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么最快地定位解题思路?

 数学博士贼叉 2020-12-15

想知道为什么孩子作业做的好,但是考试就抓瞎么?想知道为什么孩子单元测验考高分,一到大考就歇菜么?

是因为孩子抄作业?还是平时测验作弊到了大考没法作弊所以成绩下降?

——来来来,把你的菜刀先放下,事情并不是你想的那样~请收起你的愤怒吧!

据我观察,像抄作业、作弊这种事情大多数中小学生还是没这胆量的,而且真的抄作业、作弊成性的娃的家长十有八九也不会去关注我的公众号的。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因为每个单元的标题其实就是给孩子的一个极大的提示!

比如我最近上的一个专题是平面几何中里的内容:截长补短。如果看到这个章节的标题你还不知道该怎么在课后作业中找加辅助线的思路,那真的无话可说了。

再比如,手拉手模型专题的课后作业,如果孩子上课认真听了的话,那么肯定上来就是找旋转的全等,如果图上没有直接的全等,那必然就是想办法去构造。

再再比如,韦达定理的应用。你要真的算不到底,起码把两根和两根积用系数表示出来吧?再说了韦达定理和判别式没有必然的关系,加上个delta也是很合情合理吧?

讲道理,数学课每个章节的课后练习或者单元小测的题目差不多都有隐形药水写着:本题的思路请参考本章标题。所以有小机灵的孩子就能充分把握这个重要的解题信息,迅速搞定题目。

孩子日常的数学作业都是配套练习,讲完课之后趁热打铁,解题的思路非常狭窄。单元测验也是一样的问题,几乎不用涉及本章节以外的方法就可以搞定,所以这就是你平时看见的“虚假繁荣”。

但是小聪明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我们需要的还是大智慧,是苦功夫。

到了期中或者期末考试的时候,各种知识点的题目混在一起,而综合题更是把许多知识点杂糅在一个题目里,这种提示就荡然无存了——就像一个走路已经习惯了拐棍的人突然撤去了依靠一般,除了跌倒就只能跌倒了。

对于那些并不依靠章节标题就是靠实打实地掌握基本概念去解题的孩子来说,这种时候就是大显身手的时候。他们往往有着一套属于自己的做题逻辑,能够快速地将题设条件中的文字转化成数学表达式,在碰到困难的时候会转弯。这种能力并不是突然形成的,而是在长期的训练下形成的。

所以每次我讲课的时候,都喜欢把题目按照完全不知道背景出处的情况下进行解析,令人遗憾的是,总是只有少数的孩子能够听的进去——毕竟成绩好的孩子也是少数——只有在没有任何信息提示的条件下去解题,这才是对考试有实战意义的。

等等,贼老师,那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就期末能考的好呢?

那不是。。。别人家的么?

作为家长来说,如果孩子出现了以上所说的现象,建议你不定期把之前的章节中的题目打乱,然后扔给孩子做,甚至可以把上学年的题目扔给孩子做,如果有分辨能力的家长甚至可以直接挑一些难度较大但是涉及知识点不超过孩子当前所学的综合题给孩子测试。题目不用多,三五个就够,孩子是不是真的掌握就一目了然。

所以不要再被孩子的作业和小测验成绩骗了,越是综合性的大考,才越是试金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