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聪明的决策人(1):你害怕的不是风险,而是损失

 柠檬心理课堂 2020-12-18

1

如果你现在单身,且非常迫切想要有一个对象,这时候恰好有一个你认识的异性对你告白了,也许他并不是你喜欢的类型,你们相处时,你也觉得很平淡,没什么心动的感觉。

但你发现,和他在一起,父母不再每天和你唠叨年龄大了结婚的重要性,身边的人也不会再追问你“有没有找对象,为什么不找”之类的问题,这时候你很可能就会接受了这个异性,选择和他在一起。

现在我们假设另一种情况:

同样你是单身,也希望自己能够找到一个人安定下来,正好有人给你介绍了一个相亲对象,相处了一段时间,你发现他确实人不错,对你很细心体贴,而且自身条件也还可以,但是你觉得和他见面就是在消磨时间,自己的个人时间越来越少,费时间费精力,找不到心动的感觉,这时候你很可能就会选择拒绝对方,即使你知道拒绝了他,也许后面遇到的并不会更好,但你还是会坚持自己的选择。

为什么看似情况差不多,都有现实的压力,也都有选择对象的需求,但最后的选择却截然不同呢?

也许你会说,每个人的择偶标准不一样,有些人不愿意将就,有些则会人屈服于现实。

这样的说法有道理,但并不完全对。

其实造成选择不同,更本质的原因在于,你在跟他的相处中感受到的是获利还是损失。

2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卡内曼和特沃斯基曾提出一种理论,叫做“前景理论”,他们认为个人会基于参考点的不同,而有不同的风险态度,并且由此引申出三个结论:

第一,大多数人在面临获利的时候是风险规避的;

第二,大多数人在面临损失的时候是风险喜好的;

第三,大多数人对得失的判断往往根据参考点决定。

换句话说:

  • 当你体会到当前的选择带给你的利益时,你不会冒险再去期待未知的事物,会直接选择现在这个。

  • 但是如果当下你感受到的都是对自己的损失,这时候你反而会愿意冒险试一试,期望着:说不定放弃这个,以后会有更好的呢。

放到我们这个例子里,如果你感觉跟他在一起,你可以免去很多麻烦,体会到的是获利,那你就会选择跟他继续、跟他在一起;

相反,如果你感觉到是不自由不快乐,那你会因为这些感觉而选择放弃。

在做其他选择时,我们也很容易受“前景理论”的影响。

比如投资时,很多人习惯见好就收,就是想要规避风险损失。

但是如果已经有损失了,别人也劝你尽快放弃,这时候你反而会想要破釜沉舟,想要再赌一把,因为你已经不害怕有更多的损失了。

所以有时候不是你缺乏勇气不敢冒险,只是害怕受到更多的损失,这样的心理影响了你的决策。

同样影响到你决策选择的,还有你选择的参照点,也就是前景理论中提到的第三点结论。

比如你单身,但是你身边的人也都单身,这时候你会觉得选择自己喜欢的更重要;

不过如果身边的人都结婚了,那你可能觉得有差不多的就不要再挑选了。

今天介绍的比较简单,之后柠檬将分为三篇,分别跟大家分析前景理论对我们生活和决策的影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