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涉及市值超3000亿 河南生猪产业大变局 从“调猪”到“调肉” 双汇抓紧杀猪 牧原布局屠宰

 投实 2020-12-19

投实APP

情报级金融信息终端

 投实君按:未来10年,生猪产业链条,或将迎来从未有过的大变局。

2019年,应该是这10年的起点。

2018年11月21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生猪屠宰企业非洲猪瘟防保障猪肉质量安全和有效供给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指出,要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配合行业协会通过产品推介会、产销对接会等形式,促进产销衔接,推动由"调猪"向"调肉"转变。投实APP,情报级金融信息终端  

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按照“规模养殖、集中屠宰、冷链运输、冰鲜上市”的总体思路,综合生猪养殖、市场消费、交通运输等因素,调整完善本区域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生猪生产发展规划的重点发展区和潜力增长区省份,要根据养殖规模、数量等因素适当增加屠宰企业设置数量,留出发展空间。”

在非洲猪瘟持续蔓延的大背景下,中国生猪产业链上长期以来的“调猪”和“调肉”之争,第一次由最高行业主管部门,“盖戳”判定。

2019年03月20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

投实君将要点总结如下:

①大力发展规模养殖,重点支持建设年出栏生猪50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

②对年出栏500头以下的散养户,依据环保、疫病防控、农村环境整治等法规、政策,采取“劝退清理一批、改造升级一批、合作发展一批”的办法,引导其逐步退出村庄、退出庭院、退出散养。对不具备改造条件、环保不达标的散养户,要出台政策引导其退出养殖,转产转业

③大力推动猪肉供应由“调猪”向“调肉”转变由热鲜肉向冰鲜肉转变,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

④加快屠宰加工业升级改造,积极推进屠宰厂标准化建设,鼓励新建设计年屠宰加工能力在100万头以上的屠宰加工企业

⑤推进生猪主销地屠宰加工企业与我省养殖企业强强联合,通过参股、重组等方式组建产销一体化公司,以需定产、以销定产,努力实现产销平衡。

培育一批冷链物流龙头企业,支持新建和改造智能化冷链仓储设施、区域配送中心、销售终端等。

更简单的总结是:1、推动规模养殖。2、“调猪”转向“调肉“。3、发展冷链运输。

河南是粮食大省也是养殖大省,在79家A股上市公司中,市值前三强中,有两家与生猪产业相关,分别是牧原股份和双汇发展,在新三板和A股、港股中,有7家上市公司在养殖和屠宰行业,还包括:万洲国际(00288.HK)、雏鹰农牧(002477.SZ)、民正农牧(832132)、龙凤山(833082)、鑫贞德(837857)。

涉及市值3182亿元。投实APP,情报级金融信息终端  

春江水暖鸭先知,头部企业早在政策发布之前,就开始了布局。

比如,2018年,双汇发展屠宰生猪1630万头,创下历史新高。

这里隐含的政策判断是:双汇预期后市猪价会上涨,因此加大屠宰量,以实现淡储旺销。

2019年31日,牧原股份公告称,公司拟在驻马店正阳县投资5亿元,建设200万头生猪屠宰及食品加工项目。

3月19日,牧原股份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其中,投资者提问:“非洲猪瘟对公司产能布局的影响?”

牧原股份的回答是:公司在粮食主产区进行布局的大方向不会改变,非洲猪瘟对公司产能布局影响很小,主要原因如下:

(1)公司“自繁自养”模式对土地和粮食要素依赖性高,公司主要布局在粮食主产区;

(2)公司正在规划屠宰项目,在屠宰场建设完成之后,可以调运屠宰后的白条;

(3)目前各地的生猪价差开始回落,目前的价差并不足改变公司产业布局的大方向;

(4)2016年开始,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环保拆迁对中小养殖户的影响较大,后期虽然不会继续拆迁养殖场,但是要新建养殖场也比较困难。

这个回答隐含的判断是:1、公司的产能布局只能在农业主产区。2、应对“调猪”到“调肉”变局的举措是,“公司正在规划屠宰项目,在屠宰场建设完成之后,可以调运屠宰后的白条

牧原股份之外,温氏股份在2018年11月16日就表示,会向屠宰行业延伸,主要是考虑应对行业周期风险的战略部署,平滑周期波动对公司经营的影响。公司近年养鸡业务推动转型升级,目前初步显现出效果。养猪业务现在出现非洲猪瘟疫情,政府鼓励和推动从调猪到调肉的转变,预计行业会逐步配套屠宰链条,因此,公司今后会加大布局屠宰业务的力度。

2018年11月20日,新希望六和表示,目前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工厂的建设进度、种猪和仔猪的调运。其次就是非洲猪瘟之后,活猪禁止调运的政策如果常态化,屠宰产能也需要加速配套。

除了温氏、新希望六和,中粮肉食预计2020年生猪出栏的目标达到1000万头。并且在猪场建设过程中,也一直在配套屠宰项目。

长期来看,在政策的推动下,养殖企业向下游屠宰行业发展,是大势所趋。

但困难可能要超乎想象。

养殖企业主要面向B端,屠宰和加工企业主要面对C端,从B端转向C端,其品牌、渠道的建设,需要的资金等等,超乎想象。投实APP,情报级金融信息终端  

以“养猪第一股”雏鹰农牧为例,其在2010年上市不久,就提出了要向下游屠宰行业发展,并且注册了“雏牧香”品牌,但直到2019年,雏鹰农牧已经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其屠宰业务的进展和“雏牧香”品牌的拓展,依然没有达到预期。

而从资本市场给予的估值来看,显然资本市场更看好养殖企业而不是产业链一体企业。以3月21日的收盘市值来看,同在河南的牧原股份和双汇发展,养殖企业牧原股份的动态PE为249倍,产业链一体化的双汇发展,其PE仅为18倍。

那么,养殖企业以其高倍估值在资本市场上增发,投入到低倍估值的屠宰行业,一体化的资本意义何在呢?

养殖企业的积极性,又何在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