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坚持跑步5年以上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跑步学院 2020-12-17

2017年最后一个月,生活的各个角落都在争相迭代。但有一群人,坚持做一件事,已经超过5年了......

 01 

“跑步的习惯好像是从小就有。打记事起,我就特别喜欢跑。”

“8年。”

“4年+。”

“从2015年3月开始跑步至今,累计2年8个月。”

“四年。”

“五年了。”

“2年半。”

“从第一次半马开始算起,2年8个月。”

 02 

“减肥。”

“一来是感觉体能有些下降。当时偶尔回学校打篮球,但是发现体力大不如从前,在球场上有些跑不动了。二是为了玩手机(一款国外的跑步App)。”

“那年春暖花开时,看着臃肿的身材发愁,感觉不能这么沉沦下去,不能月月徒伤悲,就开始跑了起来。”

“减肥,将散步的习惯升级为跑步。”

“跑步之前我在丽江管理客栈,经营奶茶咖啡铺。那个时候经常熬夜,有朋友来丽江玩肯定陪他们吃吃喝喝,身体状况也因此亮起了红灯。

于是我决定重拾运动健身的习惯。每天6点半起床跑步,从6KM到10KM,再到半程马拉松、全程马拉松,100KM超级马拉松,120KM越野赛。然后不可收拾的爱上了跑步这项运动。”

 03 

“还算健康的上班族,有运动习惯。”

“生活节奏没有规律,吃喝方面不太节制,体重较大,也经常有疲劳感,精力不够充沛。”

“正从一段情感失意中走出来。那时候工作比较拼,没有什么业余生活和爱好,经常会感觉到疲惫。”

“工作-吃喝-睡觉,算是个宅女吧。”

“宅,非常宅,每天不愿意外出,在宿舍要么看书要么看剧,运动时间几乎没有,时常眼睛、腰椎、颈椎不适。”

“生活很不规律,熬夜更是家常便饭,可以说非常非常不健康。”

“运动已深入骨髓。通过深入探索和研究,对跑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多地感叹人体的美妙,以及运动学、生物力学等的精妙。曾创立了公司跑团,带动了一大批人了解并喜欢上跑步。现在作为教练,能更系统、科学地分享跑步知识和经验,也是一大乐事。

以前经常有人跟我说:工作几年你就胖了。可惜,到现在都没实现。借着跑马拉松的机会,去了不少城市。“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华”,原以为不知道啥时候能完成的事情,就这么发生了,算是一个惊喜吧。

花费方面,有不少支出,但是觉得值啊。与其变成“油腻的中年”而后经常去医院,不如从根本上提高身体素质,让自己的生活品质得到提高。”

“自律给你自由,通过跑步,让自己更加坚持不懈,面对困难不退缩。马拉松都征服了,还有什么困难不可战胜?”

“生活作息相对更有规律,虽然想减的肥并没有怎么减下来,但跑步以来几乎没有什么感冒。

能更好更主动地分配时间了。我既喜欢旅行,也喜欢马拉松,所以现在就常跑一些境外的马拉松赛事,很喜欢这种马拉松旅行的模式。”

“虽然每个月都有跑量,但大部分都不满50KM,有点汗颜。

跑步给我的影响实在太大了,这几年的工作、社交、朋友,基本都和跑步有关。因为跑步,认识了很多厉害的朋友。

跑步花钱吗?花!

鞋子、袜子、外套、短裤、Bra、T-恤……

冬装、夏装……

品牌、款式……

但追求无止境!刚开始配速730还喘,现在530很轻松。”

“作息比之前更加规律了。现在基本是十一点睡,七点起。

花费方面,每年会有一定的预算在运动上,包括跑步、游泳、搏击、力量训练。

除此之外,就是健康获得了显著改善。以前有的腰椎和颈椎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而且现在还养成了每天运动的习惯,感到更快乐、更自信了。”

“恢复了规律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一般都是10:30 - 11:00睡觉,早上6:30起床运动,夏季会更早一些。

工作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因为对跑步的热爱开始从事体育赛事方面的工作,目前主要是体育赛事运营和赛事直播,并在运动领域里不断地探索和发展。

健康方面由于思想和行动都得到高度重视,肯定是越来越好,当然坚持才是最重要的,运动这事儿不可能一劳永逸,任何时候行动都不晚,但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

家庭方面是需要分配好时间的,因为赛事一般都是在周末。目前国内跑步比赛越来越多,我不会太盲目,会有选择性的参加。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带上家人一起去旅行,一举两得。”

 04 

“很矛盾的一个问题。对一周一赛,背靠背的马拉松疯子确实不能理解;但是反过来,在那些不跑步的人眼里,到外地去跑马拉松,我们估计也是马拉松疯子。”

“训练有素、会合理安排比赛和休息的优异跑者,可以是「马拉松疯子」。一般人不建议太频繁参加马拉松。对跑步特别是马拉松,要心存敬畏。虽然跑了十几场全程马拉松了,自认为还是个马拉松小白吧,现在的比赛安排比以前更加科学、谨慎。”

“不赞同马拉松疯子,自己也不是马拉松疯子。小跑怡情,马拉松不是人人随便都能跑,只有通过科学系统的训练,适当、适度去参赛,挑战自我即可。马拉松不是白开水,不可常饮,更像二锅头,小酌怡情。”

“对比赛痴迷的人不在少数,但是马拉松毕竟是极限运动,这种狂热是没有意义的并且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是违背了为了健康才去跑步的初衷的。马拉松我基本控制在一年4~5个比赛,是很合理的。”

“疯子怎么了,我们乐意。虽然只是半马选手,不能算是马拉松疯子,但身边有那么多疯子,早就被同化啦!”

“对于马拉松疯子,我觉得这是一种生活方式,有的跑者能从超长距离的挑战中获得快乐,但并非适合每个人,可以接受,也觉得很酷炫,但是自己不会尝试,因为我更能从运动带来的身心健康以及多样化的运动中获得快乐,这都是个人选择。

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每天都要运动一个小时,去年是每天跑步一小时(10km),今年加上了新的运动,包括搏击、游泳和力量训练,多样化的运动有助于减少伤病,获得不一样的运动体验,比如搏击就很好锻炼了我的力量和柔韧性,而游泳舒缓了对于关节的压力。”

“刚刚开始跑马那会儿,确实有过鸡血期,是比较盲目的。那段时间段比较疯狂,每个星期都想去参加比赛,很享受比赛带给我的新鲜感和完赛的成就感。但时间久了,就越发理智了,懂得有的放矢,懂得选择和放弃。

虽然跑步是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但它毕竟不是生活的全部,我的生活不应该只有跑步,所以就会更好的去选择赛事,也更好的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

 05 

“我是一个几乎不参加聚会和应酬的人,所以我大概明白你说的这种情况,这个没关系的。我从来没有烦恼过这些,倒是有些很多年没见的朋友和老同学,这几年也开始跑步。我想只要是好的事情,总有一天会被别人接受的。”

“一旦你成为一名严肃跑者,你的各方面都会发生变化,其中一项就是自律。要想跑得好、达到比赛目标,就得进行相应练习,饮食和休息方面也不容忽视。跑步确实会占用我们比较多的时间,会出现一些情况,比如:与朋友联系的比较少、因为比赛无法参加某次聚会等,甚至影响自己的休息。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假如你不是因为要跑步,而是要去学习弹吉他,那情况其实是类似的。所以这个锅,不能让跑步来背。实际上,真正的朋友了解你对跑步的想法,知道你的计划,是会理解你的,这次没赶上,会换个时间或者下次。”

“跑步是为了更好的完善自我,丰富生活。不可为了跑步,而影响生活,陶醉在自我的小圈子里,孤芳自赏。以跑会友,以跑结友,以跑促友,让跑步拉近你我的距离。跑步没有让我失去什么,反而得到的更多。”

“这个到没有,因为我依然会喝酒,哈哈哈。我一直觉得喝酒的人是真性情的人。虽然自己是个小酒量,但是朋友聚会也会小酌两杯。而且我认识很多跑步界的大神,酒量都好的一塌糊涂。我还会调侃他们:酒量和跑量成正比。

我想我并不是运动员,我只是爱好者,我喜欢跑步,但没必要让跑步制约我原本丰富多彩的生活。我崇尚健康,但没必要克制自己的本性,说到底开心还是最重要的。

朋友在我心中的份量很重,所以我不会因为跑步忽视朋友。相反,因为跑步我认识了越来越多有共同兴趣爱好的朋友,每次比赛就会和天蓝海北的跑友聚会,跑步也许就是为了更好的吃吃喝喝。每逢比赛胖三斤大概就是我这样的。”

 06 

“这个问题我可以改一下么,这么好的事情还需要“坚持”么,应该这么久了,你享受够了没?”

“就是心里的一个声音:你可以!不想跑,可以找出无数种借口;想跑,只要一个理由。好看好穿的跑鞋、衣裤,会为你的跑步道路助力不少。”

“喜欢流汗的感觉。喜欢跑步的朋友。喜欢上大的操场。嘻嘻~”

“最大的原因就是跑步这个过程本身能带来快乐,而且跑步还能带来持续的身心健康,同时还能通过跑步认识更多的朋友。”

“在我看来,任何轻易放弃的东西都不值得被珍惜。还在坚持,就是因为从骨子里面的热爱。这种感情让你对跑步的态度是积极的主动的,这种坚持让你快乐,并不是负担。所以为什么不坚持到底呢。”

 07 

“跑步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如果可以,我想我应该会跑到80岁。”

“跑步就是一个爱好,别升华也别妖魔化。”

“追寻自己,感恩一切,享受奔跑。”

“感谢跑步,让生活充满阳光。”

“享受跑步的过程与健康的人生。”

“我和跑步谈恋爱。”

“跑步不是百忧解,积极正面的面对生活才能解百忧。”

“中意他,中意他,他的步伐,让我的世界起了大变化。(梁咏琪的歌)”

不跑步的人常会怀疑:跑步真能给人带来那么大变化吗?我们采访的所有跑者,都无一例外地给予了肯定回答。

被爆炸的信息塞满大脑时,跑步能让你享受宝贵的无聊。

生活中除了枯燥还是枯燥时,几个月后的赛事能让你体验什么叫燃烧。

如果你感觉对人生丧失掌控,跑步能让你重回巅峰,即使只是一种幻觉——你会觉得:“掌控了这一步,下一步也就可以掌控;掌控了身体,也许生活也能被我们所掌控。”

在赛道上,你甚至可以体会一把“赢”的感觉:你可以跑赢数万人,或者你可以跑赢几个月前的自己。

跑步有多妙,只有你去跑了才会知道!

你坚持跑步多久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