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冠心病就一定要从心论治吗?这个误该消除了...

 guo1820 2020-12-14
冠心病就一定要从心论治吗?这个误该消除了。

来了个患者我给他开了个药方:党参、麦冬、五味子、川芎、丹参、甘草、生姜、核桃。

二诊时她的心悸状况明显减轻,就是偶尔会头晕,稍微会有些乏力。

于是更方:太子参、麦冬、五味子、附子、枸杞子、蒸首乌、炒枣仁、菖蒲、煅龙骨、云苓、桔梗、薤白、沉香、细辛、炙甘草、霜桑叶、核桃。

连续治疗2两个月后她的头晕,心悸的症状已经基本消失。共服用70多剂,后来查心电图已经正常,随访一年也未曾复发。

那这副方子对她为何会如此有效呢?

她心前区阵发性疼痛,遇劳发作,历时短暂,伴胸闷、气短、心悸,但是后来她的程度逐步加重,严重的时候伴有大量的出汗。

心前区阵发性刺痛,向左肩臂放射,伴心慌、气短、头晕、耳鸣、腰膝痰软、纳呆、便溏。舌头淡红,苔白腻,脉沉缓结代。

因此我辩证她这是由心、脾、肾三阴亏虚,心脉痹阻所导致的。

中医治病急病治标,缓病治本。因此先给她益气强心,温阳宣痹,活血通经。

肾为本中之本心绞痛属本虚标实之证,气滞血瘀,痰浊寒凝而致心血痹阻,发为心痛为其标实。

心、脾、胃三脏亏虚,气血阴阳失调,为其发病的根本原因,故谓其本虚。

盖肾为水火之宅,内藏真阴, “五脏之阴非此不能滋”,心血靠肾精化生而补充;又内寄元阳,为一身阳气之源,生命活力的根本,故前贤云“五脏之阳,非此不能发”。

肾阳隆盛,则心阳振奋,鼓动有力,血流畅行,脾得温煦,水谷之精微可化为气血,布散周身。

若年老肾衰,肾阳不能蒸腾,或心阳随之而衰,气血变逆,久而气滞血瘀,盈亏血少,脉道不充,血不畅行,皆可发为心痛。

另外中年以后,人体肾气逐渐衰退,冠心病发病亦明显增多。可见,该病的发生与肾虚有着必然的内在关系。

肾虚,乃冠心病心绞痛“本虚”之根本当无疑义。因此方中蒸首乌、山药、枸杞子补肾填精;

当归、白芍补肝养血;麦门冬、五味子酸甘化阴,重用炙甘草益气强心;治疗绞痛之属于肝肾阴虚者。

另针对心肾阳虚症,方用党参、炙甘草益气强心;用山药、山萸肉补肾气;用桂枝、附子振奋心肾之阳;菖蒲、炒枣仁、煅龙骨镇静安神;

沉香理气宣痹止痛。其他各型,即便无明显肾虚症状,亦应针对“肾虚之体” 嘱患者日食核桃数个,取其补肾强体之功,以助生化之源,常可增加疗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