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筋脉挛急,手臂颤动,藜芦甘草汤

 北京润雨 2020-12-16

学好用活藜芦甘草汤
王付  河南中医药大学
【方歌】  藜芦甘草治风痰,化痰熄风和筋脉,
                 手指臂肿颤挛急,口眼斜皆能瘥。
【组成】  藜芦一两(3g)  甘草二两(6g)
【学用基本功】 
1.解读方药
1.1诠释用药要点:方中藜芦荡涤顽痰,息风止痉,甘草益气缓急。
1.2剖析方药配伍:藜芦与甘草,属于相反相使配伍,相反者,藜芦泻实涤痰,甘草益气和中;相使者,藜芦使甘草益气祛痰,甘草使藜芦息风涤痰。
1.3权衡用量比例:藜芦与甘草用量比例是1∶2,提示药效涤痰与益气之间的用量调配关系,以治风痰。
2.经典导读
病人常以手指臂肿动,此人身体瞤瞤者,藜芦甘草汤主之。(第十九2)
3.应用指征
     本方以涤痰息风为主,主治风痰证,常见症状表现有,手指臂肿动,身体瞤瞤,肌肉僵硬。
4.运用须知
关注方药煎煮与服用方法,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五合,分二服,温服之。”
5.方证辨病
5.1 帕金森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儿童抽动症等,临床表现以筋脉挛急,颤动,舌质淡红,苔薄为用方辨治要点。
5.2 硬皮病,肌肉风湿等,临床表现以皮肤僵硬,筋脉拘紧,舌质淡红,苔薄为用方辨治要点。

     谢某,男,65岁,郑州人。有6年帕金森病病史,近因手颤加重前来诊治。刻诊:手指震颤,肌张力增高,倦怠乏力,肢体活动迟缓,姿势步态异常,精神抑郁,时有幻觉,舌质淡红,苔白厚腻,脉沉弱。辨为风痰夹气虚证,治当涤痰息风,补益中气,给予藜芦甘草汤与四逆加人参汤合方加味,藜芦6g,红参10g,生附子5g,干姜5g,白芍30g,茯苓10g,细辛10g,赤芍30g,炙甘草12g。6剂,每天1剂,水煎服,每日分3服。二诊:未再出现幻觉,以前方6剂。三诊:手指颤动略有好转,以前方6剂。四诊:肌张力增高略有缓和,以前方6剂。五诊:手指颤动又有好转,以前方6剂。六诊:肢体活动较前灵活,以前方6剂。七诊:诸证基本缓解,又以前方70余剂,病情稳定。之后,以前方变汤剂为散剂,每次5g,每日分3服,坚持治疗。随访1年,一切尚好。

      用方提示:根据手指颤动辨为风,再根据肌张力增高辨为痰扰,因肢体活动迟缓辨为风痰扰筋,又因倦怠乏力辨为气虚,以此辨为风痰夹气虚证。方以藜芦甘草汤涤痰息风;以四逆加人参汤温阳益气,加白芍、赤芍敛阴活血缓急,细辛温阳通经。方药相互为用,以奏其效。



倪海厦 金匮要略
病人常以手指臂肿动,此人身体缈缈者,藜芦甘草汤主之。
藜芦甘草汤方:未见
      病人常以手指臂啊肿动,此人身体润润者,藜芦甘草汤主之,哦,为什么这样?就是抖啊,一般来说抖右手,哦,抖右手很多,那平常这个人就是手就这个样子,常常会这样子,然后你跟他说不要抖,他就停下不动,然后他......过一下他忘掉了,他又开始抖,哦,那如果是Parkinson(帕金森症),那是你叫他不要抖,他还是照抖,这个呢你叫他不要抖,他一专心的时候就不抖了,他一不专心的时候就开始抖。

       啊,为什么是用这个藜芦甘草汤?这个药也不见了,哦,这个病因呢,是......痰,哦,痰饮造成的。那你们说,哦,老师痰饮我们前面有很多药啊,半夏,天南星,神农本草经里面的天南星,我们的甘遂,哦,这个......还有这个像去痰的常山,常山苗,对不对?哦,还有这个杏仁也可以去痰呐,所以相当多的去痰的药,皂荚, 那老师......不......怎么不用?一定要用这个 藜芦?有原因的,哦,因为只有这个药能够清除血脉,神经里的痰,也就是说,这个人痰......痰饮是在经络上面,在经络里面呢你用别的药进去清,清不出来,哦,必须要这个药,哦,这个药,也就是 藜芦 甘草 两味药而已,那一般我们遇到只要遇到两味药的,藜芦呢都是甘草的两倍,大黄也是甘草的两倍,桂枝也是甘草的两倍,半夏诸如此类的都是甘草两味,那这个药就没有了,其实就是两味药,哦,那这种病人有没有呢,有,以后你们一看到,你要知道他是不是Parkinson很简单,病人在你面前抖啊,你说停不要抖,他就不抖了,这就是,哦......,藜芦甘草汤症。那如果你叫他不要抖了,他还是抖,那就不是这个处方,然后你就问他,你看他手在那边抖,诶,先生请问你,你走路的时候是不是停不住车是直接冲到人家家里面摔倒?诶,你这个医生很厉害耶,你唉噻?对不对?哦,就是 藜芦甘草汤。

         那这个症呢出现在这个人啊有个性,惧......啊,心里面很害怕,怕死,看到别人死了自己很紧张,紧张以后慢慢慢慢日积月累以后呢这个痰饮就跑,痰饮呢进跑到血脉神经里面去,所以如果回头看这个人就是惧,哦,怕死。这不晓得有什么好怕死的,大家都会死,对不对?有什么好怕死,他就会惧,到头来就是这样子。那如果说他从60岁就怕死,到了90岁还没有死,那很痛苦啊,等于他就抖了30年啊,吃饭拿那个筷子也飞啊,那个那个匙子也到处飞啊......拿个汤匙就飞走,哦,就是这样子,哦,所以要把这个药找出来,但这个药可以把这个病治好,但是没有办法把这个惧去掉,哦,经方里面呢,唯一一个能够能够壮胆气的药,是 细辛,我找了半天只有 细辛,其他都没有,
       哦,这个我可以把它找出来,哦,按照本草经的定义,它长得很像葱,然后上面有个白花,然后......从那个......这个药生了很多的毛......白毛。过去呢,有这个临床的案例,就是,饥荒的时候,中国大陆以前很多饥荒,哦,那饥荒的时候他们没有饭吃啊,没有东西吃,就把这个拿来吃,他看到路边有这个就采来吃,采来吃以后,吃完以后......哇......吐很多的痰呐,哦,他不晓得这是什么东西,吐完痰以后哇身体非常好,精神非常的神清气爽,那原来这个老太太就会抖,从此就没有抖了,这个药就出来了,哦,就是当年有这个案例。













藜芦甘草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藜芦6~10g 甘草10—15g     。水煎服,日一次。
(功效)涌吐导痰。
(主治)风痰在膈,手指臂部关节肿胀,且伴有震颤,全身肌肉牵动。
(临证加减]
1.藜芦治疗疟疾:取天日藜芦3根(1寸长),插入1个鸡蛋内烧熟,去药吃蛋。于发作前1一2小时服。忌鱼腥;孕妇及溃疡病患者忌服。[中药大辞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J
2。藜芦黄连素治疗骨折:将黑藜芦根须洗净,晒干研粉,加等量黄连素制成含量lOmg之片剂内服。成人每次30mg,每日3次,用凉开水送服。用药时间依据临床愈合情况而定,一般为2—4周.同时,按常规予以复位及固定。结果提示,本药能促进骨折愈合,缩短治愈时间,尤以股骨干骨折最为突出,平均愈合日期为37天。但愈合时间的长短与骨折类型及手法复位技术有明显关系。据认为,应用藜芦治疗,需在骨折两端血运良好的条件下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服药后多数患者脉搏加快,全身和局部有发热感。发现在肝功正常情况下血清碱性磷酸酶均有增高。[中药大辞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3.大藜芦末半钱,温盖水调下,以吐为度。治久疟不能饮食,胸中郁郁如吐不能吐者,宜吐则已,名藜芦散。
(临床应用) (1)治风痫:张子和云:一妇病痛。自六七岁因惊风得之。后每三二年间一二作,至五七年五七作。逮三十岁至四十岁,则日作,甚至一日十余作。遂昏痴健忘,求死而已。值岁大饥,采百草而食。于水滨见草若葱状,采归煮熟食之,至五更忽觉心中不安,吐痰如胶,连日不止约一二斗,汗出如洗,甚昏困。三日后遂轻健。病去食进百脉皆和,以所食葱访之,乃憨葱苗也。即本草藜芦是也。
(2)治中风昏迷:我朝荆和王妃刘氏,年七十,病中风不省人事,牙关紧闭,群医束手。先考太医史目月池翁诊视,药不能人,自午至子,不获已,打去一齿,浓煎藜芦汤灌之,少顷噫气一声,遂吐痰而苏,调理而安。


藜芦的功效与作用
1、保护神经
藜芦对人类的神经系统有明显保护作用,它含有丰富的生物碱这种物质可以直接作用于人类的神经,能提供神经功能,防止神经功能障碍,更能营养神经元,它对人类高发的脑梗以及心肌缺血,还有神经衰弱,都有一定预防作用。
2、杀虫灭蚊
藜芦是一种药性特别强的中药材,它的提取物和浸泡以后得到的药液,对蚊虫苍蝇以及跳蚤等害虫,都有明显毒杀作用,在夏天蚊虫肆虐的时候,可以适量使用藜芦,能尽快把蚊虫驱除,能减少它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止咳化痰
止咳化痰也是藜芦的重要功效之一,它含有大量黄酮类化合物,它们都是天然药用成分,既能消除人体内炎症,又能扩张气管,能加快身体里痰液排出,可以让人们咳嗽痰多的症状尽快缓解,另外这些黄酮类化合物还能预防高血压和高血脂,更能延缓人体衰老症状发生。
4、抗病毒
藜芦中还含有一些二肽类化合物,这是一种天然的抗病毒成分,这种物质进入人体以后,与人体内的荷尔蒙和酵素,之间会发生明显反应,会产生一些能提高人体免疫力的重要成分,而且能抑制人体内病毒和细菌的活性,能减少这些细菌与病毒对人体的伤害。
藜芦的禁忌
藜芦药用价值虽高,但它带有一定的毒性,在服用时也有一定的禁忌,不能过量服用就是它最大的禁忌,人们单次服用量超过五克【5克】就会出现中毒,会导致人体出现恶心,呕吐和腹痛等多种不良症状。另外那些处于孕期的女性和体虚气弱的人群还禁忌服用藜芦,它药性特别强,这些人群服用以后会加身体负担,对身体健康不利。



藜芦
【别名】黑藜芦、山葱、大叶藜芦、棕包头、人头发、七厘丹
【来源】百合科藜芦属植物藜芦Veratrum nigrum L.,以根部或带根全草入药。5~6月末抽花茎前采挖根部,除去地上部分,洗净晒干。
【性味】辛、苦,寒。有毒。
【功能主治】祛痰,催吐,杀虫。用于中风痰壅,癫痫,疟疾,骨折;外用治疥癣,灭蝇蛆。
早泄 小阴经 阳痿 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0.5~1钱;外用适量,研末敷患处。
【注意】内服宜慎,孕妇忌服。不宜与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同用。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脑出血
是由于脑血管破裂后引起的疾病,可以压迫脑组织,导致大脑功能破坏,引起肢体的运动,感觉等功能障碍,与出血的部位和数量多少有关 脑出血 和 脑溢血 是一种疾病的两种不同说法,实际上是一回事,脑出血才会造成
脑淤血,不专业的人把脑出血和脑淤血认为是一回事。
脑出血和脑溢血应该是一个概念。一般脑出血大部分是由高血压造成的,除了外伤的原因,所以只要保持正常的生命体征稳定,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不要有高血糖,高血脂的症状,一般脑出血,脑溢血的可能性是非常非常小的。除非有脑血管畸形的现象。
 (1)脑出血病人多有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病史,而脑梗塞病人多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心脏病史。(2)脑出血多在情绪激动或用力的情况下发病,脑梗塞多在安静休息时发病。(3)脑出血发病急、进展快,常在数小时内达高峰,发病前多无先兆。而脑梗塞进展缓慢,常在1~2天后逐渐加重,发病前常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
补阳还五丸;紫金丹。



  • 震颤

    (医学名词)

震颤,一般两种含义,一是颤动,也指一种疾病名,是一种节律性、交替性摆动动作,由肌肉收缩与松弛的重复性型式所造成;二是震动,如枪炮轰鸣,震颤大地。

  • 中文名

  • 震颤

  • 外文名

  • tremor


医学名词

静止性震颤:震颤于静止时发生,如“搓丸样”。见于帕金森氏病(Parkinson)

意向性震颤:在动作时发生,愈近目的愈明显,见于小脑病变,及特发性震颤又称家族性、遗传性良性震颤。

扑翼样震颤:见于肝昏迷早期、慢性肝病。

老年性震颤:表现为点头或摇头,无肌张力增高。

震颤

震颤(tremor)的分类可根据其频率(3~5Hz为慢震颤;6~12Hz为快震颤),幅度,节律,分布以及发生的时间---在静止时出现的称静止性震颤,在肌肉活动时出现的震颤还可区分支持性(位置性)震颤和意向性震颤.

震颤,在西医学领域中被作为诊断学的一个具有诊断意义的名称。震颤是用手触及的微细的震动感,其感觉类似猫的颈部或前胸部所触及的震动感,故又称为“猫喘”。

病因学

震颤种类

生理性震颤 在某些情况下,大多数正常人在两上肢向前平伸时,手部会出现细微的快速震颤.生理性震颤的强化可见于焦虑,紧张,疲劳,代谢紊乱(例如,酒精的戒断,甲状腺毒症),或某些药物的应用(例如,咖啡因及其他磷酸二酯酶抑制剂,β-肾上腺素能激动剂,肾上腺皮质激素).

原发性(良性遗传性)震颤 一种细微至粗大的慢震颤,通常影响手,头及声带.在50%病例中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因素.震颤可为单侧性.震颤在静止时很轻微或不发生,当病人执行精巧动作时能引发震颤,在上述可使生理性震颤强化的任何因素影响下原发性震颤也会增强.随着年龄的增长,原发性震颤的发病也增多,偶尔被错误地称为老年性震颤.

帕金森病静止性震颤

小脑疾病的震颤 意向性震颤(如见于多发性硬化与其他小脑传出障碍疾病)出现在运动的肢体接近目标的时候.支持性(位置性)震颤是肢体近端一种粗大的转动性震颤,在病人试图维持某一固定的姿势或负重时最为显著.摇晃(titubation)是头部与躯体粗大的震颤,也是一种支持性震颤,在维持直立姿势时明显,平卧后消失.扑翼样震颤见于肝性脑病与其他代谢性脑病病例,当病人向前平伸双手时会出现一种粗大,缓慢,非节律性动作.应用肌电图记录可观察到当病人试图保持固定姿势时,在抗地心引力的肌肉中出现间歇性的肌电静止,造成扑翼样震颤;因此它并不是真正的震颤,而是一种肌阵挛现象,一种阴性的肌阵挛.

在Wilson病(肝豆状核变性---参见第4节)中可以发生意向性震颤和静止性震颤.最为特征性的是肢体远端的节律性拍击或肢体近端的扑翼样动作.

主要表现特点

(1)震颤部位:通常从某一侧上肢远端开始,以拇指、食指及中指为主,表现为手指象在搓丸子或数钞票一样的运动。然后逐渐扩展到同侧下肢和对侧肢体,晚期可波及下颌、唇、舌和头部。在发病早期,患者并不太在意震颤,往往是手指或肢体处于某一特殊体位的时候出现,当变换一下姿势时消失。以后发展为仅于肢体静止时出现,例如在看电视时或者和别人谈话时,肢体突然出现不自主的颤抖,变换位置或运动时颤抖减轻或停止,所以称为静止性震颤,这是帕金森病震颤的最主要的特征。有时下肢亦较明显或其它部位的震颤比较突出。部分病人震颤出现较晚,以强直为主,常被误诊为偏瘫。

(2) 震颤频率:帕金森病的震颤频率多为4-8次/秒,一般要比单纯性震颤稍慢些,幅度稍大,而比动作性震颤的频率快,幅度略小。这个特征也可以帮助我们区别其它的疾病,如因舞蹈病、小脑疾患、还有甲状腺机能亢进等引起的疾病。

(3) 震颤具有波动性:即有时明显,有时则有减轻或消失。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及始动时震颤明显,随意运动时减轻,人睡后消失。

(4) 震颤对运动的影响:在震颤较轻时,可以不影响运动功能,或者生活可以自理;随着病情的进展,震颤可以影响部分运动功能。如写字越来越困难甚至不能写字,生活不能自理。

(5) 震颤伴随的体征:震颤伴肌张力增高,多见于帕金森病,于检查时可发现“齿轮样”强直,在头颈伸屈及肘、腕关节被动活动时容易发现。这种静止性震颤不伴共济失调,腱反射可以没有明显变化,也不伴病理反射感觉障碍

治疗

对强化的生理性震颤的治疗取决于其原因.甲状腺毒症酒精戒断伴发的生理性震颤的强化,在基本病因得到治疗后会缓解.对慢性焦虑状态伴发的震颤,可谨慎使用口服的苯二氮类药物,每日3~4次(例如地西泮2~10mg,劳拉西泮1~2.5mg,或奥沙西泮10~30mg).但要避免对这类药物产生依赖性.心得安20~80mg口服,每日4次,往往能有效地控制良性原发性震颤,以及由于药物与急性焦虑状态(如新演员首次登台前的"怯场")所引起的强化的生理性震颤.扑痫酮50~250mg口服每日3次,可能在心得安疗效不佳或不能为病人耐受的情况下试用.对某些生理性震颤的病例,少量酒精很有效.对门-体性脑病的治疗参见第38节.对小脑性震颤无有效治疗药物;理疗和体疗措施(例如,使患肢承受重量,或教病人学会在肢体活动时注意支撑肢体的近端)有时有用.

家庭护理

震颤麻痹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有诸多不便,需要家人给予更多的关怀和照顾。患者家属需要做好如下四项护理:

1、衣着:选择容易穿脱的拉链衣服及开襟在前、不必套头的衣服。拉链与纽扣可用尼龙粘链代替。尽量穿不用系鞋带的鞋子,不要用橡胶或生胶底的鞋子,因为鞋子着地时,可能会使患者向前倾倒。

2、洗浴:在浴盆内或淋浴池板上铺上一层止滑的东西如橡胶垫,并可在浴盆内放置一把矮凳,以便让患者坐着淋浴。长握把的海绵、洗浴用的手套等有助于患者洗浴。刮胡子使用电动刮须刀,使用纸杯或塑料杯刷牙。

3、进餐:因为患者肌肉不协调,不要催患者快吃快喝。喝冷饮可选用有弹性的塑料吸管,喝热饮用有宽把手、且质轻的杯子。在患者的碗成盘子下放一块橡皮垫以防滑动。鼓励患者增加身体活动,饮足够的水,在每天饮食中增加纤维性物质如蔬菜等,必要时或迫不得已时才用通便药物。

4、预防感染:由于本病患者容易患支气管炎或肺炎,因此,在出现咳嗽或发烧时要马上处理,免得严重感染随之而至。



震颤麻痹/中医辨证

【概述】
    震颤麻痹又称为帕金森病,是发生于中年以上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症状特征有进行性运动徐缓、肌肉强直及震颤等。主要病变在于脑内黑质和黑质纹状体通路的变性,多巴胺合成减少。引起震颤的病因有脑动脉硬化、颅脑外伤、脑炎、一氧化碳、二硫化碳、锰、汞、氰化物以及某些药物中毒等。
    本病大多于50岁后发病,男性多于女性,起病缓慢,病程可达数十年。震颤麻痹属中医的“震颤”、“振掉”、“肝风”等范畴。 

    【病因病理】
    本病多国肝肾亏虚,气血不足所致。一般说来,中老年人肾阴自亏,水不涵木,肝阳易亢,肌肉筋脉失于儒养,遂致肌肉强直不用,筋脉拘急强直;阳亢者易化肝风,则导致肢体末端震颤不已;或中年之后,气血不足,气血精微不得敷布全身,营养肌肉筋脉,则有震颤,肌肉强直。 

    【诊断要点】
    1.起病缓慢,逐渐进展,以进行性运动徐缓、肌肉强直、震颤及姿势反射丧失为主症。
    2.运动减少,初见于手指,病情发展,延及同侧下肢,对侧上下肢,可有“搓丸样动作”、“面具脸”、“写字过小症”、“慌张步态”以及说话缓慢、语音单调,严重病人可发生吞咽困难。
    3.可出现头前倾、背怄曲,四肢轻度屈曲和内收等特殊姿态。 

    【辩证分型】
    1.阴虚风动症状:眩晕耳鸣,头摇,两上肢抖动不已,不能持物,肌肉拆动,烦躁易怒,夜寐不安,肢体筋脉拘急,表情极滞,不露笑容,面色少华。舌红,苔薄,脉弦数或细数。
    证候分析:肝肾阴虚,则见眩晕耳鸣;阴虚阳亢,阳亢化风,故头摇、两上肢抖动不已、不能持物、肌肉拆动;阴虚阳亢,化火扰动心神,则有烦躁易怒、夜寐不安;肝肾不足,肌肉筋脉失于濡养,则肢体筋脉拘急、表情板滞、不露笑容,面色少华。舌红、苔薄、脉弦数或细数是为肝肾不足之象。
    2.血虚风动症状:乏力神疲,腰膝酸软,自汗短气,头晕目眩,四肢抖颤搐搦,头摇不已,或肢体僵硬,步履蹒跚,行步不能自控,容易跌倒。舌胖边有齿印,质淡红、脉虚细。
    证候分析:元气亏虚,故乏力神疲、腰膝酸软;
    肺卫气虚,则自汗短气;血虚,故头晕目眩汽血两亏,虚风内动,故四肢抖颤搐搦、头摇不已;气血两亏,肌肉筋脉失于儒养,则肢体僵硬、步履蹒跚、行步不能自控廖易跌倒;舌胖边有齿印质淡红、脉虚细是为气血亏虚之象。 

    【分型治疗】
    1.阴虚风动治则:滋肝补肾,潜阳熄风。
    方药:杞菊地黄汤合镇肝熄风汤加减。
    枸杞子9克熟地12克山茱萸9克麦冬9克白芍30克玄参12克龟版12克天麻12克钩藤15克生龙骨30克生石决明30克菊花9克丹皮9克牛膝15克茯苓12克甘草6克随症加减:震颤甚者,加全蝎6克、蜈蚣3条,以平肝熄风;耳呜者,加石菖蒲12克、灵磁石30克,以开耳窍;烦躁易怒者,加黄芩、栀子各9克,以清热;夜寐不安者,加夜交藤30克、酸枣仁9克,以安神;面色少华者,加当归12克,以养血。
    2.血虚风动治则:调养气血,补虚熄风。
    方药:八珍汤合大定风珠加减。
    党参12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生地12克熟地12克当归9克白芍9克川芎9克大枣15克五味子9克麦冬15克龟版30克鳖甲30克阿胶9克天麻9克生牡蛎30克甘草6克随症加减:乏力神疲甚者,加黄芪30克、黄精9克,以补气;腰膝酸软者,加杜仲9克、桑寄生9克、牛膝9克、枸杞子12克,以补肾;头晕目眩者,加钩藤12克,以平肝;四肢抖颤搐溺,头摇不已甚者,加全蝎6克、蜈蚣3条,以平肝熄风。 

    【中成药】
    1.全天麻胶囊  每次4粒,每日3次。
    2.蝎蜈片  每次4片,每日3次。
    3.八珍九  每次10粒,每日3次。 

    【简便方】
    1.天麻60克、全蝎15克、蜈蚣15克,研为细末,每次4.5克,每日2次,清茶调服。

    2.黄芪6克、人参3克、枸杞子3克、菊花3克,泡茶常饮。 

    【其它疗法】
    头针:取穴运动区、舞蹈震颤控制区等,一侧病变时取对侧,双侧有病时取双侧,留针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体针法:取穴肝俞、肾俞、大椎、列缺、阳陵泉。
    风池、百会、合谷、太冲等,平计,泻法,留针3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
    食疗法:
    (1)甲鱼1只、枸杞子15克、天麻6克、陈皮6克,加水炖烂,分顿食,每月2次。
    (2)人参3克、黄芪9克、枸杞子9克、天麻6克,纱布包后,加水烧开,小火焖20分钟,去纱布包,在药汁中加人适量粳米,共煮成粥,分顿食,每日2次。
    (3)母鸡1只,将人参3克、黄芪9克、当归6克、山药15克放火鸡腹内,缝好,加水、葱、姜以及调料等,小火炖烂,打开鸡腹,去药,吃鸡喝汤,常服。 

    【注意事项】
    1.尽可能多地进行体力活动、继续工作、培养业余爱好。可请体疗师训练病人能更好地从事行走、进食等日常活动。重病人外出应有人陪同,以免行动不便,发生意外。
    2.饮食要注意营养丰富,软而易于消化;有吞咽困难者可给予半流质或流质,如牛奶、鸡汤等。
    3.药物治疗可在一定时间内缓解症状,但不能从根本上阻止本病的自然进展;如出现吞咽困难、痴呆等严重病情,则预后不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