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志气”

 秋水無塵 2020-12-19

刘荒田的短文《一毛钱》叙述他八岁那年因为嘴馋偷了家里一毛钱被母亲罚向祖先下跪的旧事。为什么要下跪?母亲说:因为我们要有志气。“不怕路长,只怕志短。”道理如此,但要做到并不容易。所谓人穷志短,金钱确实会限制我们的想象力。现实而残酷。

父亲小时候因为家里穷,即使学习成绩拔尖也不敢读中学。怕无法偿还人情债,拒绝了舅父的资助,十几岁就去生产队挑泥沙帮补家用,后来选择了从军,在部队里接受继续教育,竟然也通过自学成为部队里的“一支笔”。他的同学继续学业,后来成为大学教授。

父亲有志气吗?因为“志气”拒绝了舅父的资助而放弃学业,因为“志气”尚未成年就承担超负荷的劳动,因为“志气”创造条件自学成才。然而这样的成才之路太苦了,早早把身体搞垮,又丧失接受高等教育机会。如果不把“志气”看得那么重,生命之路是否更顺畅?

母亲从小教育我们“人穷志不穷”、“无功不受禄”,她自己确实也如此,言传身教,对我们一生影响深远。我们从小不把穷当一回事。我们穷吗?对比同龄人是的。我们随着父亲一再迁徙,父亲两袖清风,又背负家族压力。我们生活并不宽裕,当然也不至于匮乏。

当我们从城市辗转回乡再回到城市,父亲与时代略有脱节,经济状况也低于城市平均水平。我们成为被白眼的“穷亲戚”,而父母忍辱负重,只为了给我们提供更好的成长条件。我们也许未能达到父母的期望,却一直暗自努力,要实现那个可以反击白眼的“志气”。

(作者:秋水无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