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硒除了抗癌还有什么其他神奇的作用...

 云天智苑WuMian 2020-12-15
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如果我们每天摄入的硒不足17微克,肝病、癌症、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老年病、慢性病的发病率就会明显的上升趋势。
                                                              ——中国营养研究所所长:葛可佑
硒具有哪些生理功能?

1、抗氧化作用:硒是几种抗氧化酶的必需组成成分,如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它通过消除脂质氢过氧化物,阻断活性氧和自由基的氧化损伤作用。与维生素E、维生素C和β-胡萝卜素协同发挥抗氧化作用。

2、增强免疫功能:适宜的硒水平对于保持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是必须的。缺硒使人体的免疫能力下降。

3、调节甲状腺激素:硒是碘甲腺原氨酸脱碘酶的组成成分,主要通过三个脱碘酶发挥作用,对全身代谢及相关疾病产生影响,如碘缺乏病、克山病、衰老等。

4、排毒和解毒作用:硒可以与体内的汞、铅、镉等重金属结合,而发挥解毒、排毒的作用。


5、抗肿瘤:通过硒蛋白和体内代谢产物发挥其抗肿瘤作用。

6、保护心血管、维护心肌健康:缺硒是导致心肌病、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发的重要因素。补硒有利于减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对抗疾病的能力。
7、促进生长:硒有调节蛋白质的合成的功能。缺硒能引发蛋白质能量缺乏性营养不良,染色体损害等。

8、保护视力器官:缺硒能引发近视、白内障、视网膜病、眼底疾病、老年黄斑变性等疾病。

9、增强生殖功能:缺硒能引发射精受阻,精子活力低下、发生畸形、受胎率降低,子宫炎发病率升高等等症状。硒元素是精浆中过氧化物酶的必需组成成分,当精液中硒含量减低时,这个酶的活性降低,不能抑制精子细胞膜质过氧化反应,造成精子损伤,死精增多,活力下降。


10、硒是肌肉功能的重要成分:缺硒会使骨骼肌萎缩和呈灰白色条纹,发生心肌受损,心肌细胞致密性变化,脂质增多,钙质沉积,导致疾病发生。

参考: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营养科学全书》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硒的每日参考摄入量是多少?


我国不同地区人群硒的摄入状况如何?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域土壤中的硒含量分布不均,同时存在缺硒和富硒地区。中国农业科学院绘制的《中国土壤硒元素含量分布图》表明:我国有72%的国土面积的土壤中属于缺硒。我国有2/3的土壤缺硒,硒含量在0.1mg/kg以下;其中有近1/3的土壤严重缺硒,硒含量在0.02mg/kg以下。这些地区的居民可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硒摄入不足。
在自然界食物链中,硒来源于土壤,土壤中含硒量低是一些地区出现碘缺乏疾病的原因。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疾病与环境因素图集》显示,从东北三省起斜穿至云贵高原,占中国国土面积70%的地区存在一条低硒地带。华北、东北、西北等大中城市都属于缺硒地区,中国二十二个省市约7亿人生活在低硒地区。小麦、大米、玉米等天然食物硒含量较低,缺硒是克山病、地方性心脏病、大骨节病和变形性关节炎的主要高发原因。


中国营养学会为什么将微量元素硒列入每日必需摄入的营养素之一?

1988年,中国营养学会公布:将微量元素硒列入每日必需摄入的15种膳食营养素之一。
硒在人体内无法合成,也没有长期储存硒的器官,要满足人体对硒的需求,就需要每天从外界得到足够量的硒。
硒浓度的平衡对许多器官、组织的生理功能有着重要的保护作用和促进作用。特别是生活在高污染的地区的居民,生活在贫硒地区的居民,需要补充硒。
供给体内的硒大部分集中在生殖器官中,并可与精液一起排出体外。所以,男性更需要补充硒。
成年人每日需要硒60μg。在天然食品中,作为主要粮食作物的小麦、大米、玉米等谷物作物硒含量均低于40μg/kg,国人日常的硒摄入量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量,日硒摄入量只有30-45μg,低于日本、加拿大、美国等国家。而富硒大米、富硒玉米粉、动物内脏、鱼类、海鲜、蘑菇、鸡蛋、大蒜、银杏等含硒元素都比较高,缺硒的人群可以适当增加这方面的食物。
按世界卫生组织要求:人体膳食中每日硒最低需求量60μg。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成年人推荐每日硒摄入量为60μg。


硒摄入不足有哪些干预措施?

针对硒摄入不足或缺乏的问题,可以通过食物多样、食物强化、营养素补充等措施。
食物多样性:每天至少吃12种食物,吃富含硒的食物。经常吃些猪肾、羊肾、羊肝、鸡肝、鸭肝、鹅肝等。
食物强化:通过选择强化硒的食物来达到预防硒摄入不足的情况。
营养素补充:可以选择含硒的营养补充剂。需要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硒的营养状况合理、适量补充。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