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永存正中动脉与腕管综合征

 秋原劲草 2020-12-15

作者:邬志雄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


概念

腕管是一个狭窄且较短的骨性纤维管道,底部是由腕骨构成的凹槽,顶端覆盖腕横韧带,正中神经在腕管中走行,另可见9 条屈肌腱走行。

在胚胎发育期,正中动脉与前臂正中神经伴行,随桡动脉和尺动脉发育,正中动脉逐渐萎缩或消失,正中动脉一直存在时称为永存正中动脉PMA。永存正中动脉可致腕管处正中神经变异,使正中神经在腕管处分成两支,若两支分叉神经共享一个神经外膜,则为低位分叉,若两支神经距离较远,且不在同一神经外膜中则为高位分叉。

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是指正中神经(median nerve,MN)在腕管中受到卡压引起其所支配区域感觉异常与运动障碍的一组综合征。一直以来公认的诊断金标准是神经电生理检查,近年来,超声在腕管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中逐渐凸显了优势。

病例分享

患者刘某,36岁,因“右手麻木三月余”就诊,查体:右侧Tinel征(+),Phalen征(+),行肌电图显示,结果如下:

对患者行正中神经超声扫查发现患者右侧正中神经横截面较左侧明显增大,豌豆骨水平正中神经最大横截面积右侧为 0.15cm2,左侧为0.07 cm2。研究表面豌豆骨水平正中神经横截面积临界值为0.10 cm2 时,其诊断 CTS 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最高,分别为 97.9%、100.0%。

同时发现右侧正中神经中存在血管伴行,考虑永存正中动脉:

对患者进行了超声引导下正中神经水分离,如下视频所示:

在行正中神经水分离时先进行下半部分水分离,再进行上半部分,先将穿刺针进至正中神经下方,边进针边注射液体,然后回退穿刺针,再将穿刺针进至神经上方边进针边注射液体。注意针尖不要损伤正中神经。柯尼卡美能达的SNV蓝光穿刺针增强显影技术可在平面内、外穿刺过程中帮助寻找针尖位置,进一步保证了穿刺的准确性及安全性。

治疗效果:上午做完治疗,到下午患者反馈,手麻症状完全消失。

总结

腕管本身狭窄和腕管内容物体积增加,都可导致正中神经受屈肌支持带压迫,腕管内压力增加,神经外膜和神经束间质可发生水肿,弥漫性水肿引起神经内物质交换障碍和氧气供应减少,进一步刺激结缔组织反应性增生,导致神经膜纤维化增厚。一直以来公认的腕管综合征的诊断金标准是神经电生理检查,近年来,超声在腕管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中逐渐凸显了优势,超声不仅可以提供对CTS的准确诊断,而且可以直接观察腕部解剖结构的异常,可以明确周围神经卡压的部位和程度,提示卡压原因。超声引导下针对性地治疗精准安全,效果立竿见影。本例患者36岁,并不是腕管综合征的好发年龄,肌电图能明确诊断,但超声能进一步发现患者解剖学上的异常,永存正中动脉使正中神经在腕管中的横截面积增大,腕管内容物体积增加,发生腕管综合征的可能性增加。

参考文献:

腕管综合征的超声诊断进展,刘晓月 陈雪琪 吕珂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0年3月第17卷第3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