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从何而来

 强哥的书屋 2020-12-18

     从历史观,巫医是存在的,但没有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内容,也没有成为中医学的起源。有没有鬼神,有没有灵魂,有没有另外的几重天地?这些问题太复杂、太深奥了,超出了人类理性之知的能力,也许在原始本能之中,灵魂有某种自由,不受肉体限制,有对鬼神或另外几重天地的感应、感知能力。这样的感应、感知,在无知无识的婴幼儿状态可能存在,为学日益,为道日损,随着年龄增长,人世间的知识增多,这种能力逐渐消失,也就再也感应不到、感知不到了。

    《论语·宪进》:“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活生生的人本身的问题就很烦杂了,很多时候我们的理性,连自己都安顿不好,都时常引起很多纠纷,如何和自然相处,如何和他人相处,再者,我们是活着的人,理性应该思考人的“活”的问题,活出人样,活得快乐,健康长寿,至于鬼神、灵魂-在“活”之外的问题,心思花得过多就有问题了。就一般人来说,鬼神、灵魂谈得太多,还会徒增恐惧,夜路不敢走,黑屋不敢待,独处也都害怕了。《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都不谈,我们却很热衷,谈灵魂、鬼神,谈量子解开灵魂本质,对现实之中的我们的健康长寿不见得好。主流的中华传统文化没有鬼神,中医学没有巫医,这是历史事实,也是客观事实。

    但不可否认,在中医学理论形成体系之前的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巫医”承担了相当的医疗任务,但“巫医”在生命体验形成了条理性的知识之后,就基本上退出了医疗舞台,只在极少地方还存在。生命体验应该是从猿猴就开始了,“巫医”是在人类有了一定的理性或想象能力之后才出现的。运用生命体验的知识治疗疾病的方法,可能和“巫医”并存了很长的历史时期,因为并存,中华民族的先圣们,发现了生命体验的医疗价值,便把生命体验作为立学基础,从生命体验的事实之中,思考生命的健康与疾病的规律。因为生命体验是自在的,和生存环境存在多维联系,所以其理论之中,有天文,有地理,有人事,生长化收藏、病衰康复亡的生命规律,和天文、地理、人事联系起来,形成了天人相应的生命医学。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活生生的人不是孤立的,是多维联系的,以活生生的人的生命体验为客观基础,运用多维联系的生命体验获得的认识去形成中医学。 “巫医”在历史存在过,不仅没有在中医理论中留下印迹,中医还特别注意和鬼神、“巫医”划清界限。《素问·五藏别论》:“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 《素问·宝命全形论》:“ 若夫法天则地,随应而动,和之者若响,随之者若影,道无鬼神,独来独往。”《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病有六不治……,信巫不信医者,六不治也。”等等,都很清楚地表明了中医的理论和实践都与巫医、鬼神没有关系。

    医学理论的形成依赖于文化的发展。中医学是中华文化孕育出来的生命医学,但中医学的萌芽,远远早于任何文字形式的文化,可以追溯到人出现之前的猿猴那里去。根据生物学家对一些动物的行为的研究,发现许多动物都存在有意识的医疗行为,如大象、鹦鹉、猴子等等,它们都会去找寻一些矿物或泥土,来消除身体隐患,或解除毒素,或消除胀满。这样的行为,没有生命体验的知识,并将这样的知识提高,在以某种方式传承下去,是不可能发生的。从猿到人的进化完成之后,人类智力空前发达,生命体验的知识更加丰富,涉及的内容更加广泛,一代又一代的学习、传承下来,就从无意识发展为有意识,形成了一定的理性认识,为中医学的萌发奠定了基础。从自然客观的医疗意识到理性逻辑的医学理论,期间有一个“巫医”的生命体验阶段,但“巫医”最终未能形成系统化的医学理论,也没有被中华民族的医学文化所接纳。

    中医学是以活生生的人的生命体验为立学基础的医学文化,认识中医文化、运用中医理论,离开了活生生的人都不可能。以有无逻辑理性指导的实践为分界,认识中医文化的形成过程,个人认为,总体上可以分为二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中医学的萌发、发展和理论成熟阶段,从原始简单的生命体验的积累,到有意识的对症治疗,通过对症治疗的反观思维,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大浪淘沙形成基本观念、思维逻辑、概念体系的阶段。这一阶段完成的标志,就是《黄帝内经》,自有了《黄帝内经》之后,中医便从对症治疗的蒙昧状态,走向了理论指导、逻辑清晰、目的明确的理性医疗。中医理论的形成,以彻彻底底的自然客观-活生生的人的生命活动、生命联系为基础,没有破坏活生生的人的自然完整性,没有割裂活生生的人的多维联系,没有掺杂任何主观成分,是自然客观的生命规律的真实反映,正如南怀瑾所说,“中国的一部古书,《黄帝内经》,可称作是人类的生命学”。

    第二阶段是中医完善的阶段,以《伤寒杂病论》为代表,辨证论治的创立为标志。第二阶段实质是中医临床模式的建立阶段,有理论指导,有逻辑规范,有实际对象。辨证论治的创立,是中医学完善的标志,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保驾护航的文化工具。“现代化”中医们研究的热火朝天的“证”,就是在这一阶段形成的。

黄开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