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柴窑瓷器研究之六 天生丽质,瓷皇本色 ——后周柴窑观音瓶赏鉴

 瓷海拾珍111 2020-12-14

一、关于柴窑的几点看法

看法五:柴窑瓷器一定是文化底蕴非常深、震撼力非常强的艺术品

柴窑瓷器,一定不是“粗瓷大碗”的水准,而应该是“神韵精绝”的“瓷皇”风范。从鉴赏艺术品的角度出发,最简易的三个标准就是:一是艺术品位如果是“粗瓷大碗”的水准,想都不要往柴窑上想;二是艺术品位如果连明清官窑的标准都达不到,一律不要往柴窑上靠;三是艺术品位如果达到了宋五大名窑的标准,可以列入研究范围。艺术品味是就整体而言的,任何局部,比如胎质、釉色、工艺等,仅有一点相似,绝不会是真正的柴窑器。

1.文化性是柴窑瓷器的“魂”。

现在很多的收藏爱好者、鉴定专家,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是:“既要关注价格,更要关注藏品背后的文化,因为收藏的不仅仅是藏品,而且是文化。”但文化是什么?陶瓷文化又是什么?往往都语焉不详。这是因为文化是一个非常大的概念,陶瓷文化是一个内涵广博的课题,一句两句话、一代两代人都未必说清楚。在这里我仅结合柴窑器谈一些粗浅的看法,目的仅在抛砖引玉。

柴窑瓷器蕴涵了深厚的传统文化。文化的生成是通过理念价值、行为方式和制品符号三个核心要素依次循环迭代的过程;反过来讲,透过陶瓷器的外在型韵,能够体会制作者的匠心和匠艺,透过这二者就能够体味其理念价值。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并且是其古代文明一直延续数千年而未绝的国度,其文化大象无痕、大道无边,本文只提起蕴涵在陶瓷器中主要的几点文化追求,用以加深对柴窑瓷器的理解。

第一,“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合一”为哲学思想,“天”代表“道”“真理”“法则”,“天人合一”就是与先天本性相合,回归大道,归根复命。天人合一不仅仅是一种思想,而且是一种状态。“天人合一”哲学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家、道家对此都有阐述。伴随柴窑瓷器产生的两句话“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做将来”就是最典型的“人心”与“天道”的和谐统一。就像老子说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把瓷器的颜色做成“雨过天晴”的“天青色”,就是最直接的“人法天”。

第二,“中庸之道”思想。中庸之道,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中国的陶瓷,特别是柴窑瓷器的审美追求与儒家“中庸”思想所倡导的平和内敛、折中调和等非常契合。我认为北宋官汝之美为:寓巧于拙,寓大于小,寓繁于简,寓有于无,寓动于静,寓变于恒,寓虚于实,寓华于朴……极尽中庸之精髓,作为开启后杰,并与汝窑有一定“血缘关系”的柴窑器,定当如此!

第三,“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而不同”出自《论语·子路》:“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这句话原来是在讲“为人”,但随着发展,已经成为“处事”的原则,再发展,已经成为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活动中原则,甚至成为一种思想,直至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点。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和而不同”阐释的是中华文化强大的包容性,即在大框架“和”的前提下,各种“不同”的元素参与其中,既保持个性的“不同”,又要不断协调以适应整体的“和”,从而形成完美的整体。《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了齐侯与晏子有关“和”与“同”关系的一段对话,用做羹作比喻,阐述了“和而不同”的内涵,即用水、火、各种食材、各种调料,通过合适的搭配,配以合适的水量和恰当的火候等各种“不同”,做出一道鲜美的羹——“和”。这与陶瓷制造过程何其相似!陶瓷制造要用恰当的土、适量的水调和做胚胎,用铁、木等工具加以修理,再燃木成火烧造,金木水火土是“不同”,做成的器物就是那个“和”。

第四,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个句子出自孔子为《周易》写的《象传》,意思是宇宙不停运转,人应效法天地,永远不断地前进。一部陶瓷史就是一本继承与创新的“自强不息”奋斗史,同时也是一部陶瓷器不断创新的历史。汉魏南北朝青瓷、唐三彩、五代柴窑、宋五大名窑、元青花、明清官窑,这峰刚过那峰来,每一个高峰都是一次创新,都开创出一片新天地。从一诞生陶瓷器就蕴涵了涅槃的元素,而柴窑器就是那只浴火重生的凤凰。

第五,参与各种民族文化的建设,并且又在不断地扩大范围、升华品质。中华各种文化中都有陶瓷的影子,比如,饮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丧葬文化、宫室文化(包括宫殿与民居中的客厅、卧室、书房等)、祭祀文化、婚嫁文化等,陶瓷从未缺席,甚至有时还是主角。直至到最后,它又称为收藏文化的主力军。试想一下,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古代人的日常生活中,如果没有了陶瓷器,那会有多么的不方便!在某种程度上说,陶瓷器在人类文明史上做出来巨大的贡献。陶瓷器实用性是基础,观赏性是发展;从其产生到发展壮大,经历了从“物质”到“精神”的升华。柴窑瓷器是陶瓷器从实用性向观赏性发展的典型,也是蕴涵了丰富精神内容的器物。

2.艺术性是柴窑瓷器的“根”

陶瓷无疑是中华民族最美丽动人的瑰宝,是我国劳动人民贡献给世界的一个神话!每一件器物都饱含着着我们先人的智慧和勤劳,包含着先人们对生活的憧憬和向往。陶瓷的艺术性大多来源于自然美和生活美,劳动人民把对自然、对生活的感悟融汇于一件件器物中,“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创造出了无穷无尽的美。英国散文家兰姆(C·Lamb,1775-1834)写过一篇谈中国瓷器的散文,文中说道:“我对中国古瓷器几乎有一种执着的妇女之爱,每当我去探访名门巨宅,我首先要问的是收藏的中国瓷器,其次才轮到其他工艺美术和图画。”陶瓷这种原本仅与生活相关的实用器,工匠赋予她生命,竟使她成了一代又一代人追捧的艺术品。我们所说的“美”,不仅是要“悦目”,而且还要“赏心”;就是说,一件美的陶瓷,看着它,我们不单感到愉悦,而且会因之而感动。

一是创造之美。中国的陶瓷与中国的农耕社会之间存在着相当紧密的联系,农耕文明的主要特点有分工简单、自给自足、就地取材、精耕细作等,其核心是土。见到一个“农”字,马上就让人想到“土”。中华民族对人类起源的解释也离不开“土”,我们的祖先认为是女娲抟土造人,才有了芸芸众生。“一方水土一方人”,人们生于土,长于土,土给了我们爱,给了我们灵感,那些亦农亦工的窑工们用那些极为普通的土、随处可见的水,先做胚胎,再穿华服,经过也是长于土的柴的煅烧,创造出了叫做陶瓷的“生灵”。人们评价好的瓷器叫“温润如玉”,这就是那抔普通的泥土在水深火热中修炼得到而化为玉。这个过程是由人主宰,金木水火土有序参与的一个化腐朽为神奇、化普通为高雅、化意识为物质、化生活为艺术的创造过程。

二是个性之美。在景德镇流传这样一个传说:古代的御窑,同样一款的瓷器一次无论烧制出多少件,但最终只选取其中的一件,其余的都将被砸碎。这虽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但是,纯手工制作的器物极难做出两件完全一样的东西来,这却是事实。有个成语“一模一样”,现在的意思是,两件东西完全一样;而在古代,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做青铜器时,一个模具一个样,没有两件完全相同的。古代瓷器也与青铜器大体相同,比如唐三彩,一般都认为,即使都是三彩马也没有两件完全相同的。这种不同,彰显出了个性的美。有个性更有价值,柴窑瓷器无疑是最推陈出新、最有个性、最具个性魅力的一道独有的风景。

三是意境之美。所谓意境,即文学、美术作品中呈现出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韵味无穷的诗情画意。高档的瓷器也具有意境美,凝视她,其实就是凝视生命,以及由远古而来的迟缓的脚步。通俗讲意境就是所谓的“情景交融”,即在每一件陶瓷器中,“情”与“景”都欣悦和畅、一气流通,景中有情,情中融景。看着一件件璀璨亮丽的瓷器,不知浸透了多少陶艺师傅的心血和汗水,凝聚了多少技艺人员的聪明和才智,同时也启迪着后辈能够传承和发展下去。如果简单梳理一个过程,那么就是一个(或几个)匠人,带着他所处时代的“美学”积淀,将其与器物的功用性相结合,制造出一件“像”与“意”相结合的“物”,如其得到人们的认可,它的美又会对后来者产生影响。将最美的内容用最简单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柴窑器。

四是和谐之美。和谐之美用俗语说就是“耐看”“受端详”,瓷器的平衡之美、力度之美、韵律之美等,都是和谐之美的体现。在鉴定古磁器的时候,经常会说道:“器型缺乏古韵”,或者“器型生硬”等,都是在说器物缺乏和谐之美。古人在制作器物时,特别是在制作精品器物时,会花很长时间反复端详、审视,并不断修改,力求使器物的高低比、饱满度、曲线与直线的结合等达到最协调的状态,达到了就实现了美的创造。一位叫柳宗悦的学人在历史的长河里将对民族的观察与陶瓷的内在韵味作出紧密的连结,对于自己最爱的宋窑,他如此表示“我不曾见过宋窑里有撕裂的二元对立。那里始终是刚柔并济的结合,动与静的交织”,“还有那‘中庸’不二的性质”。“刚柔相济”“动与静”结合也好,“‘中庸’不二”也罢,核心是那些珍贵的宋窑瓷器都被其创作者唤醒了,都有了灵魂,每一个都是一个活生生的生灵!柴窑器一定是和谐之美的集大成者,是形神兼备的艺术珍品。

五是如玉之美。玉文化是中国独有的,《礼记·聘义》:“夫昔者君子比德於玉焉,温润而泽仁也。”孔颖达注释:“温润而泽仁也者,言玉色温和柔润光泽,仁者亦温和润泽,故云仁也。”“君子比德於玉”是玉文化的一个重要命题,代表了古代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玉有“五德”“九德”“十一德”等不同说法,管仲提出的“九德”比较全面、具有代表性。《管子·水池》一书中说:“夫玉之所以贵者,九德出焉。夫玉温润以泽,仁也;邻以理者,知也;坚而不蹙,义也;廉而不刿,行也;鲜而不垢,洁也;折而不挠,勇也;瑕适皆见,精也;茂华光泽,并通而不相陵,容也;叩之,其声清搏彻远,纯而不杀,辞也。”大意是:玉所以贵重,是因为它表现出九种品德。温润而有光泽,代表仁;清澈而有纹理,代表智;坚硬而不弯曲,代表义;清正而不伤人,代表品节;鲜艳而不易垢污,代表纯洁;可折而不可屈,代表勇;玉的瑕疵与优良质地都表现在外面,代表诚实;华美与光泽相互渗透而不相互侵犯,代表宽容;敲击起来,其声音清扬远闻,纯而不乱,代表有条理。“九德”用现代汉语说就是仁厚、智慧、义气、节操、纯洁、勇敢、诚实、宽容、条理,把“君子”的品德具体化了。瓷器制作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玉质感”“如脂如玉”,实际上也在追求器物的“君子感”;或者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是中国特有的“君子”文化特质,让瓷器,特别是高档如柴窑的一批瓷器产生了超过器物的艺术感、价值感。

六是工艺之美。所谓“制作精异”“诸窑之冠”等评价,都反映出柴窑器的工艺之高超,展现出其工艺之美。对这种美的直接描绘就是“四如说”,间接描写就是人们对其的孜孜以求而不得。应该说,无论是如纸薄胎,还是天青釉色;无论是最美的成型,还是满釉烧制,柴窑器都用到了当时最先进的工艺,展现了无与伦比的工艺美。(待续)

(河北承德  刘国臣  初稿完成于2019年6月26日,修改完成于2020年9月18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