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痤疮

 学中医书馆 2017-10-07



  痤疮是一种发生于颜面、胸、背等处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本病皮损多出现在面部,多遗留瘢痕,影响美观及患者的生活质量,更甚者产生自卑、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西医学认为痤疮主要与雄激素、皮脂分泌增加、毛囊皮脂腺开口处过度角化和痤疮丙酸杆菌感染等四大因素有关。本病中医病因、病机复杂,历代医家多从肺、郁、热、瘀、血、冲任不固、肝肾阴虚、脾虚湿热等论治。吾师黄平教授师从国家级名老中医葛琳仪教授,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工作近十载,对痤疮的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随其学习,受恩师教诲,受益匪浅。现将黄师从营卫失调论治痤疮的经验介绍如下。


1 病理机制


1.1 营卫的生成、输布及生理功能

  《素问· 痹论篇》曰:“荣者水谷之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营卫同为水谷精微所化,清纯柔和者为营,剽悍滑利者为卫。《灵枢·邪客》云:“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灵枢·本脏》曰:“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营主脉中之血,卫主脉外之气,阴阳相随,外内相贯,维持人体正常的汗孔开合,抵御外邪入侵,维持脏腑组织的正常生理功能。

1.2 营卫与皮肤的关系

  营卫运行交会产生的变化谓之气化。络脉、腠理、玄府均为皮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营卫气化交会的重要场所,构成皮肤的防御系统。营卫相互贯通交感媾化,则气化乃生,气血津液和调。营卫虚弱,气化交会失常,津凝为痰,血凝为瘀,气滞、血瘀、痰凝等瘀阻脉络,百病乃生。黄师认为营卫失调则气化交会失常,卫外不固、腠理不密、玄府启闭失常,外邪侵袭、搏结于肌肤而致疡、疮、疹等皮肤诸症。

1.3 痤疮与营卫失调的关系

  黄师认为痤疮主要与营卫运行失常、卫郁营滞密切相关。卫气循行肌肤,温煦皮毛,防止外邪从皮毛、玄府、腠理而入。风邪常兼湿邪侵袭人体,导致运行肌表的营卫之气运行失常而卫气郁滞,不能抗邪外出,蕴于肌腠,发为痤疮。《素问· 生气通天论篇》云:“劳汗当风,寒薄为鼓,郁乃痤。汗出见湿,乃生痤痹。”张介宾曰:“ 形劳汗出,坐卧当风,寒气薄之,液凝为鼓,即为粉刺也。若郁而稍大,乃成小疖,是名曰痤。”劳作之时,汗孔洞开,如遇风寒则卫阳郁遏,津液凝于皮肤而生齄。外邪入侵,营血瘀滞,血行则气行,血滞则气滞,卫气在局部运动受阻,郁积不散而致痤疮。

  《内经》里有“营出中焦、卫出下焦”。营卫根于下焦,生于中焦,宣发输布于上焦。脾胃为营卫生化之源,心肺宣发营卫,肝胆疏升,心肺宣降,布之于表,肾为营卫之根。故肺经风热、肺胃蕴热、肺热脾虚、肝肾亏虚、脾虚湿热等均可导致营卫运行失调,卫郁营滞,发为痤疮。故黄师在治疗上注重审证求因,治病求本,在中医整体观和脏腑辨证的基础上,从营卫失和出发治疗痤疮,往往取得较好的疗效。


2 临证经验

  黄师治疗营卫失调型痤疮,在辨病、辨证的基础上强调辨体质的重要性。主要见于形体粗壮,肌肉肥厚,面色晦暗,皮肤干燥、粗糙,平素不易出汗的患者。且痤疮多发于头面、胸背部,色暗红,表现为丘疹、结节,无或偶伴脓头,高出皮肤,舌体较胖、舌质暗、苔白腻,脉浮。方选葛根汤加减。《伤寒杂病论》曰:“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本方适用于邪郁肌表,不能透发,卫郁营滞型痤疮。该方由葛根、麻黄、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和大枣等7味药组成。方中葛根为君药,《神农本草经》曰:“主消渴,身大热……起阴气,解诸毒。”《名医别录》曰:“疗伤寒中风头疼,解肌发表,出汗,开腠理……”既能疏通太阳经气,解肌发汗,开腠理,解外邪郁阻,使邪气从汗而解,又能透疹、生津。黄师临证使用葛根剂量较大,一般为15 g,若患者无汗出、背部痤疮较重者,可缓慢增加剂量至30~40 g。麻黄取其辛温解表发汗之功。《神农本草经》言其“发表出汗,去邪热气”,张仲景述“无汗用麻黄”。桂枝可解肌,《医学启源》言其“开腠理、解表”。麻黄、桂枝气轻上浮走头面,解表发汗,助葛根宣散表邪。白芍既能养血敛阴,又可活血通络,解邪气郁滞。黄师临证取生甘草清热解毒而和中;生姜、大枣调和营卫,又能顾护脾胃。方中桂枝汤解肌发表、调和营卫,麻黄开通玄府、发汗解在表之郁邪,配伍桂枝增加其发汗驱邪之功,又能助葛根宣散表邪。诸药合用,共奏发汗驱邪解肌、调和营卫、消痈散结之功,解卫郁营滞之状态。针对病情可随症加减,如出现脓疱,面色红,喜冷饮,大便干燥,小便黄,舌质红、苔黄燥或腻,脉弦滑数,加丹参、牡丹皮、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等凉血活血、清热解毒;如皮损瘙痒,加荆芥、防风、地肤子、白鲜皮祛风止痒解毒;如纳呆、腹胀者,加茯苓、太子参、陈皮健脾理气;如痤疮日久,皮疹形成结节,累累相连,颜色晦暗,疼痛不明显,舌质暗、苔腻,脉涩,加桃仁、红花、皂角刺、浙贝母、半夏、猫爪草等化痰祛瘀、散结消痈;如月经来潮前后,粉刺增多,月经过后,症状减轻或消失,伴有月经不调、痛经、经前乳房胀痛等,舌质红或暗红、苔薄白少津,脉细数,加牡丹皮、焦山栀子、柴胡、二至丸等滋阴降火,调理冲任。


3 典型案例

  患者刘某,男,26岁,2015年6月6日初诊。主诉:面部、全背多发寻常痤疮多年,曾用外用药(具体不详),疗效欠佳,病情反复。患者形体粗壮,肌肉肥厚,面色晦暗,皮肤干燥、粗糙,平素不易出汗。刻下:痤疮以背部为主,丘疹色暗红,疮体突出偏大,偶有脓点,口干欲饮水,小便自利,大便干,胃纳尚可,夜寐安,舌质暗、苔白腻,脉浮紧。西医诊断:痤疮。中医诊断:肺风粉刺,辨证为卫郁营滞证。治宜发汗解肌、调和营卫、消痈散结。方选葛根汤加味,处方:葛根15 g、生麻黄9 g、桂枝9 g、白芍12 g、生姜9 g、大枣15 g、生甘草5 g、土茯苓15 g、连翘1.5 g、蒲公英15 g、白芷15 g、皂角刺12 g、虎杖根12 g、薄荷(后下)5 g。7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嘱忌食辛辣油腻、甜腻、温性等食物。二诊:药后汗出,颜面、背部痘疮脓点消失,后背痤疮明显减轻,色淡红,疮体扁平,无新发痘疮,仍有口干。原方易葛根20 g、虎杖根15 g,加北沙参15 g。14剂,煎服法同前。

按语  本案证属卫郁营滞、玄府不通,邪气郁积于肌表不能顺利排出,产生痤疮。《伤寒论后条辨》云:“凡云太阳病,便知为皮肤受邪,病在腠理营卫间,而未涉乎腑脏也。”太阳为一身之藩篱,总督六经而统营卫。太阳主肤表,营卫运行于肤表,能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防御外邪。太阳经气不利,营卫运行失常,卫郁营滞,气血凝滞于肌表,毛窍闭塞,则全背发痤疮,不汗出。邪气郁久化火伤津则口干、大便干。故而需开通太阳玄府,清热养津。玄府得通,郁阻可除,痤疮可消。故用葛根汤发汗解肌,调和营卫,使邪从汗而解。再予皂角刺、虎杖根、土茯苓、蒲公英、连翘清热解毒,散结消痈,白芷、薄荷托毒排脓透疹。复诊时疗效明显,但仍有口干,加葛根20 g、北沙参15 g,增加生津止渴之力。续服半月,症状基本消除。


4 结语

  痤疮临床表现多样,病因、证型错综复杂,历代医家治疗痤疮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治疗上辨证和辨病相结合,多从清肺热、化脾湿、活血化瘀、化痰散结等入手。黄教授从营卫运行失常、卫郁营滞角度论治痤疮,为痤疮的病因、病机以及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但临证症状复杂繁多,治病求本,审证求因,不可拘泥于固定的理论与方法,望对痤疮的辨证论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