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为什么坚持零垃圾生活?

 朴自然官方 2020-12-17

感谢你陪伴我们走过第【1378】

每日六点半,相约朴自然

(翻译:冉冉  朴自然译制)

这是过去三年我制造的全部垃圾。每当我这么说时,人们总是觉得我疯了,或认为我在说谎。他们会问一些问题,比如:嘿,所以你是怎么擦屁股的?

我坚持零垃圾生活已有三年之久,零垃圾,这听起来很笼统,对吧?让我来解释给你听,零垃圾对我而言就是不制造垃圾,不送任何东西到垃圾填埋场,不丢东西进垃圾桶,不随地乱吐口香糖。

不制造垃圾,这是一个很革命性的想法,一切都要从我还在纽约大学就读环境科学时说起,我大四时,我修了一堂课叫做:“环境科学总整课程”这是一门毕业必修课,所有环境科学学生都要参加,学习这门课的目的是学会保护环境,让这世界更具永续性。

可是呢,在我班上有个女生,她每堂课都会带着一个大塑胶袋,里面有装满食物的塑胶盒,塑胶刀叉,塑胶水瓶,及一包塑胶袋装的洋芋片,她会将食物全吃光,然后每次上完课,剩下的垃圾就被她丢进垃圾桶里。这极让人失望的,因为我们是一群环境科学学生,我们要为让世界变得更好而努力,然而她却毫不在乎地制造大量垃圾。

有一天放学后,我带着不爽她制造大量垃圾的烦躁心情,回家准备做晚餐,当我打开冰箱,我发现到一些我从没注意到的事情,在我冰箱里的每一个东西都是塑胶包装的,我简直不敢相信,我对那个女生制造那么多塑胶垃圾感到气愤,但到头来却发现我和她一样糟糕。

我也是制造垃圾的那个人,因此,当下我做了个决定,我要拒绝使用塑胶制品。但是这并不是一件件容易的事,对吧?你回想你每天的生活,早上醒来,走进浴室,刷牙。咦!你的牙刷是用什么做的?塑胶。你的牙膏是用什么包装的?塑胶。你的洗面乳,乳液,隐形眼镜药水等等......

太多我们的生活必需品都是塑胶包装的,所以我认识到,如果我要过个远离塑胶的生活的话,只有一个办法可行,那就是我必须要学会如何自制产品,我不知道你会不会,但我那时还真不知道怎么做出除臭剂,我根本不知道配方,所以我发现我需要做点研究。

当我在网上浏览资料时,我看到一个名叫“零垃圾之家”的博客,是由一位名为Bea Johnson的女士所创立。她和她老公及两位小孩住在加州的米尔谷,一家四口过着完全零垃圾的生活。当我深入了解Bea和她家人的生活方式,我震撼不已。

在那之前,我以为拒用任何塑胶制品,就是爱地球的最佳方法。但不必制造任何垃圾的想法是不是更加令人信服与激励人心,而且听起来更加合理可行呢?

因为我是一名环境科学的学生,我关心环境,研究永续性,谈论永续性,为永续性抗争。但我发现,在我的日常生活中,并没有实践任何永续发展的价值。

所以,我决定开始我的零垃圾生活。让我逐一说明并分享我是怎么做的,好让这个转变的过程更容易些。

第一件事:我开始拒绝买包装产品。

所以当我去商店购物时,我不再购买用纸,玻璃或是塑胶包装的产品。我开始自备罐装容器,或者袋子去商店盛装大量或者是无包装的产品,我也开始从农夫市集采买蔬菜水果,那些也是无包装的。

第二件事:我开始制作属于自己的产品。

在我开始这样的生活前,我那时的男朋友,都用小苏打粉来刷牙。我那时候觉得他大概是全世界最恶心的人了,因为你不可能用小苏打粉把牙刷干净,这很恶心。可是呢,时光快转,我的第一个自制产品却是牙膏,用小苏打粉做的牙膏。

从那时起,我开始花很多时间自制产品,当我发觉一个东西快用完了,我不再到店里买新的,我开始学习如何自制自足。所以当我乳液快用完,我就学自制乳液。除臭剂快用完,我就学自制除臭剂。随着时间过去,那些我习于购买的商品我都开始自己动手做。

第三件事:我开始买二手货。

我不再买新衣服,让垃圾变得更多,我开始购买那些回收制品,二手物,所以不再制造任何新的垃圾。

第四件事:我开始设法过个简单的生活。

我只保留住那些必需品,或我真正需要的东西。这真的非常非常困难,因为我是那种非常感性的人。我可以很容易地找到理由说明我为什么要用牙签,但当我细细思考,我成功地简化了我的生活。我领悟到我所拥有的东西越少,我的家就越不杂乱,也越容易打扫。而且当你拥有越少东西,你会比较小心呵护它们。当你珍惜你所拥有的每样东西,你就不会有这样的想法:“如果我不喜欢这东西了,我就把它丢了然后买新的。”你心里想的是我只有这些东西,所以我要小心使用,不要随意将它们丢弃。

不过这听起来十分困难,对吧?但我向你保证,这并不难。我只是个平凡,又懒惰的人,所以如果很难,我是不会过这样的生活的。事实上,这样的生活方式所带来的好处,远远多于你能想到的缺点。

第一个好处:省钱。

一是我在买食物,商品,甚至是自己动手做时,我省下了钱。因为我不买有包装东西,所以我能以比较便宜的价钱买到我所需的东西。二是我只买二手商品,这也让我省下了钱,因为二手衣物通常都比新的便宜。三是过着简约的生活也让我省下了钱。我不再一天到晚逛街,冲动购物,我现在只买急需用品,或者我真正需要的东西。

第二个好处:开始健康饮食。

现在当我上街购物时,我不买加工食品,只买无包装产品。因此饮食内容是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或是自备容器,袋子去买大量叶菜类或坚果。当你吃得健康,你身体就越健康。在过去这几年,我发现我的体重不再上下起伏,我变得更有活力,也不再睡那么久。当你吃得好,身体好,又省下钱,你就会更快乐。

除此之外更让我开心的是,这是我有生之来第一次,活出了价值。

但垃圾为什么是一个大问题呢?垃圾毫无疑问是个大问题。事实上,平均一位美国公民,每天制造出大约4.4磅的垃圾。一年下来,这重量大概是你8.5位好朋友的体重总合,相当于你把他们全部丢进垃圾桶一样。所以如果你在意你的朋友们,而且不希望将他们丢进垃圾桶里,你觉得你可以减少目前的垃圾量的话,我有三个简单的小步骤可供你参考:

第一步是好好检视你的垃圾,了解你都丢了些什么。因为你不可能在完全不知道自己丢了什么之下,实施垃圾减量。所以当我检视自己的垃圾时,我发现我的垃圾来源主要有3大类。

第一类是食物的包装材料,所以我开始学会购买大包装或无包装产品。

第二类是产品的包装材料,所以我学会如何自制产品。

第三类是有机厨余,所以我学会如何堆肥。而我只是找出这三种垃圾来源,并且消灭它们,我就成功减少了将近九成的垃圾量。

第二步是从生活小事改变起。

当你着手改变生活中的小细节,它会带来大规模且长远的正面影响。像是使用环保袋来取代塑胶或纸袋,或是使用不锈钢,玻璃水瓶来取代塑胶瓶装水的购买。在经过一段时间后,你会开始发现到这些细微的改变所带来的影响累积起来,能带来很大的不同。

第三步是开始DIY,或者说是学着如何自制自足。

现在,我非常喜欢自己动手做。因为当你走进一个店面,准备挑选产品时,你有时必须妥协,只能接受现有的产品,对吧?如果你不喜欢那产品的气味,那可真不凑巧,就只有这种气味的产品。如果你不喜欢那产品的触感,那只能抱歉啰。如果你不喜欢那产品的包装,你别无选择。

如果是自己动手做的话,我们可以就改变产品的气味,触感,包装以及成分。我们有选择的权利。所以当我开始自制自足,我能完全掌控我所吃的,所用的。

我在大学时开始这样的生活方式,当我毕业后,我有了一份正式的工作,一份真正为了永续发展而奋斗的工作,这就是我想要做的。其实在那段时间,我还同时经营我的博客:“无用之人才制造垃圾”

我时常被问到这样的问题:“亲爱的Lauren,我非常喜欢你做的DIY产品,而且我也想要用纯天然制品。但因为生活呀,家人,朋友等原因,我就是无法找出时间自己动手做,你知道哪里可以买到类似的商品吗?非常感谢你的帮忙,祝一切安好,某某敬上。”

所以我开始逛商店,开始一一检视商品,然而我发现在美妆产品上,能找到和我DIY概念类似的产品,但在清洁用品类别内却一无所获,当我细看那些清洁用品的内含物,即使是那些强调“天然”的清洁用品,都含有一些非常有害的物质,比如致癌物,内分泌干扰物质等。

而且你知道吗,当我更深入了解,我发现那些清洁用品制造商,法律并没有要求他们将商品的成分全部写在商品的外包装上。所以当我们去购买商品时,我们只能任由厂商摆布,希望他们能将我们的福祉放在心上。

我认为作为消费者的我们,有权利知道商品的一切信息,了解它是否会对我们产生危害。所以我开始思考我自己做的产品,那些我已经做了好几年的产品。我的产品很安全,有效,而且所含成分都是我经常使用的。像是我用来刷牙,做沙拉酱的东西。我发现这是个机会,所以我辞掉了工作,出来创业。因为我认为,作为人类,我们有权利选择那些对我们的房子,身体,环境无害的产品。

但我也因此被很多人批评,说我做这些只是为了博眼球。但我选择这样的生活方式仅仅是为了我自己,我不会去告诉别人该怎么生活,或限制他人制造多少垃圾。我只是想要提供方法,透过我的博客及我的事业,来帮助其他人,帮助那些像我这样想要减少垃圾的人们。我过着一个零垃圾的生活,我认为这是我所知道最好的生活方式,这和我的人生价值观相吻合。

但这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对吧?我只是个无名小卒,我这样做能带来多少改变呢?我的想法很简单,我希望我被人们记得,是因为我活着的时候,我有努力去减少垃圾,我有为保护地球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而不是我留在身后的垃圾。

今年七月初,我第一次接触“零垃圾生活”,当时我的想法是那些零垃圾生活的人就是在博眼球,或者是骗人的,正如视频里的主人公劳伦辛拉(Lauren Singer)所说的那样,因为在我的认知里,我们不可能做到那样。经过一个多月的接触与学习,我为自己的那种想法感到可耻。

而在国内我真的没有见过“零垃圾”生活的人。在环保方面,最熟悉的莫过于“限塑令”。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限制生产销售使用购物袋的通知》。这份被称为“限塑令”的通知,本意是以有偿使用的方式,来达到减少购物袋的使用,引导消费者提高环保意识,提倡自带购物袋的目的。


然而,这个本意非但没有达到,原来由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免费提供的塑料购物袋,却成了商家的赚钱工具。按一家超市保守估计,一天如果卖出3000个塑料袋,一个月就是9万个,一年就是100多万个。以小袋为例,一年的纯收入就在15万多元。

塑料袋太便宜了,大家都不在乎。省几毛钱和便利面前,大多数人更倾向于选择直接购买的便利。感觉限塑令已经变成了卖塑令,这么多年来大家不是习惯了自带塑料袋,而是接受了塑料袋收费合法这么一个事实。

可笑的是,超市里还有各种免费的卷装袋,走出超市那一刻,我们手里提着一个两三毛钱的大塑料袋,里边装满了大大小小的有免费卷装袋和塑料包装袋包着的商品。可为什么卷装袋和塑料包装袋是免费的,为什么那个大手提袋却要收费呢?难道是因为它们大小不一样,还是做工不一样,可它们的材质都是塑料啊,都该被限制的,这怎么能引导消费者提高环保意识呢?我时常为此感到郁闷,但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只能接受。

我认为限塑令应该从源头限起,限制的应该是商家,而不是消费者。商家可以提供可降解的塑料袋,无偿或有偿,消费者都应该接受,如果可降解塑料袋比较贵,慢慢地,消费者可能就养成了自带购物袋的习惯,皆大欢喜。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快递、外卖等行业逐渐火爆,其中塑料包装袋、塑料气泡膜、餐盒等的用量则在不断上升,“限塑令”的效果开始逐渐弱化。

不管我们环不环保,垃圾问题就在那里,所以我们更应该自觉树立环保意识,能带购物袋就不用塑料袋,能带水杯就不用矿泉水瓶,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

(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