可拆卸空气净化器也出现类似的价格模式,还有一些家用的水机,就是机器你可以以极低的价格,但是后续更换的配件确实收费的。

一般这样的价格操作,对于有延续性服务,服务要求又比较高的商品是很实用的。

而且随着消费者对服务的重视越来越高。商品在升级换代中,有时候服务创新也可以快速的抢占市场,从而推动消费者对产品升级的接受。

但当市场出现竞争对手的时候,效果就不是很明显,所以使用的时机需要把握好,才能够有更好的效果。

五、基于时间的价格运营

商品在上市一段时间之后,根据市场的数据反应,需要不断的调整价格。

基于时间的价格调整,是很多商品价格运营实操的出发点,特别是对一些刚刚推向市场的商品。配合销售素材的支持,可以获取不同时间的客户,赚取最优的利润。

基于时间的价格运营,是一种很广泛的价格手段,而且它的可操作性比较强。

因为时间是个神,时间单位可大可小,可长可短,价格的调节尺度也是一样,结合季节属性变化可随意支配,自己能够把控的空间非常大。

而且自己也可以创造消费节日,消费者或者消费群的时间也会需求多样化。

基于时间的价格策略,可以在各种价格方案中找到可以借鉴的案例,基本逻辑都是一致。

下期我给大家详细的介绍,基于时间的价格策略可以分为多种!

我是陈舵主,8年互联网营销推广老兵,专注于新媒体引流变现方法落地,帮助创业者提升新媒体推广赚钱的能力。

关注工众号:陈舵主的社群空间

带你了解更多的社群运营营销知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