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珠海茶业:给我一个支点,我能让世界为之震撼

 响品有约 2020-12-16

给眼睛一点闲暇,

用耳朵感受小约的茶趣。

“崖山之后再无中国!”面对南宋朝廷千万万将士齐下泪,亿万万百姓泪沾襟,文天祥在“零丁洋里叹零丁”。随着时光的流逝,“零丁洋”里除了流传着的文天祥的爱国佳话,“零丁洋”上更是建起了连通三地的港珠澳跨海大桥,令世界为之震撼……

曾经交通闭塞,商路受阻,没有路的珠海,硬是生生杀出了一条血路。

没有桥的珠海,凭借一己之力,建起了一座举世无双的跨海大桥。没有“支点”的珠海,靠自己创造“支点”,将天堑变成通途,用一个“支点”,再到线到面,连接起各方网络,构建起了“立体化”的商业模式。

珠海茶业也是如此。借助“支点”——了不起的“港珠澳大桥”,在小小的大湾区里绽放出璀璨光芒。

这一小小的“支点”,离不开一代代珠海人的不懈努力。从最初被外国人耻笑的“空想”,到不顾一切的“敢想”,到最后的“圆梦”,一代代珠海人不断攀上前人的肩膀看世界,敏锐洞察世界发展走向。

珠海的茶业之路,早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就由被冠以“中国近代茶王”的珠海人徐润打通。作为珠海人,徐润不忘反哺家乡,将珠海打造成了“海上茶叶之路”的起点,再通过澳门,将茶叶出口到了世界各国。

作为茶叶中转中枢,珠海人抓住这个优势,在前辈的基础上,建立了珠海茶城。在茶城里,市场化、规模化的茶铺多达上百家。

珠海的茶业发展以“汇聚中国好茶”为出发点,以“传播茶文化”为落脚点,成了爱茶好茶懂茶人士汇聚的“自由天堂”。在这里,全国各地的好茶、各式茶具、各种茶包装、稀罕的茶手工制品等,应有尽有,一站式服务,让人逛得“过瘾”,绝不会空手回家。

珠海茶叶除了给当地带来巨大的商业利润,还为珠海打造了一张漂亮又抢眼的ID名片。同为经济特区,厦门年年中秋“博饼”,珠海则年年中秋“博茶”。

借助“中秋”这一传统节日,珠海吸引着人们参加关于茶叶的专业讲座,传播茶文化,为一代又一代人打上了茶文化的烙印。珠海也因“中秋博茶节”而闻名于世,吸引和汇聚了来自五湖四海的茶友茶客,一同谈茶、品茶、博茶、论茶。

没有“支点”算什么?珠海创造的“支点”,化劣为优、扬长避短,从“海上茶叶之路”到“路上的茶叶之路”的开拓,从“本土茶文化”的传承创新再到“外国茶文化”的交流学习,珠海始终以一个“学习者”的姿态,不断找寻着属于自己的“支点”,在茶业发展与茶文化传播的路上,永不止步,一路向前……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