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窦大夫祠——晋国大夫的千年神祠

 昵称62197162 2020-12-16

  窦大夫祠又称英济祠、烈石神祠,位于太原市西北20公里的上兰村,在汾河东岸;北靠二龙山,西傍烈石寒泉,东临赵戴文祠,是祀奉春秋时晋国大夫窦犨(chōu)的祠庙。

  窦犨,字鸣犊,封地在今太原,曾于狼孟(今阳曲黄寨)开渠兴利,因而得到后人的纪念。史载,孔子应赵简子之召而往赵国,走到黄河边上,听闻这位窦大夫被赵简子所杀,于是驱车耳返。他仰天叹道:“丘之不济此,命也夫!”子贡问为什么?孔子说了那几句非常有名的话:“刳胎杀夭则麒麟不至郊,竭泽涸鱼则蛟龙不合阴阳,覆巢毁邹则凤凰不翔。君子讳伤其类也。夫鸟兽之于不义也,尚知避之,何况乎丘哉。”(《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认为赵简子不义。

  窦大夫祠,就是为了纪念这位窦犨而建。祠内献殿的柱子上挂着一副清乾隆年间凤台令沈荣昌所拟的对联:太行山巅孔圣为谁留辙迹,烈石山下晋贤遗泽及苍生——上联中所指的就是这个故事。1959年郭沫若参观窦大夫祠时,曾题词一首,其中头两句“孔子回车处,驱车我却来”,也同出一典。

  到了宋代,宋神宗曾将窦犨封为英济侯,所以窦大夫祠也被称为英济祠。

  窦大夫祠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呈带状依山而建,北依烈石山,西南傍汾河,占地面积4428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布列有乐楼、南殿(山门殿)、献殿、大殿,大殿两侧建有耳房、配殿,南殿两侧建钟、鼓二楼。祠外西北部为旧晋阳八景之一的烈石寒泉遗址,东部为保宁寺、观音阁和赵公馆等建筑。

  现存建筑中山门、献殿、大殿等均是元至正三年(1343年)重建,局部尚保留有宋、金时代的建筑风格。

  山门殿两侧内墙各有琉璃团龙两个,为元代原作。殿内原塑有红白两匹骏马,传为二郎神坐骑。门殿两边是钟鼓楼,西边钟楼无甚特别,而东边鼓楼却以石柱支撑,号“鼓楼石柱”;鼓楼下的窑洞,曾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傅山先生研读经史的书斋,他在明崇祯十至十五年间居读于此,室前有老杏树一株,其状若虹,故名“虹巢”。

  献殿是陈设祭品的享堂,建筑风格很具特色,可以说是窦大夫祠内最值得一看的地方。它是单檐歇山顶,亭顶由四根粗壮的柱子撑起,亭的造型飞檐翘角,有如大鹏展翅,十分雄伟。尤其是它的八卦天花藻井,层层叠叠的斗拱组成天上宫殿般的木阵,排列疏朗,造型精巧,可谓巧夺天工。

  大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架椽,单檐厦两头造,建筑面积303.38平方米,殿内供奉窦犨塑像。檐下斗拱五铺作,柱头略有卷杀,明间辟板门,次、稍间置破子棂窗;正中供窦大夫坐像一尊,美髯长须,风度翩翩,神态自若。两旁略显空阔,据说是为龙王留设的祭台,百姓在祈雨时要把龙王请入大殿祭拜。

  窦大夫像的左侧有一株碗口粗的梧桐树枯干,锃明瓦亮,犹如涂漆。传说是因为游人礼拜之后都要用手摸一摸树干,以求抹去百病,日久天长,梧桐便被摸得光亮照人,被称为窦祠八景之一,即“神龛梧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