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说中华文明的生命力。问阴阳。分先、后天。理五行。

 博闻v强识 2020-12-15

时代背景

近500年来,西方文明一骑绝尘,迅速风靡整个世界,已经形成了一支独秀之势。西方文明的注重严密的逻辑和讲究实证。如今这称为科学。

在科学面前,其它的竞争对手都显得毫无抵抗能力。即便是我中华这一支有着近万年传承的文明,也被科学挤兑得狼狈不堪。从清末到现在,中华文明数次面临被连根拔除的危机。即便是汉字,都有几次三番有人要废除。比如,鲁迅就曾经发文道:

“方块字真是愚民政策的利器……汉字也是中国劳苦大众身上的一个结核,病菌都潜伏在里面,倘不首先除去它,结果只有自己死。”

科学如此犀利,也没能把中华文明彻底淘汰出局。不但没能淘汰,反而,如今的科学的发展越来越接近中华文明描述的理论方向。比如一位心理学大师——荣格(卡尔·荣格(Carl Gustav Jung ,1875—1961))这样说:

“谈到世界人类的唯一智慧宝典,首推中国的《易经》。在科学方面,我们所得的定律,常常是短命的,或被后来的事实所推翻,唯独中国的《易经》亘古常新,相延6000年之久仍然具有价值,而且与最新的原子物理学颇多相同的地方。”

为什么中华文明的生命力如此之强?


西方文明综述

西方文明的腾飞,有三个重要的思想基础。第一个是精确严密的论证。这方面的先驱是亚里士多德和欧几里得。第二个通过实验来检验理论。这方面的先驱是伽利略。第三个是基于微粒的元素学说。这方面的先驱是波义尔。

说说中华文明的生命力。问阴阳。分先、后天。理五行。

有了理论规范、检测手段、前进方向西方文明开始它的腾飞之旅。

伴随着14世纪到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这三个思想工具在欧洲广泛流传。之后这三个思想工具就结出了一系列让人瞠目结舌的果实。

1775年前后,拉瓦锡用定量化学实验阐述了燃烧的氧化学说,开创了定量化学时期。从此化学开始崛起。

1687年7月5日,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三大运动定律面世。从此物理学开始崛起。

从那以后,真理这个科学的代名词开始了它的征服世界之旅。不到300年,整个世界的文明圈,被科学控制。

而科学也在寻求构成世界的最小颗粒的道路上一路狂奔,从细胞到分子、从分子到原子、从原子到夸克。在这狂奔的过程中,一匹黑马——量子,横空出世。科学的那件最华丽的的外衣——真理,被量子一把撕碎。物理学分裂了、因果关系破灭了,逻辑学崩溃了。科学的理论根基荡然无存,前进方向也被夸克死死挡住。各种人瞠目结舌的奇葩理论,层出不穷,就是没有一个能解决问题。


中华文明特征分析

西方文明开始把世界的起源归功于上帝、后来归功于与粒子、如今又归功于大爆炸。三种说法表明看差异极大,实际上换汤、换药、不换病,都没有解决世界的本源问题。与西方文明的的情况不同,中华文明近万年的传承中,从没有为世界的起源困惑过,自始至终中华文明都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气。也难怪荣格说,科学的规律是短命的。其实荣格的范围说小了,不但科学如此,神学也差不多。

中华文明不但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气,而且认为,气在构成万物、构成宇宙、构成宇宙之前都保持着一致的。气聚万物生、气散万物灭。物质也好、精神也罢、时空也好、能量也罢统统都是气。中华文明的这种基于气的本源论,成功的避免了其他文明(包括科学)都无法解决的终极命题——第一因。

气具备阴阳互根的特性,决定了气不需要依赖其他事物便可以独立存在的。

气具备阴阳交互的特性,决定了气可以反复组合,千变万化。

气的阴阳互根互用被中国人形象地概括为太极图。

说说中华文明的生命力。问阴阳。分先、后天。理五行。

上帝创世、微粒、大爆炸等等这些看法都有一个没法触及的区域——时空开辟之前。然而这个领域对应气来讲,和我们吃饭、喝水一样平常没有任何差别。气独立自主、善于变化、不挑剔、包容性强。有了气这个根基,中华文明就成了生命力无比强大的文明。荣格说亘古常新,亘古这个范围还是说小了。气在时空不存的状态下,依旧常新。


何为先天?何为后天?

有时间空间、无时间空间,对气毫无影响。毕竟就连时间空间都是由气构成的。但是,时间空间的有无对人来讲,区别可就大了。为了区分有时间空间、无时间空间,中国人发明了两个重要的概念:先天、后天。时空不存的那种情况称为先天,反之称为后天。

于是,以阴阳为根基的八卦,就分出了先天八卦、后天八卦。

由于先天八卦要在时空都不存在情况下使用,所以,先天八卦只是8个符号。而后天八卦就不同了,不但有符号,还有具体的意义。而且后天八卦意义非常多,之所以多,是因为后天的环境非常多,不同的问题领域,后天八卦就被赋予不同的意义。后天八卦的这一特性,与现代的数学公式非常像。八卦符号就好比是公式中的abcd,到了具体的应用行业,这些abcd等就会变成利率、边长、速度、等等。

说说中华文明的生命力。问阴阳。分先、后天。理五行。

五行是推演系统,不是物质。

西方文明能够迅速崛起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演绎法功不可没。有了逻辑,像白马非马之类的诡辩变得无处容身。有了逻辑,理论推导成为了可能。所以,如今的科学体系内,到处都是因为……所以这种结构。因为……所以虽然强悍,但也有一个固有的缺陷——需要第一因却归不出第一因。

当逻辑遇上气,当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阴阳二气。逻辑就显得无能为力了。首先,气不需要第一因,其次,气周行而不殆,最后,气千变万化。在气的这三个特性面前,逻辑是不行了。

为了能够在气的基础上进行推导,中国人发明了比因果关系复杂的五行关系。五行是一套推导规范,金木水火土和因为所以本质上是一样的。有了五行,基于气的理论推导也就有了规范。

说说中华文明的生命力。问阴阳。分先、后天。理五行。

经常看到有人把五行说成五种物质,还在那里以唯物主义者的身份沾沾自喜。岂不知,人家西方的唯物,唯物的是粒子。基于粒子使用因果关系,得心应手。用五行生套人家的粒子,只能是五行不定,输的干干净净。

更何况,我们中华文明有自己的不改、不贷的物质观,阴阳。把五行说成物质,阴阳该怎么办?难道要阴阳消极怠工片刻,让五行加个班?

据说量子,也和阴阳差不多,就是不给逻辑面子,就是不让因果关系驯化。既然因果关系不行,五行关系倒是可以接手这个工作。五行关系连阴阳都能驯化,区区量子,不在话下。


干支是对五行的扩容

为了推演过程能够方便地扩容,古人在五行的基础上构建了干支系统。10个天干、12个地支各配五行。经过干支的扩展后,一轮就可以包含60个推演环节了。60个环节已经是非常庞大的推演系统了。现代整个数学体系也没有60级深因果关系嵌套吧,而且还是内嵌了小循环的嵌套。如果有人敢用因果关系来梳理60甲子之间的相互关系,估计,等他梳理清楚,5百个博士都毕业了。


为什么中国在近代落后了?

说起这个问题来,那正是满眼辛酸泪。本来中华文明成熟后是一路领先的,即便是 “圆周率”这点小事,我们中国也在南北朝就精算到小数第七位。这个成绩领先世界1100多年。

不幸的是,从秦汉之后,中国开始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运动。起初这运动影响还不大,到了宋朝,出了个“半部论语安天下”的开国宰相,出了个靠摘果子上位的开国皇帝。此二人一唱一和就真的把百家给罢黜了。罢黜百家后,还搞出了一套反人类的三纲五常,把中国社会一下搞成了一潭死水。

更让人揪心、揪心的疼是,三纲五常的理论基础,居然是《易经》。

本来,《易》是一本技术书。后来,儒家加了许多私货,打包成了《易经》。不得不佩服儒家的春秋笔法,硬生生的把尊卑贵贱通过《易经》说成是天经地义。

到了宋代,这个大坑发威,终于让全国人民跳了进去,争先恐后地顺应儒家提倡的天经地义,家家户户要把自己的女儿搞残废(缠足)。

被缠足以后,中国人就跑不动了。本来领先的大好形势就慢慢变成了一个落后的局面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