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来,健康的我们竟然都是亿万富翁,那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生活

 跑步学院 2020-12-17

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工作以后,运动量的极具减少、压力的增大、繁重的加班、熬夜游戏刷剧、不规律不健康的饮食......

这些看似现代人早已习以为常的生活,却正在一点点蚕食着我们宝贵的健康,而我们大多数人对此的态度却是不以为然无可奈何和无法可解。

年初,歌手张惠妹上了热搜,熟悉的歌声、经典的曲目,但模样却让人有些不忍直视。

▇ 右边的阿妹可能是不真实的(图片来自网络)

从爆出的照片上看,张惠妹胖了可不止一个量级,而此后网上也爆出了张惠妹发胖的几大原因:

  • 过劳肥;

  • 家族肥胖症;

  • 吃激素药;

  • 年龄增加导致代谢减慢;

  • 和周杰伦一样,无法戒掉奶茶。

就连她的经纪人对此也是十分无奈,其实张惠妹的「胖」又岂是她一个人的问题。回看我们周围的朋友,有多少人30还不到就已是一副大肚便便、油光满面的中年油腻形象,脱发甚至比脱单还快。

47岁的张惠妹爆肥的让粉丝心疼,但几乎就在同一时间,49岁的莫文蔚、52岁的周慧敏、64岁的赵雅芝、73岁的潘迎紫,却靠着数十年如一日的自律活成了另一番模样。

▇ 谁能相信台上的莫文蔚已经49岁了(图片来自网络)

学院君在这里并不是在黑张惠妹,也不是以身材分等级,只是在描述这样一个现实:

 现代人糟糕的健康状况 

肥胖、熬夜、过劳等现象已成为当下对身体健康威胁最大的几大因素。

我们先来看几组数据,此前,丁香医生曾发布过一份《2019国民健康洞察报告》,这份报告中显示:

大家认为饮食健康的重要性达到9.3分,但对自己的现状评分只有6.9分;

人人都有的健康困扰,皮肤状态不好、抑郁焦虑、睡眠不好,排名前三;

只有3%的人坚持每天运动;

50%的人在为减肥困扰。

还有:

据2016年《柳叶刀医学周刊》(Lancent Medical Journal)的数据,中国的肥胖人口已近9000万,其中男性4320万,女性4640万。

2016年,中国的肥胖人数超越美国,正式成为世界上肥胖人口最多的国家。在世界肥胖人口,有16.3%的男性和14.2%的女性为中国人。

北京大学公共健康中心的一项研究指出,至2030年,每4个孩子中,就将有一个是超重的。届时,中国将有5000万儿童的体重被列为超重或肥胖。

可以明显的看出,如今肥胖早已不是个别现象,而更像是社会高度发达后的一种「通病」。为了更好的人脉与业务就要不停的应酬、吃喝,为了将来的升职加薪就要日复一日的加班,为了节省时间就疯狂的点着各种高糖、高油的外卖。

在我们早已跳脱出「以食果腹」的本能欲望后,过量饮食已成为当下一种缓解压力与焦虑的方法。我们不再愿意接受所谓正确的饮食观,而更愿意相信各种网红低卡零食、各种无糖饮料可以毫不费力的帮我们达到「吃而不胖」的目的。

的确,不得不承认现在人的生活压力确实在陡增,可以说除了工资不涨什么都在涨,在巨大的现实压力下,不得不拼命工作,以期待未来能有更好的生活保障和条件。

这样的想法和做法本无可厚非,但拼命工作不是让你为了工作把命「拼没」。

早前有这样一则新闻,江苏的一位28岁小伙,月薪2万,在公司也是平步青云,过着让身边朋友艳羡的生活,就连他自己也期待着未来的美好生活。但不幸的是,却被查出已是胃癌晚期,不但葬送了未来的前程也葬送了自己的健康。

而他患病的背后正是各种不良生活习惯的累积,为了工作从来都不规律吃饭,白天几乎就是外卖,晚上就是出去应酬各种酒局、饭局,360天至少有200天都在吃夜宵。

▇ 来源:《2017中国外卖发展研究报告》

结果半年前开始出现消化不良、胃痛胃胀的现象,结果到医院一查直接就是胃癌晚期。

他的这些习惯不正是我们现在绝大多数人每天都在重复做着的事吗?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年轻,能扛,疾病哪会轻易找上门,正像茨威格说的那样:“一个人年轻的时候,总以为疾病和死神只会光顾别人。”殊不知正是你对自己健康的漠视,将死神一步步的拉向了自己。

根据抗癌协会公布的统计数据:我国癌症发病年龄提前了15-20年。而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占健康因素的60%。

叔本华说过:“人类所能犯的最大错误,就是拿健康来换取其他身外之物。”

 健康的你就是亿万富翁 

然而看看我们身边,有多少人在透支着身体:

清华大学计算机硕士张斌,凌晨1点猝死在马桶上,临死前还发出了最后一封工作邮件;

网易女编辑王雅珊,年仅28岁患肝癌去世,生前也是各种熬夜、加班;

37岁的刘凌峰,常年超负荷工作,曾连续工作70个小时不停歇,最终被确诊为胃癌晚期;

36岁的华为工程师,在肯尼亚过劳死,22个月无休假。

去年有一个刷屏视频叫:你知道中国人有多拼吗?建议大家有时间可以看一下。

还有一位「死里逃生」的一线记者说过这样一段话:

死亡对于年轻人而言,似乎是个遥远的话题。我们为了更好的生活打拼,一切讲求效率:熬夜、加班、应酬、饮食不规律等等,透支着看似强壮的身体,一天里最大的运动就是走路,上下楼梯和拿外卖。

如果你还抱有侥幸心理觉得「健康」二字太过虚无缥缈,不如工资那样来的更加实际,那我们就给健康来个「明码标价」,网上曾经流出过这样一个视频,按照十年前美国黑市人体器官贩卖的价格来看:

心脏99.77万美元;肝脏55.71万美元;一对肾脏26.29万美元;一只眼角膜2.44万美元;每克骨髓最高能卖到2.3万美元……

如果把你的身体完全分解,以最高价格来算的话,一个人大约价值4300万美元,也就是将近3亿人民币。

▇ 我们的身体真的很值钱(图片来自网络)

看见没有,无病无灾的你,就是妥妥的「亿万富翁」。

 再忙也要抽时间运动 

也许你早已深知不良生活方式的巨大危害,而苦于没有足够的时间改变,而这也是被提及最多的阻碍你找回健康的「正当理由」。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现在的人动不动就把工作忙、压力大、没时间挂在嘴上,好像每天的24小时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工作,一点时间都抽不出来。

那怎么张朝阳、毛大庆、马克·扎克伯格、村上春树、潘石屹......这些人都有时间运动,难道你比他们还忙?

如果你觉得这些人都是名人不能相提并论的话,那我们再来看看两位「平民」。

来自无锡的环卫工夏大叔今年56岁,从38岁开始健身,如今身材堪比职业健身运动员。

▇ 图片来自网络

环卫工的工作我们都清楚,这是一份又脏又累的活,不但工资不高,而且每天还要饱受风吹日晒之苦,可即便是如此艰苦,夏大叔也坚持每周去4-5次健身房,每次一个小时。

▇ 图片来自网络

还有此前在《中国诗词大会》夺冠的外卖小哥雷海为,同样是干着又苦又累的外卖工作,但他却把握住了每一分一秒,送餐的间隙、等餐的间隙、午休时,只要是能利用的时间他都用来背诗词,就这样造就了他日常储备诗词已达800多首。

▇ 图片来自网络

现在回过头来再问问自己,你果真没时间吗?

想必答案你自然心中有数,之所以没时间,只不过你的时间大部分都用来,无效社交、游戏、抖音、追剧、追星、追综艺......

这些事情不是不能做,你可以把它们作为日常减压的一种手段,但不能让他们占据你本就紧张的「自由时间」,毕竟与健康相比,这些事情真的完全没有可比性。

 迈出健康生活第一步 

所以为了健康,你是时候做出改变了!

先从「饮食」开始,其实,我们也曾多次强调,减肥不等于少吃或甚至不吃,甚至你还可以「多吃」。因为关键在于,你最终一天到底摄入了多少热量,而不是吃了多少。

但吃的健康、吃的科学、吃的均衡,显然从长远来看,不只对你减肥有帮助,更是对你的健康负责。所以你要先了解和养成健康饮食、均衡饮食的习惯,为此我们曾介绍过两种获得世界最佳饮食法的得舒饮食(这7个只有营养学家才知道的减肥小技巧,一般人我不告诉他)和地中海饮食(还说减肥难?他做的这4个小改变,让他10个月减掉90斤!)

但千万、千万、千万不要「节食」,因为那样不但无法让你真正瘦下来,反而会对健康造成重大伤害。

说完了吃再来说说运动,首先你要先了解自己的体重情况,这里要引入一个概念——BMI(身体质量指数),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这一指数对经常健身的人来说或许并不准确,但对于绝大部分普通人来讲还是非常能说明问题的。

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

判断标准是:

过轻:低于18.5,正常:18.5-23.9,过重:24-27,肥胖:28-32,非常肥胖,高于32。

▇ Photo via coach.nine.com.au

如果你属于过重或以上的话,就要注意减肥了,而且不管是有氧运动还是无氧运动都应该放入你的减肥计划中,只不过不同阶段,二者所占比重不同罢了。

很多人觉得力量训练只会让自己增肌、增重,并不利于减肥,但实际上,力量训练同样具有燃脂的效果。

因为力量训练可以有效促进某些激素分泌,特别是睾酮,睾酮具有消耗脂肪、增加肌肉含量的作用,而肌肉的增多,又可以燃烧更多的卡路里,同时还可以让你的皮肤保持弹性,让身型变得更具「线条美感」。

相较力量训练,减肥的最佳运动方式当属有氧运动,尽管有氧运动的选择非常多,但跑步无疑是其中最受欢迎、最多人采用以及燃脂效果最高的有氧运动。

可以说,凡是减肥成功的人,几乎都会跑步。

减脂期,跑步速度不要太快,以中低速慢跑就很好,因为运动强度较低时,脂肪供能比例越高,随着运动强度增加,脂肪供能比例下降,糖供能比例增加。

所以减脂跑,一般建议在30分钟左右就好,因为30分钟时脂肪供能的比例恰好到达峰值。到底跑多久才能燃烧脂肪?答案居然是这样...

都说减肥难,但你还没真正去做过,又怎会知道自己一定做不到呢?

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有规律的运动、健康的作息时间和睡眠,一旦你做到了这些,一切自然水到渠成。

三岛由纪夫曾说:人生只有这么一回,为何不多加珍惜短暂无常的身躯,予以锻炼雕琢呢?

所以,为了健康,你真的要开始改变了。

▇ 文中部分图片来自 Unsplash、Pexels以及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