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火枪射程不足100米,弓箭射程150米,为何欧洲人愿用火枪?

 历来现实 2020-12-13

事实确实如此,亚洲人对弓箭情有独钟,欧洲人对火枪一往情深。我们知道,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的火枪射程没有弓箭远,欧洲人为什么会那么固执,要坚持使用火枪?

主要原因是欧洲人精于算计,即使打仗也要从经济学角度去考虑,尽量压缩军费,降低打仗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亚洲人大多都缺乏经济头脑,把精力全部用在了技战术水平的提高,用在了玩兵法上面,亚洲人为了打仗往往不计成本。

为什么这样说?是因为培养一个弓箭手的成本,要远远高于培养一个火枪手的成本。

弓箭手首先需要的是臂力,膂力过人才能百步穿杨,这就是说,并非所有的成年男子都具备开弓射箭的能力。唐武举射长垛用一石弓(重量约60公斤),骑射用七斗以上弓(重量40公斤);宋府军弓手标配为一石弓。

由此可见,身材矮小的、体质较差、年龄较大的,是无法成为一名合格的弓箭手的。

而且弓箭只有臂力大,才能保证其初速度和它的精确度,不然的话箭头就会改变路线。

相比之下,火枪手就没有那么高的门槛。只要能端起火枪,扣动扳机就可以。不但适龄男子能够操作,即使未成年人和年迈体弱者也能轻松操作。虽然早期的火枪操作起来比较麻烦,射击之前还要把火药搅拌一下 ,并且还要受天气因素影响。但是要注意的是,培养一个火枪手的成本还是要比培养一个弓箭手的成本低得多。

一个新兵只要训练一个月左右就可以上战场了,如果形势危急,一周的训练也差不多了。

这样一来,使用火枪对应征入伍者体质就没有那么高的要求,就不用为兵员发愁。

而且使用火枪跟使用弓箭相比,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那就是能保证火力的相对持续性。

射箭是需要臂力的,是要消耗体力的,而且体力消耗很大;大多数人到战场上射不了几箭就没有力气了,需要休息一下,但是这样一来就无法保证火力持续。

使用火枪则不会有这样的现象出现,只要有弹药就可以长期射击,扣动扳机跟射箭相比,对体力的消耗明显要小得多。

弓箭在欧洲不吃香,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弓箭穿透力不如火枪,而欧洲人很注重单兵防御。

早在中世纪,板甲就问世了。

在14世纪,西欧国家就出现了铁质半胸板。

进入15世纪,炼铁技术提高,战争规模扩大,激烈程度提高,全身板甲的悄悄问世。

在这样的环境下,弓箭无法穿透防护能力极佳的甲胄,只有火枪才可以对敌人形成更大的伤害。

欧洲面积国家众多,战争频繁,战场范围相对较小,战争的残酷性与对抗性比亚洲地区要高,只有火枪才能适应这种作战环境。

中国幅员辽阔,地域宽广,战争往往都是大范围的运动战,近距离作战频率不高,火枪很难派上用场。

而且亚洲城市规模大,战争中很多时候都是以城市攻防战为主,射箭甚至扔石头比站在城下和城头开火枪效果要好,操作更方便。

所以在亚洲,大家更青睐弓箭。

亚洲人使用弓箭的历史,能追溯到28000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

在古代,射箭效率并不低,可以箭如飞蝗,密集程度可想而知。熟练的箭手可以箭无虚发,历朝历代涌现过很多大神级射手,后羿、养由基、李广等等。

而在膛线问世之前,火枪精确度一直上不去。但是随着火枪的进步,尤其是火绳枪升级换代,成为为燧发枪之后,弓箭跟火枪的距离慢慢拉大,成为落后的代名词。如果谁在那时候还使用弓箭,那就只有挨打的份。

不过火枪也不是西方国家的专利,在宋朝时火铳就出现了,它其实就是火枪的一种。

不过宋朝的火枪跟西方的火枪相比差距很大,不能同日而语。

先进的鸟铳则是在明万历26年(1598年),从日本传入中国的,日本则是从欧洲引进的。而在当时,转轮火枪已经在欧洲的纽伦堡诞生了。可见欧洲对火枪的热爱非常执着,一直在探讨和研究,在更新换代;而在亚洲火枪始终没有被重视,一直落在西方后面。

这也是近代中国在跟西方交战的时候屡战屡败、割地赔款的主要原因。亚洲人爱弓箭,欧洲人爱火枪,说到底,还是没有观念落后,没有创新意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