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卷二十五《水经.泗水注》考略(一)

 水经注探究系列 2023-05-31 发布于山西

卷二十五

○泗水

A1

△泗水出鲁卞县北山。

《地理志》曰:出济阴乘氏县,又云:出卞县北,《经》言北山,皆为非矣。《山海经》曰:泗水出鲁东北,余昔因公事,沿历徐、沇,路迳洙、泗,因令寻其源流。

乘氏县,乘氏县,张新斌认为有关地望并不一致,一在曹县东北,一在巨野龙锢集甘泉寺一带[0]。《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认为乘氏县治所在今山东巨野县西南五十里。结合卷八济水注:“其一水东南流,其一水从县东北流,入钜野泽”考量乘氏县治所位于今山东巨野县西南说是相对正确的,故乘氏县故城应在山东巨野龙锅集甘泉寺一带。

水,据 《水经注》,源出今山东新泰东北,西流至泰安东南,折西南至泗水县北与泗水合流,西至曲阜城东北又与泗水分流,西经兖州至济宁合洸水,折南注入泗水。后水道有变迁,上源在泰安东南改道西流与柴汶会合北入汶水,今为小汶河上游,已与泗水隔绝。曲阜、兖州间故道久湮。自兖州以下,现今的府河和济宁、鲁桥间的运河大致即其故道。今曲阜城北孔林之东有洙水,西南流入沂水,与古洙水无涉。

泗水亦称清泗。别名清水。源出今山东泗水县东五十里陪尾山。四源并发,故名。《尚书· 禹贡》:“浮于淮泗。” 泗即泗水。古泗水自鲁桥以下又南循今运河南阳镇,穿南阳湖而南,经昭阳湖西、江苏沛县东,又南至徐州东北循淤黄河东南流至淮阴市西南,注入淮河。金以后自徐州以下一河所夺,元以后鲁桥至徐州一段又为南北漕运所经,成为大运河的一部分。明隆庆、万历间,先后开新运河于昭阳湖、微山湖东,下接泇河以通运。自南阳镇至徐州一段故道,不久淤为平地。清咸丰五年 (1855) 黄河北徙,金、元以来为黄河所夺之徐州以下一段故道亦淤废。

水出卞县故城东南,桃墟西北。《春秋.昭公七年》,谢息纳季孙之言,以孟氏成邑与晋而迁于桃。杜预曰:鲁国卞县东南有桃墟。世谓之曰陶墟,舜所陶处也,井曰舜井,皆为非矣。墟有漏泽,方一十五里,渌水征渟三丈如减。泽西际阜,俗谓之妫亭山,盖有陶墟、舜井之言,因复有妫亭之名矣。阜侧有三石穴。广圆三四尺。穴有通否,水有盈漏,漏则数夕之中,倾陂竭泽矣。左右居民,识其将漏,预以木为曲状,约障穴口,鱼鳖暴鳞,不可胜载矣。自此连冈通阜,西北四十许里,冈之西际,便得泗水之源也。

卞县西汉置,属鲁国治所在今山东泗水县东四十二里卞桥。三国鲁郡西晋属鲁国。北魏废。卞故城位于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东南,系东周、汉平面呈梯形,东边长500米,西边长800米,南北宽600米。城墙残存西北角和西南角,高4~15米,残长80余米,墙宽6~7米。黄褐土夯筑,夯层厚0.10~0.15米。东北角有一高台地。东南墙基残留有高约3~4米小土堆,传为“聚锋楼”台基。采集有东周时期夹砂灰陶绳纹鬲口、罐口、陶拍、甗、泥质灰陶绳纹盆口、豆盘、板瓦、筒瓦、同心圆纹及兽纹半瓦当残片和汉代泥质灰陶罐口、盆口、简瓦、板瓦残片及铁剑、五铢钱等。清光绪十八年(l892)重修《泗水县志》载为春秋鲁国卞邑,汉置下县。(见《考古》1965年第1期)

漏泽桃墟地方学者郎兴启认为按《水经注》:“墟有漏泽,方十五里”。漏泽即雷泽。说明雷泽在姚墟内或其附近。《泗水县地名志》载:“雷泽湖西岸有河,名曰泽沟河,在河东岸有一古代遗址,名曰陶墟(周称陶邑,演化为桃邑和桃墟),相传为舜所陶处”。王子襄《泗志钩沉》亦云:“(香山)山北有桃墟,实姚墟之讹”。据此则姚墟即位于古卞城东南,香山以北,历山、雷泽周围,与应劭“姚墟与雷泽近”相符......泗水桃墟正是舜生地姚墟。古代陶、姚音同通用,如皋陶音gāo yáo ,故姚墟亦称陶墟,讹为桃墟。王子襄云:“姚墟俗讹桃墟”。姚墟一名姚丘。墟字的本字为虚,意为山丘。《说文》:“虚,大丘也。”唐虞时代,洪水肆虐,先民择高而居,居地多以墟、丘为名。泗水姚墟亦处冈丘高耸之地。泗地呈东高西低走势。姚墟即位于县境东南部冈丘高地之上,其面积约为100平方公里。姚墟又称陶墟,必与制陶有关。近年从姚墟南部妫亭山东麓天齐庙遗址以及姚墟北部地下发现了不少古陶片和红烧土块,据专家分析此为龙山文化的遗存。姚墟北部地下三至五米处埋藏有大量的优质瓷土,加之水源充足,具备了制陶基本条件,颇疑此处即为舜族的制陶基地之一,故有陶墟之称。[1]

漏泽,雷泽湖又叫漏泽湖,是新泰、平邑、泗水三县边境上的湖泊,面积达36顷。这里四周多山,东北到临湖回龙庙,东南到历山。每年夏秋两季,雨水盛行,积水成湖,到了秋后冬前,“湖响若雷,三日漏涸,故曰雷泽秋声”。明人张祚有“雷泽秋声”一诗中写道:春水盈盈秋复竭,雷泽隐隐振虚豅。须知太极相循理,只在阴阳消长中”。 雷泽湖因常年湖水下渗,湖地不断上升,至清末已开垦成田,民国十七年开始废湖安粮。70年代初,贺庄水库修建,雷泽湖变为库区。

妫亭山雷泽之滨不仅有妫水,而且有妫亭山。宋罗泌《路史·卷二十七·国名纪四》“有虞氏后”条载:“泗水亦有妫亭(妫亭山在兖之泗水)”。妫亭山位于何处?《水经注》以泉林陪尾山为妫亭山。而乾隆《泗水县志》却以县治东南五十里处的龟山为妫亭山:“龟山,在城东南五十里,其山最小,俗名龟山。非奄有龟蒙之龟山。即《水经注》妫亭山”。郎兴启认为乾隆《泗水县志》说法是相对正确的。原因之一是妫、龟同音,妫讹变为龟。原因之二,妫水自南来,经妫亭山东麓流过,妫水、妫亭山相接,山水同名。[2]

《博物志》曰:泗水出陪尾。盖斯阜者矣。石穴吐水,五泉俱导,泉穴各径尺馀。水源南侧有一庙,栝柏成林,时人谓之原泉祠,非所究也。泗水西迳其县故城南。《春秋.襄公二十九年》,季武子取卞曰:闻守卞者将叛,臣率徒以讨之是也。南有姑蔑城。《春秋.隐公元年》,公及邾仪父盟于蔑者也。水出二邑之间,西迳郚城北。《春秋.文公七年.经》书,公伐邾,三月甲戌,取须句,遂城郚。杜预曰:鲁邑也,卞县南有郚城备邾难也。泗水自卞而会于洙水也。

陪尾山,泉林泉群的原发地陪尾山。中国最早的典籍《尚书》就提到过陪尾山,最早的地理书《禹贡》中说的“泗出陪尾”就是该处的陪尾山。位于泗水县城东25公里处。陪尾山是泗水最美的景点之一,海拔仅136米,但却是众多名泉的发源地。清代思想家魏源《岱谷陪尾山源并序》中形象地描绘了陪尾泉群的奇景:山“仅一平岗,而百泉正出、悬出、穴出、如星、如云”。据说在春秋时期,孔子曾来到陪尾山下,看着长流不息的泉水,发出千古浩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唐代大诗人李白“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宋代理学家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佳句至今广为传诵。

原泉祠,早在北魏时,陪尾山就修建原泉祠。北宋时又在陪尾山上修建祭祀山神的庙宇,将水神封为“仁济侯”。元朝又建泉林寺,明代又建三坊、六亭等。这些华丽的建筑,均在群泉环保,佳木葱笼之中。清康熙、乾隆帝多次东行时,均驻跸泉林,在此修了行宫、御桥等。这里的诸泉,既不出于石窦,又不隐现于沙丘,更不是漏水生成,清修《泗水县志》记它是“崛起于深山之中,波涛潆洄如流烟之作阵;涌腾吼怒如翻云之成堆”的涌泉。此处地下有很厚的透水层,80米以下有8米深的蓄水层。当地下水沿着水脉向北流动时,到第三层岩性强的砂岩所阻挡,经挤压夺罅而出,于是便成为众多如林的大小泉眼。其中较大的有四个:即红石泉、珍珠泉、趵突泉、黑虎泉。至于这里的泉到底有多少?清修县志记:“邑境数十里内,泉如星列……名泉七十二,大泉数十,小泉多如牛毛”。而且泉溪相连,互相灌输,五步成溪,百步成河。汇为巨流,滔滔不绝。围绕众泉,当地还有许多优美的传说。清朝康熙、乾隆帝多次来此,写了好多诗,有一些故事,且不去说。单说1986年,日本国熊本县泗水町的一些友好人士来到这里,把这里认作他们祖先的发源地,他们写了《访泗水》,刻碑立于泉林:“柏柏耸天泗水上,白云飞渡到东流。儒道遗芳兴两邦,举杯共祝友谊盛。”

         

邹逸麟考证:汶、泗、沂诸水发源的鲁中山地,寒武与奥陶纪石灰岩地层分布极广,岩溶地貌相当发育,溶洞、溶蚀岩沟均有所见。《水经·泗水注》里就有记载,泗水上源的鲁国卞县东南有桃坡,“墟有漏泽……泽西际阜……阜侧有三石穴,广圆三四尺,穴有通否,水有盈漏,漏则数夕之中,倾陂竭泽矣”。又引《博物志》曰:“泗水出陪尾。盖斯阜者矣。石穴吐水,五泉俱导,泉穴各径尺余。”在邹县以北的峄山一带,地下有溶洞,“洞达相通,往往有如数间屋处,其俗谓之峰孔”。这种岩溶地貌往往形成地表水渗透漏而地下水蓄藏却十分丰富的现象,常常在山麓地带涌出地面而成大泉,与地表水相对而言比较稳定。泰山地区丰富的地下水源,被明代人认为是最理想的运河水源,于是永乐十七年(1419年),在陈瑄的建议下,初浚泉源,以资运河水源。此后每隔数年查访疏浚一次,将汶、泗中上游各地的泉源都通过地表明渠导入汶、泗、沂等水,再汇入会通河。[3]

姑蔑城 清末泗人学者王子襄《泗志钩沉》云:“颛顼封其庶子穷蝉於姑幕,徙封少典氏于颛臾,而以故地益姑幕”。又云:“姑幕传子敬康,至孙句望浸衰,帝乃封白马于其地,而以一都之地徙封句望于郚”。姑幕即姑蔑,春秋时因避鲁隐公息姑之讳而简称蔑。《春秋·隐公元年》“公及邾仪父盟于蔑”即此。泗水县泗张镇天齐庙村北、安驾峪村东有姑幕山,俗名谷垛山,下有古姑蔑城[4]颇疑姑蔑城天齐庙遗址有渊源,该遗址位于泗水县泗张镇天齐庙村北,系新石器时代、夏~商、周遗存,面积现存约4500平方米。1988~1989年两次发据,文化堆积厚1.4~2.2米。清理有灰坑、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土坑竖穴基、岳石文化长方形房址、周代圆形陶窑等遗迹。出土遗物:大汶口文化陶器以泥质灰陶为主,次为夹砂灰褐陶,细泥黑陶和夹砂红褐陶数量较少,纹饰有弦纹、附加堆纹、镂孔等,主要器形有鼎、鬶、罐、豆、盆、碗、背壶、杯等。龙山文化陶器分泥质和夹砂两大类,陶色有灰、褐、黑、红、白,常见纹饰有弦纹、附加堆纹、方格纹、篮纹、绳纹、按压纹、楼孔等,主要器形有鼎、瓿、罐、瓮、盆、匜、盘、豆、体、杯。岳石文化陶器以夹砂红褐陶为主,泥质灰陶次之,少量夹砂灰陶、泥质黑陶和黑皮陶,纹饰有附加堆纹、划纹、弦纹、按压纹、绳纹、篮纹和彩绘,主要器形有甗、鼎、鬲、罐、豆、尊、盆、蘑菇钮器盖。商代陶器分夹砂和泥质两类,另有少量硬陶,颜色以灰陶为主,次为红褐陶和黑陶,器表施绳纹,另见附加堆纹、弦纹、划纹、拍印几何纹、镂孔,器形有鬲、甗、罐、瓮、缸、大口尊、豆、簋、钵、盂、瓿、器盖等。周代的陶器以泥质和夹砂灰陶为主,其次为褐陶和黑陶,纹饰以绳纹占绝大多数,另有附加堆纹、弦纹,常见器形有鬲、罐、瓮、盆、甑、盂、豆、簋、钵等。(见《文物》1994年第12期)

郚城,考古工作者认为即泗水县小城子城址,该城址位于泗水县圣水峪乡小城子村北,系东周、汉遗存,面积约5万平方米。城垣早年夷平,地表已无迹可寻,曾在东南角及西北角发现夯土城基遗迹,夯层厚20~30厘米。城内文化堆积厚1~3米。暴露有灰坑等。采集有东周时期夹砂灰陶绳纹鬲足、泥质灰陶盆口沿、泥质黑陶豆盘、绳纹盆口沿、罐口沿及石刀、铜镞和汉代泥质灰陶盆口沿、罐口、板瓦、简瓦残片等。《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春秋时鲁邑,《左传·文公七年》'城郚’。汉置郚乡县,后汉省。故城在今山东泗水县东南”。应指此。[5]

△西南过鲁县北。

泗水又西南流,迳鲁县,分为二流,水侧有一城,为二水之分会也。北为洙渎。《春秋.庄公九年.经》书,冬,浚洙。京相璠、杜预并言:洙水在鲁城北,浚深之,为齐备也。南则泗水。夫子教于洙、泗之间,今于城北二水之中,即夫子领徒之所也。《从征记》曰:洙、泗二水,交于鲁城东北十七里。阙里背洙面泗,南北一百二十步,东西六十步,四门各有石<门团>。北门去洙百步馀。后汉初,阙里荆棘自辟,从讲堂至孔里。鲍永为相,因修响祠,以诛鲁贼彭丰等。郭缘生言:泗水在城南,非也。余按:《国语》:宣公夏滥于泗渊,里革断罟弃之。韦昭曰:泗在鲁城北。《史记》、《冢记》、王隐《地道记》咸言,葬孔子于鲁城北泗水上。

鲁县春秋鲁国都。战国秦王政二十三年(前224) 置鲁县,为薛治。治所即今山东曲阜东北二里古城村。汉为鲁国治。西晋东魏鲁郡治。北齐为任城郡治。曲阜鲁国故城位于曲阜市鲁城街道驻地及其东北周、汉遗存,据《史记》的《周本纪》和《鲁周公世家》载,周武王灭商后,封周公旦为鲁公,都曲阜,至鲁顷公二十四年(公元前249年),楚灭鲁前。曲阜均为两周时鲁国都城。其后改置鲁县。据《汉书·景十三王传》载,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徙淮阳王刘余为鲁王,曲阜即为鲁国都城,东汉后为县治。两周时期,故城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面积约10平方千米。1977年全面勘探和试掘,城垣总周长11771米,其中东垣长2531米,南垣长3250米,西垣长2430米,北垣长3560米。现存南、北垣保存较好,东垣约存一半,西垣已夷平。城垣残高2~10米,基宽20~50米,黄褐土、灰褐土夯筑。城门11座,其中东、西、北三面各3座,南面2座。城外,洙水从西面、北面绕过,小沂河流经城南。汉故城位于周故城南和西南部,呈扁长方形,东西长约2.5千米,南北宽约1.5千米,周长8410米,西、南垣分别利用周鲁城垣,东、北垣新筑,后者宽约10米,已全部湮埋地下,地面无遗迹。城门7座,其中西门1座,余各2座。周、汉故城内文化堆积厚1~2.50米。已探明有宫殿、居住、冶铜、冶铁、制陶、制骨、窑址、干道、排水管道、墓葬等遗迹,并部分清理发掘。出土的主要遗物:两周时期陶器有夹砂和泥质灰陶、灰褐陶鬲、簋、罐、鼎、豆、壶、钵、盂、尊、鼎;铜鼎、盆、盥、盘、匜、兵器、车马器,另有玉、石、骨、角、蚌器等。汉代陶鼎、盒、壶、罐、钵、板瓦、筒瓦及铜镜、钱币等。(见《曲阜鲁国故城》,齐鲁书社1982年9月,济南)

阙里春秋时孔子故里。即今山东曲阜市城内阙里街。因有两石阙,故名。孔子曾在此讲学。后建孔庙,几占全城之半。《汉书·梅福传》:“今仲尼之庙不出阙里。”旧亦用作曲阜的别称。

今泗水南有夫子冢。《春秋孔演图》曰:鸟化为书,孔子奉以告天,赤爵衔书上,化为黄玉,刻曰:孔提命,作应法,为赤制。《说题辞》曰:孔子卒,以所受黄玉葬鲁城北,即子贡庐墓处也。谯周云:孔子死后,鲁人就冢次而居者百有馀家,命曰孔里。《孔业》曰:夫子墓茔方一里,在鲁城北六里泗水上。诸孔氏封五十馀所,人名昭穆,不可复识。有铭碑三所,兽碣具存。《皇览》曰:弟子各以四方奇木来植,故多诸异树,不生棘木刺草,今则无复遗条矣。

孔里指孔子葬所。以弟子及鲁人卢于墓侧,百有余室,故名。《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葬鲁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三年心丧毕,相诀而去,则哭,各复尽哀。或复留,惟子贡卢于冢上,凡六年,然后去。弟子及鲁人,往从冢而家者,百有余室,因命曰孔里

泗水自城北,南迳鲁城西南,合沂水。沂水出鲁城东南,尼邱山西北,山即颜母所祈而生孔子也。山东一十里有颜母庙。山南数里,孔子父葬处,《礼》所谓防墓崩者也。平地发泉,流迳鲁县故城南。水北东门外,即爰居所止处也。《国语》曰:海鸟曰爰居,止于鲁城东门之外三日,臧文仲祭之,展禽讥焉。故《庄子》曰:海鸟止郊,鲁侯觞之,奏以广乐,具以太牢,三日而死,此养非所养矣。门郭之外,亦戎夷死处。《吕氏春秋》曰:昔戎夷违齐如鲁,天大寒而后门,与弟子宿于郭门外,寒愈甚,谓弟子曰:子与我衣,我活,我与子衣,子活。我国士也,为天下惜。子不肖人,不足爱。弟子曰:不肖人,恶能与国士并衣哉?戎夷欢曰:不济夫!解衣与弟子,半夜而死。沂水北对稷门。昔圉人牵有力,能投盖于此门。服虔曰:能投千钧之重过门之上也。杜预谓走接屋之桷,反覆门上也。《春秋.僖公二十年.经》书,春,新作南门。《左传》曰:书不时也。杜预曰:本名稷门,僖公更高大之,今犹不与诸门同,改名高门也。其遗基犹在,地八丈馀矣。亦曰雩门。《春秋左传.庄公十年》,公子偃请击宋师,窃从雩门蒙皋比而出者也。门南隔水有雩坛,坛高三丈,曾点所欲风舞处也。高门一里馀道西,有《道儿君碑》,是鲁相陈君立。昔曾参居此,枭不入郭。县即曲阜之地,少昊之墟。有大庭氏之库,《春秋》竖牛之所攻也。故刘公干《鲁都赋》曰:戢武器于有炎之库,放戎马于巨野之坰。周武王封姬旦于曲阜,曰鲁。

沂水亦名西沂水。即今山东曲阜市南之沂河。《论语·先进》:“浴乎沂。”《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季平子请“待于沂上”。注:“鲁城南自有沂水。”《水经·泗水注》:“沂水出鲁城东南尼丘山西北,平地发泉,流径鲁县故城南。沂水北对稷门。沂水又西径圜丘北……沂水又西右注泗水也。”

尼邱山,今名尼山,古称尼丘。在山东省曲阜、泗水、邹城三市县交界处。《史记·孔子世家》称叔梁纥与颜氏文“祷于尼丘得孔子”。后世为避孔子讳易名尼山。西北—东南走向。由石灰岩构成。主峰在曲阜市东南,海拔344米。东麓有五代时后周始创的尼山孔庙、北宋庆历三年(1043年)增建的尼山书院等古建筑。孔庙东南山崖下有天然石洞坤灵洞(夫子洞),传为孔子诞生处。广义的尼山指京沪线以东、泗水以南、祊河以西低山丘陵的总称。

颜母庙位于颜母山前颜母庄村内,为纪念孔子母亲颜徵在而建。祠3间,灰瓦硬山顶;有围墙,大门1间,灰瓦硬山顶。始建于明孝宗弘治六年(1493年)。院内有石碑一通,碑额刻“大明”二字,碑身正中上部刻“阙里孔氏报本之碑”,下部刻“周故夫子外府颜府君祠”等字。左侧刻“赐进士光禄大夫柱国太子太傅吏部尚书济南尹题”,“弘治六年岁在癸丑春二月有六日之吉”;右侧刻“宣圣六十一代孙袭封衍圣公孔弘泰、孔颜孟三氏子孙教授司学录孔公璜同建”。1986年重修。

 鲁国之图碑,1985年发现于湖北阳新县第一中学。发现时,碑石断裂,文字剥落,损坏严重,幸亏中国国家图书馆有拓本,《湖北金石志》录有俞舜凯题识,可资复原。复原后的线图,对研究曲阜鲁故城的平面布局和有关景点非常重要。

稷门雩门,李零通过对复原后的鲁国之图碑解读认为鲁城十二门,从名称看,似与《月令》式的布局有关。其中的南三门,从东到西,依次标“章门”、“稷门”、“雩门”。章门,于十二辰当巳位,盛德在火,章有大明之义。东门第一门是以始明为名,南门第一门是取大明之义。稷门,见《左传》庄公三十二年、昭公二十二年、定公五年、哀公八年。稷是百谷之神,《急就篇》“祠祀社稷丛腊奉”,颜师古注“稷,先农也,故求福也”。先农祀于南,如北京的先农坛就在南郊。雩门,见《左传》庄公十年、哀公十一年,其名与舞雩有关,门外有里,标“雩坛里”。雩以求雨,稷以祈年,都与农业有关。稷门一名高门,故门内标“高门里”。高门很高,《左传》僖公二十年“新作南门”,杜预注:“本名稷门,僖公更高大之,今犹不与诸门同,改名高门也。”《水经注》引之,说“其遗基犹在地八丈余矣”。郦道元以高门为稷门之别名,这是对的,但说“亦曰雩门”则误。舞雩台在雩门东南、稷门西北,小沂河和大沂河之间。孔子宅离雩门最近,他到舞雩台散步,应以此门为便[6]

雩坛,“舞雩台”建筑遗址〔鲁故城南东门正南1735米处·东周、汉〕位于南泉村西南500米,坐落在小沂河南岸,雩河之北,亦称雩坛、舞雩坛。《水经注》称“坛高三丈”。今夯土台基近方形,东西长120米,南北宽115米,残高7米。有两层。上层东西残长60米,南北残宽65米,残高5.30米。南面西部曾发现过石块堆砌的遗迹。从台基东面的夯土结构和内含遗物观察,台基似有三层:上层夯土时代当属西汉,中层夯土年代当属战国时期,下层夯土只分布于东部,时代当属春秋以前,可能是早期的台基遗迹。(见《曲阜鲁国故城》,齐鲁书社1982年9月)

曲阜之地,少昊之墟少昊是史前传说中的五帝之首。《帝王世纪》:“少昊邑于穷桑,以登帝位,徙都曲阜,崩葬云阳山”。颜师古:“云阳在曲阜,邑人谓今陵居一丘为云阳山”。《兖州府志·帝迹志》载:“少昊金天氏……黄帝之子玄嚣也……隆居江水,邑于穷桑,……登帝位,都曲阜。冢在云阳,即今曲阜东北二里,即今少昊陵也”。曲阜为少昊肇邑建都安葬之地,故古史通称曲阜为少昊之墟。《史记·周本纪》载:“少昊之墟,曲阜也,在鲁城”。古代帝王的墓葬称之为陵,因少昊为古代传说中的五帝之一,故名曰少昊陵。随着后世对少昊帝的祭祀,少昊陵也不断地扩建与重修。现存今陵为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修建。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乾隆皇帝谒陵时,又下令曲阜知县孔传松种植柏树421棵,桧树4棵,形成现今的规模。建国后,为保护文物古迹,进行过三次重修。

秦始皇二十三年以为薛郡,汉高后元年为鲁国阜上有季氏宅,宅有武子台,今虽崩夷,犹高数丈。台西百步有大井,广三丈,深十馀丈,以石垒之,石似磬制。《春秋.定公十二年》,公山不狃帅费人攻鲁,公入季氏之宫,登武子之台也。台之西北二里,有周公台,高五丈,周五十步。台南四里许则孔庙,即夫子之故宅也。宅大一顷,所居之堂,后世以为庙。汉高祖十三年,过鲁,以太牢祀孔子。自秦烧《诗》、《书》,经典沦缺。汉武帝时,鲁恭王坏孔子旧宅,得《尚书》,《春秋》、《论语》、《孝经》。时人已不复知有古文,谓之科斗书,汉世秘之,希有见者。于时闻堂上有金石丝竹之音,乃不坏。庙屋三间,夫子在西间东向,颜母在中间南向。夫人隔东一间东向。夫人床前有石砚一枚,作甚朴,云平生时物也。鲁人藏孔子所乘车于庙中,是颜路所请者也。献帝时,庙遇火,烧之。永平中,钟离意为鲁相,到官,出私钱万三千文,付户曹孔治夫子车,身入庙,拭几席剑履。男子张伯除堂下草,土中得玉璧七枚。伯怀其一,以六枚白意。意令主簿安置几前。孔子寝堂床首,有悬瓮。意召孔问:何等瓮也?曰:后也?对曰:夫子瓮也,背有丹书,人勿敢发也。意曰:夫子圣人,所以遗瓮,欲以悬示后贤耳。发之,中得素书,文曰:后世修吾书,董仲舒。护吾车,拭吾履,发吾笥,会稽钟离意。璧有七,张伯藏其一。意即召问伯,果服焉。魏黄初二年,文帝令郡国修起孔子旧庙,置百石卒吏。庙有夫子像,列二弟子执卷立侍,穆穆有询仰之容。汉、魏以来,庙列七碑,二碑无字。栝柏犹茂。庙之西北二里有颜母庙,庙像犹严,有修栝五株。孔庙东南五百步有双石阙,即灵光之南阙,北百馀步即灵光殿基,东西二十四丈,南北十二丈,高丈馀。东西廊庑别舍,中间方七百馀步。阙之东北有浴池,方四十许步。池中有钓台,方十步,池台之基岸悉石也。遗基尚整,故王延寿《赋》曰:周行数里,仰不见日者也。是汉景帝程姬子鲁恭王之所造也。殿之东南,即泮宫也。在高门直北道西。宫中有台,高八十尺,台南水东西一百步,南北六十步,台西水南北四百步,东西六十步,台池咸结石为之,《诗》所谓思乐泮水也。

季氏之宫武子之台考古工作者推测与鲁故城府第建筑遗址有关,该遗址位于曲阜鲁故城东部古城村西南200米处,系东周、汉遗存。此处地形高起,发现3处建筑基址:南部的一处呈“山”形,东西长90米,南北宽55米。夯土宽8~10米,高仅存0.20~0.30米,似为墙基。基址周围堆积有大量战国和汉代的砖瓦片。东部的一处呈长方形,南北长80米,东西宽46米,夯土厚0.40米。在其北面约50米,有一片路土呈长方形,东西长约75米,南北宽约60米。在遗址的东面有宽10米的道路通东南门,北面道路通东北门。据《水经注·泗水注》和《太平寰宇记》的记载推算,所谓的季氏宅、武台子,似指此处建筑遗迹,应是一处重要的贵族府第。(见《曲阜鲁国故城》,齐鲁书社1982年9月)

周公台周公庙建筑遗址〔鲁国故城中部偏东,周公庙村北·东周、汉〕《水经注·泗水注》:“周公台,高五丈,周五十步”。台东西长约550米,南北宽约500米。东北和南面东端仍有整齐的边沿,东、北两面呈两级台阶状,高出周围地面约10米。南面西部和西面已成漫坡。已探明高地上有大规模的夯筑基址。在高地的西北、北和东部边沿有断断续续的似夯土墙的遗迹,宽约2.50米。高地北沿“墙”外二层台上,发现五片东西并列的夯筑基址。高地东南部曾发现过砌得十分整齐的石台阶。高地前有通向故城南东门的古道。1942、1943年曾作试掘,发现大建筑遗迹,发现“鲁六年(公元前149年)九月所造北陛”刻石一方。1977、1978年对周公台进行钻探,并在东北部作重点试掘,发现东周和汉代两期建筑遗迹。上层建筑基址规模较大,揭露出天井、回廊、引路、殿基、地下排水道等遗迹,筑于西汉后期,沿用至东汉,此处可能是汉灵光殿东面“廊庑别舍”的一部分。下层建筑基址建于红质岩上,为大规模的夯土建筑基址,应是东周时期鲁城的宫殿区和太庙遗址。(见《曲阜鲁国故城》,齐鲁书社1982年9月)

孔庙,曲阜孔庙位于鲁城街道阙里路、鼓楼北路西侧-遗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孔庙是祭祀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场所。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今曲阜)人。殁后一年,鲁哀公将其故宅三间改建为庙,亲祭孔子。西汉以降,历代帝王不断对孔庙进行扩建,宋天禧二年(1018),增建殿堂廊庑360间,使之成为一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历代帝王到曲阜,均在此举行隆重的祭孔活动。孔庙平面近似长方形,东西宽约l41~l53米,南北长约637~651米,总面积约9.62万平方米。前后共有九进院落。前有棂星门、圣时门、弘道门、大中门、同文门、奎文阁、十三御碑亭。从大成门起,分成三路:中为大成门、杏坛、大成殿、寝殿、圣迹殿、两庑等,分别是祭祀孔子及先儒、先贤的地方;东为崇圣门、诗礼堂、故井、鲁壁、崇圣祠、家庙等,是祭祀孔子上五代祖先的地方;西为启圣门、金丝堂、启圣王殿、寝殿等,是祭祀孔子父母的地方。全庙共有殿、堂、祠、阁、坛、亭、坊466间,分别建于金、元、明、清、民国。整座建筑群以中轴线贯穿,左右对称,布局严谨。庙内还保存着历代碑刻2000余方[7]

灵光殿在汉鲁城内,今山东曲阜市孔府附近。为汉景帝子鲁恭王所造。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序》:“初恭王始都下国,好治宫室,遂因鲁僖基兆而营焉。遭汉中微, 自西京未央建章之殿, 皆见隳坏,而灵光岿然独存。”

泮宫泮宫遗址,亦作“頖宫”。周代诸侯之学宫。位于曲阜市旧城东南部。《礼记·王制》:“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頖宫。”据《诗·鲁颂·泮水》《郑笺》称:辟雍者,以土雍水,四面周水,圜如璧。诸侯之頖宫较天子之辟雍,其规模减半。宫前有水池,形状如半月形,曰泮水。据《水经·泗水注》记载:“宫中有台,高八十尺,台南水东西一百步,南北六十步;台西水南北四百步,东西六十步。台池咸结石为之。”晚清衍圣公曾在此修行宫。今台南水池仍在,池北岸有泮宫小学,原来面目全失。[8]


   


[0] 张新斌:《济水与河济文明》,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

[1] 郎兴启:舜帝故里在山东泗水姚墟,济宁日报,2019 年8月9日 

[2] 郎兴启:舜帝故里在山东泗水姚墟,济宁日报,2019 年8月9日 

[3]邹逸麟:试论我国历史上运河的水源问题,历史地理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03,第10页

[4]郎兴启:舜帝故里在山东泗水姚墟,济宁日报,2019 年8月9日 

[5]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山东分册》(下册),测绘出版社,2011-06,第475页。

[6] 摘自李零:《中国文化》2016年秋季号,62—72页;

[7]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山东分册》(下册),测绘出版社,2011-06,第397页。

[8] 车吉心主编.《齐鲁文化大辞典》: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年6月:第713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