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痘疮的分型治疗

 行唐中医李宏奇 2020-12-16
在长期治疗这类皮肤问题的过程中,我总结出痘疮由于大小形态不同,引起长痘长疮的原因也不同,治疗时用药方向也不一样。我根据引起痘疮的原因大致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类,风痘,状如粟米,皮肤表面布满着米粒状的小红疙瘩,有的可挤出白粉色油状物,皮疹以鼻周围为多,亦可见于前额,皮肤潮红,有时这种丘疹性的痤疮不仅发生于颜面,还分布在前胸后背的皮肤,这种痘疹我定义为风痘,这类患者多舌质红,苔黄、脉浮数,多由肺有宿热,复感风邪,遂使肺热不得外泄引起。治疗时应该以疏风清热,宣肺解表为主,用清肺枇杷饮治疗。
第二类,火痘,皮肤上的痘疮红肿热疼,而且痘的个头较大,这种情况多属于阳明热毒,湿热内蕴,阳明经有热,上扰头面,多由情志内伤,气分郁滞,日久化热,热伏营血所致。治疗时应该通腑泄热,我最常用的是大柴胡汤和荆防连翘饮和清胃散或防风通圣散为主,随证加减药物。
第三类,瘀痘,如果痘疮严重,疮连疮,痘连痘,而且痘疮还伴有脓包,这种情况往往是身体湿热胶着,虚实夹杂,还与瘀血停滞互为成因,比较复杂,我通常用黄连解毒汤和清瘟败毒饮或温清饮或血府逐瘀汤或桂枝茯苓丸,改善这种湿热淤血交织,错综复杂的身体状态。
第四类,浊痘,有的痘疮患者皮肤发黑,皮肤有暗疮和疤痕,这类患者的痘疮一般病程都比较长,疾病缠绵难愈,皮肤是一种污浊暗淡的状态,身体状况也是比较复杂的,身体有热有寒还有瘀,形成一种湿热与虚寒交织的局面,疾病已经不单纯是三阳合证,有的还会有三阴证,有的患者还伴有月经不调等妇科内分泌疾病,单纯用清利湿热的药会伤及元气,使下焦的虚寒更加严重,用热药又会使头面部的热毒更盛,所以用药时要仔细斟酌,细心辨证,治疗时祛邪而不伤正,这种疾病多属于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的厥阴病,张仲景治疗这类疾病有几个很好的方子,柴胡桂枝干姜汤,乌梅丸,五积散,麻黄附子细辛汤,桂枝茯苓丸,都可以酌情辨证使用。
其实在接诊痤疮的病人中,完全符合典型分型的并不多,患者生病也不会严格按照我们的分类去长痘疮,往往都是各种类型痤疮彼此混杂而生,这个时候我们就要通过立体伤寒论辩证论治,按照六经辩证的原理,引起痘疮的原因中三阳证比较多,治疗时应该解表通里和解少阳,对一些夹杂三阴证的患者,要注意温里通阳,引邪外出,扶正祛邪,以防复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