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

 木香草堂 2020-12-16

 很久以来,都有这么一个想法,或者说是一个心愿--好好介绍一下大埔。理由很简单,大埔值得我这么去做;当然,这里面还可能包含了一点大埔作为老牛家乡饶平邻县的一点私心。今年不期而至的新冠疫情,迫使我只能就近转悠,却也促成了大埔之行的提前实现。

历史上,大埔其实一直属于潮汕地区管辖,这里的客家人与丰顺相似,接近于俗称的“半山客”(特指居住在潮汕地区的客家人(语言/文化/人群)。大埔,泰汉时属揭阳县地,东晋义熙九年(公元413)立义招县,属义安郡(治所在海阳县,即今广东潮州市东北)。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为万川县。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废万川并入海阳县,属潮州。宋、元及明前期仍属海阳县光德乡。明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析海阳县太平乡的宣化、信宁二都,光德乡的滦(实为“+字,输入法找不到此字州、清远、弦歌三都,怀德乡的秋溪、龙眼城、苏湾三都,共八都置饶平县,县治设于弦歌都(清时改称为元歌都)下饶堡(今三饶镇),并建筑县城(土城),县地域属之。明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析饶平县之州、清远二都置县,改名大埔县,属潮州府。

下面这张就是饶平置县时的区域图,最北这两块浅黄和鹅黄色的地块就是州、清远二都。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关于大埔县名的由来,则有两个说法。其一是
据县志记载:旧时,此地有位乡贤宋大布先生,乐善好施,爱民如子,崇文尚武,平等待人,其道德风范,皆为群伦表率。按封建时代,富豪之家,食必猪鱼酒肉,衣必绫罗绸缎;但他在乡数十年,却与平民一样,身穿布衣,素食饮淡。在他的长期影响下,乡里土淳民朴,俭约为乐。许多富人,亦弃艳就素,改穿粗布衣裳,自此仁风日盛,誉播邻里。宋大布去世后,乡人即把其出生地改名“宋公塘。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划地置县,乡人为纪念大布先生的仁举美德,联名呈请朝廷将此地命名为“大布县。后因朝中有争议,为讨好两方,改名为谐音的“大埔县”。

第二种说法,根据清乾隆年间通进士杨赞烈《邑名音义考》释:“邑曷为大埔名。盖俗呼水宜稻者曰田;呼平旷高原宜瓜果蔬麻者曰埔。埔者俗单俗字。字书尚未收者也...自茶山(旧县治)之麓,弥望平原。无虑数十百顷地。总呼曰埔;埔固块莽矣哉。大埔之名,俗所由称也。”意思是此地为一大块“平旷高原宜瓜果蔬麻的地方,被称为大埔村。后来建县,县治设在大埔村,故取名大埔县。


说到大埔,不知道你脑海中首先想到的是什么?一直以来,大埔都有一个相当响亮而美丽的称号--“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如果你问老牛如何看待,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你可千万别因为这个名字就联想到云南迪庆州那样的自然景观,因为大埔没有。我的意思不是说大埔不美,只是还远没有到达那种程度而已。这里的“香格里拉”,我个人的理解是“世外桃源”。记得十几年前第一次走进大埔,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里的人们仿佛完全与世隔绝,生活悠然自得,一点不受外界干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朴素而内心充盈,颇有些“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模样。现在交通改善了许多,大埔与外界的交流日益增强,我倒是希望百姓心中的那份恬然自得可以永远保留下去,不受外间滋扰。

大埔,还是一个出总统的地方。第一位,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新加坡国父李光耀,祖籍大埔高陂镇党溪村;第二位是钟亚瑟,英属圭亚那独立后的首任正式共和国总统,于1970年至1980年出任该国总统一职。他也是首位亚洲国家以外的华裔(客家人总统。当然,这两位其实都是在国外出生长大的,但家庭教育的影响还是由此可见一斑的。

有人问我,去大埔看什么?那我的答案首先是,人文。大埔的人文积淀,绝对超乎很多人的想象,特别是作为一个偏安一隅的地理上毫无优势、也谈不上知名度的山区县。从这方面来说,大埔太低调了。这个后边老牛会慢慢展开。其次,是建筑。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传统,使得大埔的民居建筑五花八门,古今中外,层出不穷。简单一个词来概括就是“花样百出”。

下面,我们就一边欣赏风景,一边品读人文。

第一站,去高陂镇古田村。接近古田村的岗头,见到一座并不是十分典型的客家围龙屋。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来到古田村,主要目的是冲着武颂庐,这也是国军中将、抗日名将赵公武故居,大埔县文物保护单位

赵公武(1900-1953年) 原名赵世清,号懋森,广东大埔县古田村人。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潮州分校第一期(相当于黄埔军校第三期)步兵科、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高教班第四期、陆军大学将官班甲级第一期毕业。陆军中将。历任第2师连长、参谋、营长、第4旅团长、旅长、第40师副师长、第2师师长、国民革命军第52军军长、东北第3绥靖区司令官、安东省政府代理主席兼省保安司令。抗日战争期间曾率部参加沪淞抗战、徐州会战、保卫武汉战役和第一次长沙会战,后移防广西云南四川等地,颇有战功。1945年底,赵公武担任52军军长,参与东北内战。1947年8月因病告假回南京休养,旋赴香港就医。1953年夏,因患膀胱病逝于香港,时年54岁。

停好车,武颂庐旁边有一栋简易两层混凝土洋楼,感觉是其附属建筑,应该建于民国时期。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这就是古田村卫星地图,武颂庐位置如图中红圈所示,基本上是坐北朝南。古田村地处山间一块狭长的平地,从地图也可见到,大埔民居最主要的两种样式--四合院加两横屋的堂横式和围龙屋。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武颂庐前面有新建的“公武纪念亭”,重檐六角攒尖顶,上覆宝瓶。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往南就是青山连绵、竹林耸翠间的田园美景了。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小型围龙屋和特色民居。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武颂庐外景。建筑上更接近于潮汕民居风格,其实就是堂横式。

武颂庐,建于1947年,是民国安东省代主席赵公武故居,砖木结构,坐北向南,建筑面积452平方米。二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左侧还有一拱屋和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洋楼,作为附属建筑。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横屋(即护厝)间开的门楼都十分讲究,进入后有长条天井。这排护厝感觉是后来加的。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两排横屋墙体之间以简单的花岗岩石栅连接。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后面这部分就是主屋了,四点金加两横屋。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这就是十分典型的潮汕五行山墙样式了。这是木式山墙。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潮汕五行山墙是风水理论在建筑上的具体应用,源于阴阳家的五行相生相克之道。闽南、台湾地区同样盛行。传统的五行山墙装饰,其讲究是非常严格的--建屋前,一定要先请风水先生仔细考察,然后根据屋主的生辰八字,以五行之法进行推算,最后才决定该屋山墙应该采用哪种具体样式。

下面就是五行山墙示意图。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左边侧门上书“芝兰”。大埔民居的题额都相当讲究,书卷气十足,也是文风兴盛的一种具体表现吧。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木窗格有精美图案。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正门略为豪华点,为一个三分门楼,两侧开有花窗。正门门额书“武颂庐”。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中间天井,两侧为廊庑,正厅前设有走廊。这样的布局,下雨天在屋内行走都淋不到雨。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漏窗为石质,雕刻中国结图案;上面有花鸟彩绘,活色生香。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五行山墙墙脊装饰也是其一大看点,具体还是看经济情况了。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右边侧门上书“玉树”,合起来就是“芝兰玉树”,寓意子孙有出息。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武颂庐全景。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旁边的民居。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同样是木式山墙,窗户的样式透出浓浓的中国风。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大门门额书“友爱流芳”。传统文化总是传播着满满的正能量。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靠近山边的房屋,地面有所抬高。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这次是“清献家风”。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武颂庐往西,路边有一座小土地庙。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又一座大宅。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宅名“华庆庐”。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传统民居保存下来很多,以两堂两横式为主。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这就是老牛往西的目的--古田村赵氏宗祠。祠堂前有半月池,一对高大精美的旗杆矗立两旁。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知道老牛照这栋新房的目的吗?大家注意一下大门--虽然建的已是四层小洋楼,可大门样式却还是原来的味道,石门框、花窗、彩绘一应俱全,门额书通楼”。在传承这一点上,大埔人民确实没令人失望。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通楼前保留的古井。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左侧旗杆,目测高约七米,花岗岩石质。上有旗斗两个,两斗间石杆为圆柱形,上刻蟠龙;下端截面为八边形,底部有夹石固定。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此石旗杆立于清咸丰七年(1857年),为赵文明、赵善斋、赵春晖三人而立。老牛在以前的帖子里有提到过,设两斗的应该要取得进士功名(根据某些学者的研究资料),这次看来也不尽然。因为三人里面仅有一个为监生,官职最大为州同,正五品,大不了从四品吧。看来旗杆石的斗数与考取功名的高低并无必然对应关系,受教了。
旗斗下刻有“恩命*”,另外一个字漏拍了...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赵氏宗祠正面。中间部分居然是个三合院,两侧各加一排护厝。门楼与祠堂正厅屋顶采用嵌瓷装饰(闽南称“剪瓷雕”,非遗),五彩斑斓,十分喜庆,这也很潮汕啊...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大门没开,老牛尽力了...原来这是赵氏天水堂,为战国时期赵国末代君主代王赵嘉的后裔。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右侧石旗杆,型制与左侧相同。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这根石旗杆是道光乙未年(1825年)为贡生赵元而立,旗斗下刻“蜚声上舍”四字。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祠堂没得进。走到后面,是一个半圆形斜坡,类似于围龙屋的花胎。前面的半月池为阴,花胎在高处,属阳,是感天地灵气之所在。天圆地方,阴阳调和,正是中国人所追求的天人合一思想的具体体现。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祠堂后面的民居,前面有禾坪。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低矮围墙所开的斜门。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此宅为“华园”,建于1973年。真是令牛大吃一惊!毕竟,那个年代给我的印象应该是大肆破坏才对,而大埔居然还在建设这么传统的民居,并且如此一丝不苟,好像某个运动不曾发生一样...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精美的花鸟和鱼的彩绘,雕刻细致的八角石质漏窗。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对面山脚的民居。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继续往西,民居越建越高,几乎快到山顶。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按地图所示,本来是想看一下黄氏宗祠的,就在武颂庐东南边不远。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结果搞错了,这座是“**公祠”,较小的支祠。黄氏宗祠椒衍堂其实在南边山脚下。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离开古田村,开始沿韩江往北。在一个叫溪口的路边,发现几座风格独特的建筑,立即停车观看。经对比地图,这应该是坪溪村溪口自然村。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为什么感觉独特呢,其一是高,三层楼房;其次是,远观为夯土建筑,感觉防御性很强。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稍近,从山墙可以看到顶层有阁楼,相当于三层半;除了常规的方窗外,墙身还开有很多斗形窗。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老牛的猜测。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这样看可能就比较清楚了。三层楼房其实是正厅,两侧两层楼房是护厝。所以这栋豪宅的平面结构跟之前看到的民居基本相同,只不过从层数上和工艺上做了一些变化,更坚固、更气派。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墙体所开石窗框。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正面修缮一新,让人眼前一亮。护厝、门楼皆为两层,二层设木质走廊。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一层大门为石质门框,高大宽敞,上有铁花券窗,感觉是民国时期建筑。两层大门的两侧皆设有石质雕花透窗,这跟老建筑保持一致。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门框上角雕刻鳌鱼,上了金漆;户对两个,上面刻的是红底金漆的“长命”和“富贵”四字。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精美的石柱础。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旁边这是一栋两层三合院式房屋,大门开在侧面,前面有照墙。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与之相邻的南侧,有另一栋型制完全相同的民居。差别就在于这栋还是原汁原味,保持着原来的风貌。
事实上,这种形式已经接近于杠式围屋了。从图中可以清楚看到,房屋的两堂四横当中,除了后堂(正厅)为三层,其余部分皆为两层。正常情况下内部二层设有通廊,四通八达。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屋前有小水潭,养着鸭子。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好神气的家伙...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侧门,二层木走廊已经损毁严重。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门框上有灰塑双狮戏球造型。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大门为内凹式两层门楼。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另一排横屋,后面也是一幢三合院式两层楼房。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入内又是熟悉的场景--养鸡场。在人们的眼里,曾经的豪宅如今好像就这么点价值了。有时我就想弱弱地问一句,现在的火柴盒房屋有这房子美?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正厅三层。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二层有通廊连接。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最后,上一张溪口村的卫星地图,两栋豪宅就在韩江之畔。
古田村武颂庐(赵公武故居)与溪口村--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