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为算法:任正非的灰度人格

 瑞德阁楼 2020-12-19


1980年,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时就指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这就是企业家群体中常流传的,好制度可以让坏人办好事,坏制度让好人办坏事,蓬生麻中,不扶也直,人在墨中,不洗也黑。领导人对企业有建构土壤的任务!阿里巴巴叫这是造土壤,黎万强在《参与感》的后记中说,人是环境的孩子,这是一个社会学常识。

企业的兴衰逻辑也是如此。体现管理本质的管理模式让企业走得更长远,让企业享受基业长青。

华为,成立于1987年,历经30多年的风雨,而成为世界500强。如今华为举世瞩目的成就和华为的灰度管理模式有着必然的关联。华为灰度管理样本,是任正非一直提倡的灰度哲学的实践。

灰度哲学,是华为管理思想和实践的根本方法,是任正非和华为的价值观、经营哲学、管理理念的精神实质。

“ 一个清晰方向,是在混沌中产生的,是从灰色中脱颖而出,而方向是随时间与空间而变的,它常常又会变得不清晰,并不是非白即黑,非此即彼。合理地掌握合适的灰度,是使各种影响发展的要素,在一段时间内达到和谐,这种和谐的过程叫妥协,这种和谐的结果叫灰度。”

灰度既不是非黑即白,亦非对错或好坏。它是融合体,不走极端。

灰度思维既不是“非白即黑”的二元思维,也不是“白加黑”的乡愿思维,而是“白黑融合”的系统性整合思维。它是包容不同意见和思想的开放思维。

如任正非所言,“灰度是常态,黑与白是哲学上的假设,所以,我们反对在公司管理上走极端,提倡系统性思维。”

华为的成功在于整合全球500强之管理优势,进行批判性系统化深度学习,然后再创造性实践,最后把世界管理智慧变成华为私有化的管理智慧和实践,于是华为成了世界500强中的强者,是现在和未来企业家争相学习的经典标杆。

灰度思维,要求领导者先要有灰度人格。

领导的灰度思维,仰仗于其开放和宽容的思维与格局。

宽容并不意味着没有底线和原则的管理,而是对事旗帜鲜明,对人宽容灰度,宽容团队的奇思妙想,给予团队成员足够的信任,愿意下放管理权力给团队成员去发挥他们的才华和智慧。

宽容,恰恰是对正确的战略方向坚定不移的从容与优雅。

“方向是坚定不移的,但并不是一条直线,也许是不断左右摇摆的曲线,在某些时段中来说,还会画一个圈,但是我们离得远一些,或粗一些看,它的方向仍是紧紧地指着前方。”

在现实的战略实践过程中,总会有些磕磕绊绊,为了达到最终的目标,需要适当的调整和宽容,这种宽容并不是完全放弃原则,而是以退为进的整体观,是通过适当的局部交换来确保总目标的战略实现。

1995年萌芽到1998年3月审议通过的《华为基本法》里规定,华为全体员工无论职位高低,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准则是公正、公平和公开。

该基本法第六十五条规定,华为员工考评体系的建立依据下述假设: 

1、华为绝大多数员工是愿意负责和愿意合作的,是高度自尊和有强烈成就欲望的。

2、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优点突出的人往往缺点也很明显。

3、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应当体现在工作绩效的改进上。 

4、失败铺就成功,但重犯同样的错误是不应该的。

5、员工未能达到考评标准要求,也有管理者的责任。员工的成绩就是管理者的成绩。 

这些都体现了华为对待全体成员的宽容和开放。

人与人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所谓宽容,本质就是容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宽容,不是软弱。宽容所体现出来的退让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是一种主动的选择,主动权掌握在退让者手中。无奈和迫不得已的退让都不能算是宽容,而是被逼无奈。只有宽容才能团结大多数与战略方向一致的志同道合者,只有宽容才会减少实现正确战略方向上的内耗式对抗。

华为的灰度管理,源自于任正非的一贯思想,体现在华为人才管理的全系统。灰是全方位的阐述;灰是清晰表达要支持的和反对的。灰度,不走极端,追求战略效果,是一种理想的实用主义。这种理想的现实主义,在字节跳动的张一鸣管理公司中也体现的淋漓尽致。

深度学习任正非的灰度哲学和华为的灰度管理,华为前全球招聘负责人冉涛先生的《华为灰度管理法》是难得的一本新管理经典。该书是2019年中信出版集团重磅推出的华为经典管理图书,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先生与2000位CEO集体推荐该书。

该书系统阐释了“灰度”在华为团队建设和人才管理方面的应用法则,系统阐述了华为如何将开放、包容的灰度理念贯穿于文化建设、干部培养、绩效分配等六个方面。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数字化时代,反求诸己是对内的领导力,这是全球企业家的共识。是反求于己,这种自我批评的方式,很多时候会遇到灯下黑,遇到自己头脑中隐藏的大象,让我们自我批评而不能,华为采取的策略是,请外部顾问,帮助华为前进。医不自治,这是医生共同体的共识,当一个医生得病时,他会相信其他医生的治疗方案,相信外部智慧。

在中国迎接下一个30年的新进程中,中国企业家学习全球管理智慧的最好标杆,依然是学习华为的国际化管理。这是华人企业家的共识,而学华为就是学灰度,学灰度就来百森学!

文中观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