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半夏泻心汤的适用人群与禁忌人群

 ydqjk883 2020-12-14

【药物组成】半夏12g、干姜9g、黄芩9g、黄连3g、人参9g、炙甘草9g、大枣12枚。

【功效主治】具有寒热平调,消痞散结的功效。主治胃气不和之痞证。

【适用人群】

◎用于脾不运湿,湿热中阻,升降失调所致之心下痞,但满而不痛,肠鸣下痢,舌苔腻而微黄,脉弦数等症。

◎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胃炎、肥厚性胃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脱垂症、肾衰竭呕吐症、糖尿病胃轻瘫等病症,辨证属寒热错杂,肠胃不和型者。

【禁忌人群】

◎凡大便难解而痞满者,皆忌用大便难解,包括湿热或血虚津液不足所致之大便干结,燥而难通,或气虚不运,便软但不通畅,都会导致胃腹痞、满、胀,容易误辨为痞证。然其半夏泻心汤方剂是以吐、泻、痞为主症的,方剂中的黄连、黄芩味苦而燥,半夏、干姜性温而燥,皆有耗津伤阴以致便结的副作用,故当切忌使用。

◎凡饮食积滞者,皆不宜使用饮食不节,停滞胃脘者,也有胸脘痞满,肠鸣便稀等见症出现,且食积化热,也可出现苔黄腻、脉数、口苦等热象,极易与半夏泻心汤证相混淆,但若仔细辨别,也见有不同之处,如饮食积滞者,有明显饮食不节的病史,且嗳腐吞酸,胀满拒按等实证表现均很明显,半夏泻心汤证方中人参、大枣、甘草,皆甘温补中,药不相宜,且有助湿增胀之弊,故不宜使用。

◎凡脾虚气滞者,皆不宜使用脾虚气滞证常有胸脘痞闷,肠鸣便溏等症者,在临床表现方面最容易与半夏泻心汤证相混淆,在病因、病机的区别上,前者无热,而后者有热;前者气虚较重,而后者气虚很轻;前者之湿并不明显,后者之湿较为明显;在症状方面,脾虚气滞者,尚有舌苔薄而不腻,脉细弱等症,可作鉴别之用。

【煎服禁忌】

◎宜温服,不可冷服。

◎半夏泻心汤方后注有“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的告诫,这种“去滓重煎“的方法,至少含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浓缩药液,可减轻胃肠负担;二是在“再煎”的过程中,能让方剂中的辛、甘、苦3种药味更能化痞降逆,趋利避害。因此,每次药液不可服用太多。

【日常禁忌】

◎忌食生冷、甜腻食物。

◎禁忌饮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