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田镇大围古村

 木香草堂 2020-12-16
 仁化县,位于广东省北部,为韶关市下辖的一个县;它地处粤、湘、赣三省交接地--东接江西省崇义县大余县,北邻湖南省汝城县,南距韶关市区50千米。仁化县历史悠久。早在秦末汉初的公元前207年,南越王赵佗在仁化北端筑城,为南越北端隘口,筑城处至今仍称为城口(今城口镇)。公元479年,南齐始置仁化县,属湘州始兴郡。公元502年,梁朝撤仁化县,并入曲江县。唐垂拱四年(公元688,从曲江划出仁化、光宅、清化、潼阳复置仁化县,隶属韶州。

仁化最为大家所熟知的,当然就是世界自然遗产、地质公园,广东四大名山之一的丹霞山了。但老牛此次寻访仁化,重点还是在于“古”,其中很大一部分本意是冲着客家围而来。现实是,仁化客家围屋所剩无几,不知道是历史上本来就所建不多,还是因为后天的各种原因消失殆尽...可既然来了,就拿出诚意、认真寻访吧。

首先到达周田镇灵溪村大围自然村,广东省级传统村落。按照资料,这个灵溪行政村可谓是仁化县的围屋大户,历史上有著名的“灵溪十四围”。灵溪村地处“天朗气清,金风荐爽,炎暑不兴”的周田镇灵溪盆地,擅山川便利,“聚水如聚财,纳四水于村中”,丛山围抱,溪水环绕,是一块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而这十四座围屋的中心,就是有着“灵溪大围之王”的翰亨围。翰亨围,就是本篇博文的主角,俗称“大围”,位于周田镇灵溪村大围自然村。大围村原名翰亨村,翰亨黄屋、七川八漏(井),是目前韶关惟一居住全村人的大围。大围西方引水,金水河穿围而过,原有七河汇合,八井映照(七川八漏),现仅存双巴井、杜屋井、细井子、大菜园井和山泉井,围脚有数条排水沟外通。最旺时全村住户超过200户、人口达1200人,现有住户186户、人口近千人。村中本有黄、杜等共10姓,现在基本上都是黄姓,其始祖黄孟贤于宋代由闽迁粤。据村中族谱记载,因旧时匪贼横行,为能安居乐业、造福子孙,村民于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环村修建围墙,历时二年多始建成。清道光元年(1821年)有重修,至今已有二百五十多年历史。围墙以花岗岩石块垒砌,坚固牢实,高7米,厚1米,周长625米,每隔3米有枪眼和瞭望口,墙内有人行跑道。整座大围占地面积达到惊人的2.74万平方米!

先上一张卫星地图照片,图中蓝线所圈部分就是大围村,形状不太规则,感觉更像一个龟背,南北最长约210米,东西最宽约138米。至于风水如何,大家自行体会了...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这是到达大围村外围的景像。大围的正门是北门。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周围山峦叠翠,美不胜收。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高耸的围墙,让这座围屋看起来更像是一座小型城堡。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大围东北面的水井与池塘。村民们仍旧日复一日地辛勤劳动...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花岗岩石块与卵石砌筑的围墙中间,偶尔也会出现现代红砖房这种不和谐的因素...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选择先沿着围墙往西边走。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按资料,基底这3-4米高的花岗岩石块算是保持原样,上面的建筑就高矮不一、材料各异,有卵石灰土的,有土坯砖的,还有青砖砌的,应该是后期作品。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大围西北角,围墙拐角处有一个明显的折角。墙体上所开的各式射击孔与瞭望窗,既是当年匪盗横行的见证,也是客家先民艰难求存的真实写照。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走到大围西边,杂草渐长,难以通过。其实老牛的目的是要看大围西门的,答案居然是--没有。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重新回到大围的正门--北门。门前立有六对旗夹石,左五右一。据说原来旗夹石有十五对之多,说明村中还是出过不少人才的,官职最大者达二品,原驻波兰大使官员黄振民也是该村人。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原来,从大围村建设伊始,就没有设置西门。大围共筑有四个大门:北、南各一门,东边开有二门。这种奇特的设置,却不知出于何种考虑。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大围村的大门也是颇为独特。北门为正门,外表是花岗岩砌出的三层(即五楼式)牌坊式门面,外拱内方;大门厚3米、墙高7米,均用21块花岗岩石块垒砌而成。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了,就是我在邵武和平古镇的帖子里所介绍过的华南黄姓始祖--黄峭公。3、7、21分别代表黄峭公娶有上官、吴、郑三位妻子,每房各生7子,合共21子。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牌坊式门楼上镶花岗岩额书“云台”,两侧开方形观察窗;下面匾额刻“仁义风度”,两侧饰以二花相映的蝙蝠造型。整个门楼给人感觉古朴厚重,壮丽雄浑。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北门内部。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仍然选择往西边走。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大围村的外围是一圈防御性很强的围墙,里面其实就是普通的民居建筑了。这真的就是一座小型的城堡。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外围花岗岩墙基上,现在普遍盖起了住宅,想来与原貌应该大相径庭。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重新由北门出来,改为往东边开始绕外墙一周。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灵溪盆地云雾缭绕,山清水秀。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大围东北拐角。东边围墙一部分淹没于新建的红砖房之中,只好绕到外围行进。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很快见到一段焦黑的残墙,上面开有一个花岗岩石块砌筑的大门--大围东门。后面约20米还有另一个门,权且称之为东二门吧。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东门略为简单,门檐只设置了低矮的两层门楼,上开正方形瞭望窗;中间的花岗岩匾额刻“万古雄观”,两侧各有一个“寿”字。大门同样是外拱内方。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门闩孔清晰可见。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东门楼内部。上层建筑已毁,只剩下孤零零的外墙面。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接着看东二门,居然是一个斜门设计。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门额书“瑞应蛟龙,两侧石匾分别刻有左“礼”、右“德”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东门内部民居。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焦黑的墙面,应该是火烧过的痕迹。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围墙东南拐角。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大围的南边是一片碧绿的水田和果园,配以延绵的群山,田园风光令人陶醉。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这边还有一个荷塘,百荷绽放,清香沁鼻。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这就是大围最南边的围墙了,很奇怪的是,俱然没见到南大门。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此时的老牛,也乘机可以沾花惹草一番。这也是探访古村落经常会带来的额外福利了...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小蜜蜂捷足先登。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重新沿着围墙西进,拐角处就看到了寻找已久的南门。说是南门,其实严格来说应该叫西南门,相当于乌龟后脚的位置。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南门设在围墙西南角一个转折部位,前面有一块小坪地。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南门的型制与北门几乎完全相同,也是一个花岗岩五楼牌坊式外形,歇山顶,脊角雕刻有鳌鱼图案,正脊中间饰“太阳高照”刹顶额匾上刻“阆凤台”,下书“悠远博厚,两侧分别刻“瑶池”和“翠木”;横枋上还雕刻有花卉图案,围墙顶部以砖叠涩出浅檐。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西边围墙外的田地多已荒废,草木茂盛,如此老牛也算是几乎看全了。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重新由南门进入大围。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大门厚重坚固,防御性极强。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大门上部二层有更楼。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围墙转角处内部结构。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入南门后往西不远,见到一口古井,井水被石条分成三部分:上游供饮用,中游用以洗菜,下游用以洗衣服,村民们都自觉遵守这不成文的规定。按资料,此井应该叫杜屋井,这种功能分区的构造在南方地区十分普遍。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喵...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接着往沿围墙内侧小径往东边行进。
围墙上的斗形窗。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一个门楼引起我的注意。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外面梁架部分残存的木雕,说明这栋建筑的重要性。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坨墩的双凤牡丹造型。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挑梁上的卷草与鹿衔灵芝浅浮雕。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原来,这是一间三进两天井祠堂。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出来继续。
好家伙,一皇三后啊...怪不得对老牛敌意甚浓。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很快,再次见到了之前所说的东二门。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路边有一块花岗岩石板,上书“石砚台”,不知有何故事?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稍前,路边还有一根长石条,上刻“石笔”二字,看来与石砚台是一对。至少证明了耕读传统在大围村村民中早已深入人心。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紧接着是东门楼。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现在已经是往北行进了。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青砖门楼,在大围村里就算是奢侈品了...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村中的民居建筑,基本上就是东西走向的竹竿厝。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正如前面所说,在这么偏隅一方的山区,能够盖得起青砖房的,应该算是富户了,要不然就是重要建筑。所以,当看到巷道中的这个造型别致的青砖拱券门,我立马毫不犹豫地进去一探究竟。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券门后算是做了一个玄关。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进去就见到十分显眼的镬耳山墙。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这样就十分明显了,一间祠堂。原来,这就是大围村黄姓总祠--角里厅。祠堂前是一个坪院,两侧各开有一个拱券门。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坪地上以鹅卵石铺成铜钱图案。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两侧券门门额分别书“入孝”、“出悌”。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祠堂正对面是一幅青砖照壁,原有灰塑“福禄寿”三字,已毁;两侧为两面高大的镬耳山墙。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角里厅也采用了三进两天井布局。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三进寝堂。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寝堂入口处设有两根类似经幢的石柱,上刻仰莲图案。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内神龛供奉观音塑像,上书“万代兴隆”。这当然是后来改变用途了...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寝堂侧墙上这才是重点,悬挂有华南黄姓始祖黄峭公及其上官、吴、郑三夫人像。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出了祠堂继续北行,沿途偶尔还可见到这些造型别致的窗子。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重回到正门。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亲爱的昂小胖已经在外面等着我。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别了,大围村...
周田镇大围古村--仁化访古(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