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注射胰岛素43年,发现这6个因素会影响控制血糖的效果,如何干预早知道

 深山大树 2020-12-15

我患糖尿病46年,已打了43年胰岛素,在长期实践中我体会到打胰岛素有诸多好处,胰岛素能够调节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还有抗炎、抗氧化、抗血管硬化等诸多作用,是其他口服降糖药物不可比拟的,胰岛素是挽救糖尿病患者生命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一直抓住这根稻草不放,今年快79岁了,身体还比较硬朗。

现在有些糖尿病患者虽然打胰岛素,但血糖总是不稳定,问我怎办?现将我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奉献给大家,供参考。

糖友打胰岛素血糖不稳主要有以下这些原因,只要釆取相应的对策就可以解决。1.胰岛素降糖效力下降

对策:妥善保管。

胰岛素是一种生物制剂,对温度有一定的要求,凡是未开启的胰岛素必须放在冰箱的冷藏室保存,不可冷冻。开封的胰岛素放在25摄氏度以下的环境保存,外出或旅游时将胰岛素放冰袋或保温瓶内保管,同时注意及时加冰降温。

2.胰岛素注射剂量不足

对策:排除笔芯内的空气。

每次注射前均需要排气,要将空气排除尽后再调到需要的刻度上进行注射。

3.笔芯内胰岛素没摇匀

对策:对于注射预混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将笔芯的胰岛素摇匀后再注射。

预混胰岛素是由中效和短效/速效两种胰岛素预先混合而成,品种有30、50和70三种,在注射之前患者必须将笔芯里两种胰岛素摇匀,看不见白色的沉淀物,笔芯内胰岛素变成乳白色后再调到需要的刻度上进行注射。

我注射胰岛素43年,发现这6个因素会影响控制血糖的效果,如何干预早知道

4.注射部位硬

对策:经常更换注射部位。

有的患者常在一个部位注射胰岛素,使皮肤硬结,吸收不良。现在市面上注射针头有4-6毫米长,比较短小,身上脂肪比较多的部位,如腹部(肚脐2.5厘米以外的距离)、大腿外侧、手臂外侧,臀部外上侧等,这些部位都可以轮流注射。要一个星期内不在同一部位注射,两次注射点之间间隔1个手指的距离。

这样可以防止皮肤发生硬结,提高皮肤的敏感性。5.注射胰岛素与进食时间不吻合

对策:根据注射胰岛素的种类合理选择餐前注射时间。

如果是人胰岛素需要在餐前30分钟注射,如果是胰岛素类似物,可以在吃饭前注射。

如果胰岛素注射早了尚未吃食物,没有底物,容易发生低血糖;注射时间迟了,吃进去的食物已转化成普通葡萄糖进入了血液,没有起到降糖的作用。

6.胰岛素抵抗

对策: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

胰岛素也像口服降糖药一样,用久了也会产生胰岛素抵抗。我采取的办法有两个:一是更换胰岛素,由中效改为长效,或由人胰岛素改为胰岛素类似物,由国产改为进口。症状改善后再恢复原来的产品。

二是采取联合用药,服用胰岛素增敏剂。我主要服盐酸吡格列酮或二甲双胍肠溶片,这两种药物对老年人肠胃副作用小。

希望我的经验对您有所帮助。

作者:邓焕新

怀化市糖尿病康复协会荣誉会长

中国医师协会《华夏医魂》丛书特邀编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