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桃卖不掉,草莓会是下一个吗?今年草莓价格会下跌吗?

 草莓种植助手 2020-12-18

“黄桃滞销不如白菜,两毛钱一斤的价格,让果农苦不堪言”、“急需援手!xx地区几十万吨蔬菜滞销”、“80吨蔬菜滞销,菜农急需援手”,每每看到这样的新闻真是让人揪心,为我们的菜农果农心痛很可能一家人一年的收入就这样打了水漂,白忙一场,不仅是本钱赚不回来,很可能还要倒贴钱。近几年全国各地蔬菜瓜果行情出现了很多让人心痛的现象。现在蔬菜瓜果滞销不是一个地区的问题,也不是一个品种的问题,而成了一个时有发生的事情。作为一个种草莓的人,也生怕哪天这样的行情发生在草莓上。你的内心会不会有这样的担心今年倒下的是黄桃,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草莓?

出于焦虑,出于疑问,我们特意去查了一下资料,我们先来看一组据统计数据(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1、种植面积不断增长。当前,中国草莓种植面积位居世界首位,主要产地分布在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等地区,近年来四川、安徽、新疆、北京等地区草莓种植发展也很快。 2010 年起,我国草莓产量便稳居世界第一。草莓种植面积由2007年的7.936万公顷增长至2017年的14.13万公顷。

2、产量不断增加。在草莓生产面积逐步扩大的同时,草莓种植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的推广应用也使草莓的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全球草莓产量在不断增加,从2010年的656.8万吨,增长到了2017年的878.3万吨左右。据“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草莓行业发展潜力分析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我国草莓产量由2007年的187.18万吨增长至2016年的342万吨,2017年我国草莓产量在375.3万吨左右。

产量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

世界草莓消费量统计图,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

3、消费量和产量基本持平。从消费量来看,全球对于草莓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长,2017年消费量为875.4万吨左右,2017年的生产量为878.3万吨。产销基本上达到平衡。 

很多情况下滞销是市场对供过于求的直接反映。通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近年来随着产量的增加,草莓消费量也在大幅度增加,产销(供求)基本能达到平衡。

就目前来看,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强,和种植技术的提高,近年来草莓果实品质也有了明显提高,因此草莓的消费量还会继续增加,相关机构预测到2025年的草莓的消费量将达到1150万吨。

我们看一下去年上市时的行情,去年就有人在网上调侃草莓只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刚上市的草莓价格,也许不能代表全部,但是总的来说我们莓友还是挣钱的(这里绝无忽悠大家都种草莓的意思)。

其实这几年草莓价格呈现上升的趋势。是由原因的,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的:

一是消费者对草莓的认可,市场需求量在不断增加。

二是各项成本上升较快,如苗子价格,农资产品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特别是人力成本各地增加明显。

三是草莓果实的特殊性,它保鲜时间比较短,一般都是当天现摘现卖,路上还会有部分损耗。

四是产量受气候影响较大。

五是我国消费市场正在发生新的变化,2018年中国家庭精明消费报告》指出一二线城市趋向理性消费,而三四五线城市则崛起。县城、乡镇农村市场,正在成为草莓消费增长的新主力军(这个市场无比广阔),会对消费量和价格起到支撑作用。

对于2019-2020年度草莓上市价格会是怎样的?可能一千个人有一千个答案,做为一个莓农,我们是希望价格不要出现太大波动,既不要上涨过快,影响消费量,也不要大幅下降,让我们种植者血本无归。

批发市场 

但是未雨绸缪不是坏事,这几年可以说草莓行情不错,其实在这背后也蕴藏着风险,一旦有个什么突发事件,影响了消费者的信任,引发任危机,可能我们既没有相关应对措施,也缺乏相应的心理准备。如去年冬季澳大利亚“草莓藏针”事件,虽然只是一个“恶作剧”,但是它的直接影响了草莓的销量。影响了人们对草莓的信心,虽然不是发生在我们身边,但值得我们思考。

我国草莓市场主要是国内鲜销和冷冻出口为主。如果一旦市场销售出了问题,摘下的草莓就会堆积滞销,草莓不易储存,会在几天内迅速失去市场价值。我们该怎么办?

当今大国之间的贸易战,也让冷冻草莓出口存在众多不确定因素,如果出口骤然萎缩,露地草莓和大棚草莓后期小果的销售将成为问题,准备冷冻漂洋过海的草莓又是什么样的命运?

正是因为最近几年草莓在众多水果中价格表现不俗,很多人盲目跟风种植,也导致种植面积扩张较快,随之风险也在不断增加。我们意识到风险了吗? 

以上几点值得我们思考,怎样让我们的草莓产业行稳致远,是关系到我们每个莓农切身利益的事情。你认为今年价格是涨是跌?欢迎在留言区留言!

最后祝大家今年都有个好收成,也都能卖个好价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