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诸侯国:须句国

 zqbxi 2020-12-16

须句,古代国名,又作须朐,故址在今山东省东平县、梁山县一带,其国治须句城位于今梁山县小安山镇东张庄一带。

须句国为风姓,太昊之后,与其同姓的国家有任国、宿国、颛臾国。

须句早期的历史不见于文献记载。春秋前期,作为小国的须句屡遭邾国的侵犯。

须句国有公主成风嫁于鲁庄公,生公子申。 在鲁庄公死后,其二弟庆父作乱,先后弑杀两位国君(均为鲁庄公之子),鲁庄公四弟季友平乱,诛杀庆父,因成风素来与季友交好,故而其子申被季友立为国君,是为鲁僖公。

前639年,邾国灭亡须句国,须句君逃亡到鲁国来。成风对僖公说:"尊崇明祀,保护弱小,这是周的礼仪;蛮夷扰乱中原,这是周的祸患。如果封了须句国的爵位,这是尊崇太皞、济水神而修明祭祀和缓解祸患啊。"于是鲁僖公帮助须句复国。

公元前620年,鲁文公又出兵伐邾夺取须句,但未再使须句复国,而是把逃奔鲁国的郑文公之子安置在那里,须句已入于鲁。

建国

西周建立后,为了维护和巩固其在全国的统治,采取了分封诸侯的办法,即史书记载的"分土封侯制"。周天子把国都附近的地区划为王畿(ji,我国古代称靠近国都的地方),由王室直接统辖,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分封给许多诸侯,各建邦国。

至于当时所封的诸侯国有多少,按《荀子·儒效篇》的说法,"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而《吕氏春秋·观世》则说,"周之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因此具体数目不详仅是泛指。

影响

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上的记载,(须姓)太昊伏羲氏风姓的后裔,有须句国,到殷时有密须国,都是以国为姓,魏国有须贾,汉代有平陆须无,望族出于渤海郡。周文王时,有一个风姓古国叫须句国,所在地就在山东省的东平县和梁山县一带。《左传》记载,须句国在春秋时期先后被其邻近的邾、鲁国所灭。其后人及国人以"须句"为氏,称为须句氏。后来简为须氏、句氏两支。须姓望族居于渤海郡,就是河北沧县一带。

考证

清代蒋作锦(1817-1864年)是泰安府东平州(今梁山县馆驿镇大营村)人 ,咸丰年间进士,曾任过黄河钦差。此人知识渊博,富有考古精神,对东平湖一代的名胜古迹、山川河流,都作过精细的考证,著有《东原考古录》,该书"须句城考"中这样写道:"须句,风姓国,鲁附庸,灭于邾,地入鲁。城在安民山东济水上。汉地理志寿张县西北有朐城,是左传。杜注须句在须昌西北,非也。实在须昌城南三十里。考《水经注》,济水东北过汉寿张县西界、安民亭南,汶水东北来注之,又此迳须句城西注。城临济水,济水西有安民亭,亭北对安民山,今安民山东六里张家庄(是)其故地也。庄西杨家堤口即济水故道。城南(距)安民亭六里,东南距汉寿张城十七里,东北距今治三十里。村人掘地时见瓦砾及城旧址云。"

《东平县志·古迹》亦载:"须句城,在安民山东济水上。……今安民山东六里张家庄其故城也。"

《汉书·地理志》亦有"须昌,故须句国,风姓"句。

《水经注》曰:"(济水)又北过须昌县西。京相璠曰:须朐(句)一国二名,盖迁都。须昌,朐(句)是其本,秦以为县。"京相璠是晋代的著名学者、地理学家,他的考证应是值得信服的。

须句国在哪里

《山东古地名辞典》载“须句国 风姓,子爵。春秋时灭于邾,鲁又复之。《左传 僖公二十一年》载:‘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司太皞之祀,邾人灭须句,须句子来奔。’《左传 僖公二十二年》载‘伐邾,取须句,反其君焉。’《左传 文公七年》载‘春,公伐邾,三月甲戌,取须句,遂城郚。’国都遗址在今东平县东平镇西北18.5公里,州城镇北7.5公里埠子坡村。”

喜上眉认为“须句”今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西北,其国跨鲁国、宿国,且距离原邾国故城85公里的西北方向很远的距离。“喜上眉”认为以下文《须句国》观点或应是有误。

宿国,在今东平县东平镇无盐村,无盐故城遗址南部被大清河吞噬,现存遗址,东西约300米,南北约350米,遗址内暴露物有灰陶素面缸、盆瓷、瓦当等残片及较大型残砖石等。曾出土汉代镏金三足双鱼纹铜洗等文物,现存东平文管所。

“取须句,遂城郚。”显然,须句和郚应该在鲁国、邾国之南或者东南方向。在方位上,张延岭先生的观点或是正确的。但“凫臾”可能是“须句”只是推测性质的,证据有欠确凿。

须句国都 或是“祝其城”

博主认为“取须句,遂城郚。”“郚”应在“须句”和邾、鲁故城之间。鲁文公“伐邾,三月甲戌,取须句,遂城郚。”是在灭取须句之后,接着“城郚”在“郚”筑城,“须句”、“郚邑”应该也很近。今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西北埠子坡的 “须句”,其国跨鲁国、宿国,且距离原邾国故城85公里的西北方向很远,不符合历史文献所记载的实事情况。

《山东古地名辞典》另载“郚邑,春秋鲁邑,在今邹县城关镇东南19公里,普阳山下,滑将河东岸香城镇。汉置郚乡县,属东海郡,治春秋郚邑,今香城镇。后汉省郚乡县入合乡县。”

郚乡县曾一度为侯国。汉成帝阳朔四年四月封鲁倾王子刘闵为郚乡侯,侯国即是此郚邑。

后汉省郚乡县入合乡县,即汉郚乡(春秋郚邑)距离汉合乡县应是很近的。“须句”也适应在附近,这样才符合历史事实。

香城镇东南22千米处有枣庄市山亭区城头镇,此处就是汉代合乡县城故地。合乡县城,就是春秋时代的“互乡”。

《论语·述而》载“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即此。《元和郡县志九,徐州》载:“滕县东二十三里有合乡古城,即春秋时之互乡”。合乡早为春秋邑城,汉又置合乡县。《续滕县志·金石志》载有汉“合乡令印”的印鉴。其地在县城东23里漷河之域,今名城头,故址今在地面之上虽难考其迹,然查城头距滕县城东15公里漷河之畔。城头之名,意为城之一端,遗迹方正,其状如城之一角。此处常水溢为患,古城或为历代河水所逼,陆沉成为古合乡城之一头,头在其东。位置与《元和郡县志》所记县东23里相符。

在香城镇东21千米处的漷河东岸,邹城市城前镇祝沟村,有一处古城遗址“祝沟城”,在后祝沟村前。“祝沟城”又言为“祝其城”,在合乡县故城(城头)北20千米。明万历十三年《滕县志》载:“祝其城, [滕]县东北七十里祝沟村,俗讹为竹沟,又为轴沟,土人云是上古祝龙氏墟。创始无考,独石冢在,云是祝王墓。”“祝沟城”(“祝其城”)后来也并入汉合乡县。

      古文“句”通假“勾”gou, (见《古代汉语通假字典》),古代二者同音通用。“勾”渐渐演用为“沟”,“须”xu,“祝”zhu,同韵近音讹变。 “须句”演变呼为“祝沟”是有可能的,此沟本意或不是“沟”而来。“祝其城”就是“祝沟城”的另一种近音叫法。

只有如此,郚邑、须句,都在邾国东南部,且距离相近,鲁文公七年,“伐邾,取须句,遂城郚。”才有可能是事实。

春秋时代的须句国,一个弱小的国家,生存在邾、鲁两国的夹缝里,定是举步维艰,如居虎口。

须句国是小国中的小国,身处鲁国和邾国两强之间,自然不会有好日子过。灭国、复国、再灭国,看来有大国撑腰也未必会有好的下场。扑朔迷离的一国两都之争背后,隐藏着多少颠沛流离的心酸?神秘的凫山羲皇庙和失落的须句国究竟有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大湖碧波荡漾,凫山逶迤绵长,湖光山色间沉淀着众多古老的传奇。

邾鲁相争    引得两度灭国

  位于东平湖一带的须句国又叫须朐国,是“风姓四国”中比较弱小的一个,它能在西周王朝分土封侯过程中榜上有名,主要还是因为沾了先祖太昊的光。不过,即使在“风姓四国”内部,须句国也是个颇为另类的存在。任、宿、颛臾三国先民远在上古时期就活跃在山东大地,江湖上早就流传着三国的传说,而须句国先民在西周以前却长期默默无闻。这种状况,即使在须句国被封为子爵之国后仍然没有多少改变,直到春秋时期两度被灭国时,才侥幸在史书上留下一笔。

  公元前639年,须句国第一次被邾国所灭。从春秋初年开始,邾国与鲁国的关系就不和睦。鲁国是朝廷指定的山东诸国的“班长”,礼崩乐坏后借着殷实的国力开始对外扩张,时常入侵旁边的邾国。可是,这邾国并非“软柿子”,不仅敢和鲁国硬碰硬,自己也时常入侵周边小国,开疆拓土。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这一次,须句国不幸“挂彩”了。

  无奈之下,须句国君逃奔到了鲁国寻求帮助。要知道,鲁僖公的母亲正是须句国人,算起来,鲁僖公也是半个须句国人,邾国此举简直是在啪啪打鲁僖公的脸。母亲让僖公晋封须句国君,从而“崇明祀,保小寡”、“修祀纾祸”,并责令尽快帮助须句复国。到了冬天,鲁僖公果然出师伐邾,成功夺下了须句的地盘,并让须句国君复国。

  邾国见煮熟的鸭子飞了,心有不甘,于公元前638年出师伐鲁。傲娇的鲁僖公看不起邾国,竟然“不设备而御之”。大夫臧文仲劝谏说:“国无小,不可易也。无备,虽众,不可恃也。”希望僖公不要轻敌,认真做好战备,但鲁僖公却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丝毫不当回事。果然,两军交战,鲁国大败,连僖公的头盔也成了邾军的战利品,被悬挂在城门之上,成为鲁国历史上的一大国耻。战争本就是因须句国而起,这下子,倒霉的须句国又被邾国给灭掉了。

  公元前620年,休养生息后的鲁国再次卷土重来,向邾国报复,拿下了须句之地。不过,新君鲁文公这次没有兴灭继绝,而是把自己的一个儿子封在这里,统治这片地方。至此,须句国最终灭亡,土地为鲁国所并。

一国两都   水漫千年古城

  因为国家实在不起眼,史书对须句国的都城所在语焉不详,为了这事,从古到今,学者们可没少打笔墨官司。

  清代的蒋作锦是东平湖当地人,咸丰年间进士,曾任过黄河钦差。此人知识渊博,富有考古精神,对东平湖一代的名胜古迹、山川河流,都作过精细的考证,著有《东原考古录》。关于须句都城,他认为在安民山东的济水上。《东平县志》亦载:“须句城,在安民山东济水上……今安民山东六里张家庄其故城也。” 

  安民山在今济宁梁山东平湖新湖区内,以前这里是黄河、济水、汶水三条大河环绕的地方,河流纵横,山湖相映,虽说风景秀丽,但是经常发生水患。因为地势相对较高,百姓常在此避难,故名安民山,如今安民山早已改名为小安山。据1959年、1962年、1976年先后三次对安民山东北青固堆文化遗址调查发掘,考古学者根据出土文物初测为七个文化层:一至三层为商朝中期文化层;四至六层为商早期文化层;第七层则进入原始社会晚期文化层,属于龙山文化层。由此证明,人类在这一带活动的历史已有4000多年,但遗憾的是目前尚未发现须句故城遗址。

  除了安民山以外,泰安东平须昌故城也被认为是须句国都所在。须昌故城,早就淹没于东平湖中,已难见旧址。过去的须昌,北抑燕赵,南控江淮,在秦汉至唐宋时期,舟车四通,交通便利,经济发达。不过,从五代以后,黄河下流不断决口改道,多次流入巨野泽。日子久了,泽底淤高,泽水分流,使得须昌城水患频发。宋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黄河决口,水势悍激,侵进须昌城,古城从此沉入湖中,彻底废弃。

  一个国家两座都城,根源还是在于须句国当年的悲惨命运。当须句国第一次被邾国所灭时,须句国君逃到了鲁国,而其他族人纷纷四处逃命,在同姓的任、宿两国帮助下,他们终于找到了新的安居之所,也就是后来的须昌城。按照当时“族迁名随”的惯例,迁徙后的新居地仍称须句,后改为须昌。因此,《水经注》称:“(济水)又北过须昌县西。京相璠曰:须朐(句)一国二名,盖迁都。须昌,朐(句)是其本,秦以为县。”

      羲皇古庙或与须句有关。提起须句国,羲皇庙是绕不开的话题。凫山是今邹城、滕州、微山的界山,相传伏羲女娲在东、西凫山滚磨成亲,繁衍人类。据说在遥远的地质年代,此处一片水泽,两山顶冒出水面如卧凫状,所以叫凫山。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与泰岱、龟、蒙、峄山等并列的大山,并且是鲁国的南部屏障,是鲁国与淮河流域的另一大国徐国划分势力范围的地方。

  凫山羲皇庙又名伏羲庙、伏羲女娲庙、人祖庙,俗称爷娘庙,始建年代无考,后唐长兴二年(931年)重修时已具有相当规模,后经宋、元、明、清多次维修,形成东、中、西三路,殿、庑、阁、楼百余间,占地3万多平方米的古建筑群。遗憾的是,古庙于1929年被军阀梁冠英部焚毁,现遗址碑碣尚存。

  凫山羲皇庙号称“亘古有之”,元朝于钦《齐乘》云:“凫山……古有伏羲庙。”究竟“古”到什么程度呢?当地志书认为,羲皇庙一带曾是须句国的统治范围,羲皇庙也正是须句国所建立的。这种说法的准确性有待商榷,但是凫山羲皇庙显然与太昊后裔的“风姓四国”,特别是须句国存在非同一般的联系。

  太昊作为东夷人的首领,在山东地区的其他地方少见大规模的伏羲庙,但是凫山山脉范围内,却有三处规模宏大的伏羲庙,而且都很古老。一在邹城凫山,一在滕州染山,一在微山陈庄。三庙呈三角形相对,各距二三十里路,连同“风姓四国”所在地,完全可以在鲁西南地区画出一个伏羲文化圈。

  羲皇庙虽然仅存遗址,但是山上还有许多传说与伏羲有关的地名和景点。如凫山西峰有伏羲画八卦的“画卦台”,山下有传说伏羲女娲“滚磨成亲”的“老磨台”,山前有传说中的伏羲女娲墓等。

  从流亡经历和所处位置来看,“风姓四国”中的须句国后人在国家灭亡后,确实有可能在鲁国的支持下,来到凫山一带,继续完成自己家族的祭祀使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