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岁时的轨迹(48)冬至,寒风啸啸窗前去

 雪岸飞鸿 2020-12-19

岁时的轨迹(48)冬至,寒风啸啸窗前去

冬至,寒风啸啸窗前去

雪岸

冬至来时夜最长,

蒹葭入梦断愁肠。

寒风啸啸窗前去,

起坐无言泪两行。

    

  冬至的气候

   冬至,是一年二十节气的第二十二个节气。时间在每年的12月21日至23日。

   我国民间一年主要有四节,即春节、夏节(端午节)、秋节(中秋节)和冬节。冬节也叫冬至。当太阳慢慢向南移动时,北半球白天越来越短,气候越来越冷。最终,一年中夜晚最长的一天来到了,这天就是冬至。冬至过后,太阳又慢慢向北移动。

  中国人为什么庆祝一年中最短的一天呢?据说这个习俗来自“阴阳论”。“阴”象征女性、阴性和自然界的阴暗寒冷;而“阳”正好相反,象征男性、阳性和明快热烈。从某种 意义上说,这一理论是辩证的。当某一事物走向一极端时,它必然会回到其反面。

  冬至这天,阳光最弱,白天最短,阴冷气最盛。冬至往后,阴冷气开始变弱,让位于明快热烈的阳气。正像开始一样,给人带来疾病和死亡的阴气慢慢让位于生机勃勃的“阳 气”。从冬至开始,阳气越来越盛,直到万物复苏,春回大地。

   中国古人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蚯蚓结,据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麋角解,麋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麋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水泉动,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从我国大部分地区讲,冬至的气候特点是。暴雪、低温。

   冬至日时,大地能吸收和释放的热量是极少了,这热量供源少了,整体温度和体感就下降了。冬至之后虽然日照时长会慢慢加长,但速度着实缓慢,这热量远远没法足够供给保暖。本来没有足够的热源供给就已经感到寒冷了,再加上西伯利亚冷空气的不断侵袭,两种条件下,这温度不低都难,在持续的低温下,较强的降雪天气便出现了。

   冬至后,虽进入了“数九天气”,但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气候景观差异较大。北方西北较高的地方冬至时气温普遍在零度以下,江淮之间到大巴山以北的地区平均气温也在零度以下;东北地区此时的气温则更低。而南方大部地区气温较高,虽然个别高海拔地区气温会普遍偏低,但河谷地方的气温会偏高,其中川西南地河谷的冬至时期气温在10度以上。和这些河谷地区气温同样温暖的还有华南地区的“无冬区”,尤其是海南地区,冬季最低平均气温在20度左右,而且即便出现十几度的气温,也维持不到三天,很快便又会升温回暖。 

   冬至的习俗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从古至今,民间均有“冬至大似年”的说法,人们对冬至尤其重视,把它看得和“岁首”一样重要。

   从周代起,就有冬至祭祀的活动。据《周礼春官·神仕》载:“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目的在于祈求与消除疫疾,减少荒年人们的饥饿与死亡。周历的正月为夏历的十一月,那么周代的正月就相当于现在的阴历十一月,所以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区别,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先秦以冬至为岁首,君王每逢冬至便不再过问国政,百姓也可以在家听五天音乐。汉朝时称“冬至”为“日至”,官场要举行贺节之仪,并放假休息,民间要给父母尊长拜节。唐朝时,“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飨祀先祖”。宋朝继之。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说:“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乾淳岁时记》说宋朝“冬至三日之内,店肆皆罢市,垂帘饮博,谓之做节”。明、清两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百官须向皇帝呈递贺表的礼仪,且还要互相投刺庆贺,仿若元旦一般。虽然在明代宗时官方一段时间宣布不再过冬至节,但此后仍旧恢复。不论朝庭如何变化,但民间还一直沿袭旧俗。

   现在,一些地方仍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其主要内容在于食俗方面,如北方在冬至要吃饺子,南方则要吃冬至米团等习俗。以下主要说说历史上冬至的习俗。  

        祭天

  历代统治者都要于冬至日祭天。“祭天”即是古代的“郊祀”礼,是历代帝王禳灾祈福,在冬至日必须举行的一种仪式。北宋时祭天多在京城的南郊举行,明清时则在北京天坛的圆丘。圆丘在古代即是高出地面的圆土丘,它像征着天圆,故用来祭天的前一天晚上,皇帝要斋戒沐浴,住在斋宫,冬至日举行祭天大典。

        祭祖

  在民间,有于冬至日祭祖的习俗。冬至祭祖之礼与元旦祭祖相同。在祭祖的同时,人们还要向父母长辈拜节。古时流传有向老人敬献鞋袜的习俗,此习俗现代仍然十分流行。闽台有俗谚“冬至大过年,唔(“不”的意思)返无祖宗”,所有外出谋生的人都要在冬至节时赶回家乡过年,表示年终有归宿。

  在广东潮汕地区,冬至这日要备齐三牲和果品,去祠堂祭祀祖先,此后家人围桌共食,祭拜通常要在中午前完成,午餐家人聚会。但在饶平之海山沿海地区,则会赶在渔民出海捕鱼前,清晨来祭祖,意为请神明和祖先保佑渔民出海平安归来。而在广东惠安,冬至节除了祭祖,还有清明节相同的一些习俗,如冬至日前后十天内上山扫墓献钱,修坟迁地也没有忌讳。

  在我国台湾还有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人们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如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表不忘先祖。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聚到祖祠中按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款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饮酒,相互联络久别疏远的感情,称之为“食祖”。冬至节祭祀祖先。在台湾一直代代相传。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数九九

  民间把冬至义称为作“交九”或“数九”,即从冬至这—·大起,每隔九天作为一个“九”,共分成9个“九”,共九九八十一天,8l天之后便进入春天。冬至之后数九九在全国各地都十分流行,各地的人们根据各地不同的气候条件、景物特征、农事物候及风俗习惯,编排出了各种数九九的谚语和顺口溜。这些谚语和顺口溜,古籍多有记载。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下面这首顺口溜:一九二九不出乎,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数九九的谚语和顺口溜不仅仅是人们多年来对气候的经验总结,也是人们在严冬时节对春天的一种企盼。

        圆仔贴门

  在闽南,潮汕一带,每逢冬至,除了吃汤圆外,还要搓两个大的圆仔贴在大门环上,象征团圆、吉利。这个风俗源于一个民间传说:一年的冬至,有一个老乞丐无钱掩埋冻死的妻子,只好将女儿卖给富有人家作奴婢。女儿痛不欲生,一时昏了过去。老乞丐连忙讨来一碗米汤,一口一口地给女儿喂下去,慢慢地女儿终于苏醒过来。老乞丐又为女儿讨来几粒糯米圆,劝慰女儿:“我们今日分别,就像这圆仔分成两半,现在咱们一人吃一半,等将来日子好了,咱们团圆了,再吃圆仔。”之后,老乞丐告别了女儿,掩埋了妻子之后就又上路乞讨了。三年过去了,老乞丐依旧没有回来找女儿,女儿想念父亲,盼望父女俩早日团圆。在一年的冬至节,她心生一计向主人建议说:“冬至时大家都吃圆仔,我们也应该把圆仔敬献给门神才是。”主人同意了,她搓了两个大圆仔粘在门环上,以寄托自己对父亲的思念。她的孝心感动了后人,人们相沿成俗,流传至今。

    吃饺子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各大超市商场等饺子卖得都很“俏”。谚语讲道:“十一月,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那么,冬至吃饺子的习俗是怎么来的呢?相传,这是为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张仲景是南阳粮东人,他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向民众施舍“祛寒娇耳汤”。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和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冬至团

  在南方某些地区比较盛行冬至日吃冬至团(冬至丸)这一冬至的习俗,取其团圆的意思。每逢冬至日(阳历12月22日前后)清晨,各家各户都会开始磨糯米粉,并用糖、肉、莱、果、更豆、萝卜丝等做馅,包成冬至团,不但自家人吃,也会赠送亲友以表祝福之意。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更是普遍,民间也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汤圆也称汤团,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所以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汤圆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冬至,老上海人是最讲究吃汤圆的,亲人们聚在一起品尝新酿的甜白酒、花糕和糯米粉圆子,然后用肉块垒于盘中祭祖。

    红豆米饭

    在江南一带,人们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的冬至习俗。传说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在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仍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因而人们在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吃狗肉

  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渊远流长,相传源自汉代。据说,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啥煮的狗肉,觉得味道极为鲜美,十分称赞。自此之后,冬至吃狗肉在民间逐渐形成了习俗。现在,人们在冬至日,都会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物,期盼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赠鞋

  冬至时节,民间有赠送鞋子的习俗。在《中华古今》中有说:“汉有绣鸳鸯履,昭帝令冬至日上舅姑。”随着时间的推移,赠鞋给舅姑的习俗逐渐演化为舅姑赠鞋帽给甥侄了。古时手工刺绣,送给女子的,鞋子刺绣多为花鸟,帽子多做成凤形;送给男子的,鞋子刺绣多是猛兽,帽子也多做虎行。

    献袜履

  古代女子在冬至日向公婆敬献鞋袜。后唐《中华古今注》称:“汉有绣鸳鸯履,昭帝令冬至日上舅姑。”此后妇女在冬至日向公婆敬献袜履,便相沿成习。

  三国时魏国曹植在(冬至献袜履表)中有“亚岁迎祥,履长纳庆”的句子。《酉阳杂俎》中载:“北朝妇人常以冬至日进履袜及靴。”旧俗中无论南北,都流行这一风俗,大概是女红试手并祝尊长福寿绵长之意。杜甫诗中所说“刺绣五纹添弱线”就是指妇女制履袜的情形。北魏崔浩右R女献袜》中将这一风俗的意义说得很确切:“阳生于下,日永于天,长履景福,至于亿年。”因此,在过去.冬至也称为履长节。

         吃馄饨

  冬至时节,吃的习俗真不少,除了饺子,较为常见的还有吃馄饨。据《燕京岁时记》记载:“冬至馄饨夏至面。”说冬至这天,北京人家多食馄饨。南宋临安(今杭州)也有冬至吃馄饨的习俗,宋人周密说,起初吃馄饨是为了祭祀祖先,后逐渐盛行开来。据说,馄饨为西施所创造,所以每年冬至苏州人都要吃馄饨。如今,馄饨制作方法很多,遍布全国各地,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著名小吃。馄饨名号繁多,江浙等大多数地方称馄饨,而广东则称云吞,湖北称包面,江西称清汤,四川称抄手,新疆则称曲曲,等等。

  除此之外,全国各地还有各式各样的冬至习俗,如杭州人冬至吃年糕,期许年年长高,图个吉利;在北方,冬至天气寒冷,人们吃狗肉和羊肉以进补身体;银川冬至要喝粉汤、吃羊肉粉汤饺子;广东潮汕,每年冬至都要祭祀祖先、吃甜丸、上坟扫墓;在我国宝岛台湾,如今还有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人们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样如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不忘自己的“根”。

         吃节食

  冬至日,阴极之至,阳气始生。《礼记·月令》中载:“律中黄钟,乃阳之极,万物之始也。”杜甫也有诗句“冬至阳生春又来”,因此,民间流行搓糯米粉制作米丸,米丸象征太阳,是祭祀祖先以及待客的食品。浙江俗称冬至圆,福建俗称团圆子,广东则俗称为冬丸。古人有诗道:“家家捣米做团圆,知是明朝冬至天。”江浙一带如永嘉、玉环、平阳、泰顺、临海、宁海、峰县、象山、瑞安、武进各处都是这样。

  有些地方则做团子(比丸子略大),用糖、肉、脂油、芝麻、豆沙、萝卜丝等做馅料,称之为冬至团,用来馈赠亲友。如吴县、丹徒、长兴、安吉、吴兴、桐乡、富阳、黄岩、新昌、定海、萧山等地都是这样。有谚语道:“冬节团子年节糕。”

  南宋杭州一般流行吃馄饨,有“冬馄饨,年博托”的谚语。富贵人家追求新奇,一个器皿中共盛放十种颜色的馄饨,称之为百味馄饨(见《武林旧事》)。近代北方冬至也吃馄饨,取其圆,以疏达阳气。有谚语道:“冬至馄饨夏至面。”

         窖花

  冬末春初,花市往往利用窖藏技术使花提前开放,如牡丹、芍药、碧桃、玉兰等,此时都可修整为盆景出售,供人们点缀新年,俗称唐花。因为是用火使空气升温,促使花开,因而花期不长。宋朝时,杭州马睦出售的唐花最为著名。北平人冬之后,也可挖地为窖,以焰火熏烤,在窖中种植花卉瓜果,时常浇灌,促使其生长。即使是隆冬季节,一切蔬菜水果依然可以供应。正午之时,卖花声便在街巷中到处响起。女子竟相购买,此紫嫣红,布里新妆。山茶、茉莉、慈兰、珠兰之类的鲜花,用铜丝编制成别致的形状,或如半环,或缀成圆环.可在粪边斜擂或襟前点缀。而芍药、碧桃、海棠、玫瑰等花,选取鲜嫩待放的花苞,围插成巨球或者制成彩篮,悬挂在帐中,芳香四滋,令人陶醉。明代张置的《疑耀》中有较为具体的记述:“京师风俗,人冬以地窖养花,其法自汉已有之。汉室大官园冬种葱韭菜茹,覆以屋房,昼夜嫌温,火得煌气,诸菜皆生。召信臣为少府,谓此皆不时之物,有伤于人,不宜以奉供养,奏罢之。但此法以养菜蔬,未尝养花木也。今内家十月即进牡丹,亦是此法,然在汉止言覆以屋房而已,今法皆掘坑堑以窖之。盖人冬土中气暖,其所养花木,借土气火气相半也。”

    做节

  冬至又叫作长至。自从汉代以来,皇室都要在冬至日举行庆贺典礼.宋元时仪式更为隆重。冬至前一日,称为小至或小冬,冬至日称为长至节或大冬,冬至后一日称为至后,百官朝贺,君不听政。民间店铺市场闭市三天,学徒学生一概放假。人们熙来攘往,祝贺节日,祭祀祖先,探望师长,迎接女儿,沐浴宴饮,各种礼仪都重于常时,有冬节盘、分冬酒、拜冬等各种称呼。有谚语道,“冬至大似年”“冬朝大于年朝”,也就是吴中地区,巴冬瘦年”的说法。

  冬至又称为亚岁,有的地方也称过小年。有民谚道:“冬至大似年,先生不放不给钱。冬至大似节,东家不放不肯歇。”《东京梦华录》记载:“京师最重冬至,更易新履袜.美饮食,庆贺往来,一如年节。”《乾淳岁时记》中也记有:“朝廷大朝会,庆贺拜当,并如元正(元旦,古时指正月初一)仪,而都人最重一阳贺冬,车马皆华整鲜好,五鼓已填拥杂还于九街。妇人小儿,服饰华炫,往来如云。岳祠城险诸庙,住香者尤盛。三日之内,店肆皆罢市,垂帘饮博,谓之做节。”

  冬至日出嫁的女儿必要返回夫家,相传若不如此,娘家家道必会衰落。此风颇属无稽,大概是古人遵从“在家从父,出嫁从夫”的训勉,用以敦促夫妇之道而已。

    腌肉

  下个月就是腊月,从本日起,就准备过节的菜肴。凡是猪肉、猪蹄、鸡、鸭、鱼等,一般都将其炒过之后用盐和花椒腌演,约过半个月后取出,晒干即可煮食。色红,味道咸香,俗称之为咸肉、咸蹄、咸鱼、咸鸡、咸鸭。如果再用昔油浸渍,过十来夭后取出风千,味道尤其醇厚香美。如果再用泥巴将其糊上,还可以过夏。江苏江宁居民的咸藏鸡鸭,有连毛一起腌的,风干后食用,味道也很美。

  年初各店大都停止营业,人们没有地方购物,而亲友之间相互宴请,来往频繁,所需甚多。所以,一般在年末,家家必要买猪头、蹄子等物腌上,作为过年祭祀、待客之用。

    腌菜

  蔬菜对于人体.有清血生精、调和肠胃的功效。因为种类、性质的不同,又各有药用。经霜之后.菜正肥美,如青菜、雪菜等,一般都用盐在缸瓮里腌放,是过冬时的美味,称之为盐菜。有些地方也留到盛夏才打开食用。

  《随园食单》中记载:“腌冬菜黄芽菜,淡则味鲜,咸则味恶,然欲久放,则非盐不可。常腌一大坛,三伏时开之,上半截虽臭烂,而下半截香美异常,色白如玉,甚矣!相士之不可但观皮毛也。”

     消寒会

  《天宝遗事》载,唐人王仁裕每逢大雪,则扫雪通路,延请宾客到居处宴饮,称之为暖寒会。后人在冬至之后,也有人招集朋友,轮番聚饮,称为消寒会。《金陵岁时记》记载:“吾乡当冬至节后,九人相约谦饮,自头九以至九九,各主东道一次,名日消寒会,文人墨客饮酒之余,兼及韵事。”

     藏冬冰

  冰的应用十分广泛,可以保鲜,又可入药,夏季用冰制作冷饮,需要盒更大。我国古人很早就懂得如何制冰用冰。《诗经》中有“纳于凌阴”的句子,可见民间藏冰,远在周代就已经实行。北方一般都在冬至前后,修窖藏冰。人们用铁钎自河中凿冰,宽一尺多,长二尺多,称为一方,在冬至这天将冰藏人窖中,窖深约二丈,将冰藏人后,立即将窖封闭严实,同时藏人各种鲜果,人春后取出,在市上销售,颜色宛如刚从树上摘下来一样。

  北平的宣武门、德胜门、地安门、朝阳门、安定门以及崇文门外,过去都有冰窖。相传各冰窖请昆明湖向窖旁的水池放水,须付给一元宝(五十二两)的费用,水量充足,冰才能够厚,每年十二月取冰,次年入伏颁冰。《燕京岁时记》载:“冬至三九,则冰坚,于夜内凿之声如石,日打冰。”

  南方沿海居民,照例在冬至后修缮冰窖,储藏冰块,以便第二年打鱼期间为鱼保鲜。

戒房事冬月气温降低.万物敛藏,人体也是这样。因此此时最忌纵情态欲,否则精耗血亏,体质日虚,难于抵抗严寒气候。此外,冬至在气候变化上,也是一年中的一大节气,尤其要注愈节欲养生,多作休息。《后汉书·礼仪志》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养生习惯。

    

    冬至的诗句

    唐 白居易《冬至夜思家》云:

  邯郑释里逢冬至,袍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在古代,冬至同元旦、寒食、端午、重阳等一样,都是很重要的节日。恰逢这样的节日,出门在外的人很容易产生思乡之清。远行人:诗人自指。诗人在节日深夜伴灯独坐,而此时,遥想家中的亲人们也一定是深夜不眠,怀念着独在异乡的亲人。尤其是诗中的后两句与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英少一人”有异曲同工之妙。

    宋 姜夔《扬州慢》云:

    浮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雾,莽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伦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荞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扰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邱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笼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姜夔,南宋词人。词的上片由“名都”、“佳处”起笔,却以“空城”作结,其今昔盛衰之感昭然若揭。词的下片,作者进一步从怀古中展开联想:晚唐诗人杜牧的扬州诗历来脍炙人口,但如果他重临此地,必定冉也吟不出深情缝蜷的诗句,因为眼下只有一弯冷月、一溉寒水与他徜徉过的二十四桥相伴;桥边的芍药花虽然风姿依旧,却是无主自开,不免落寞。

    宋 张文潜《冬至后》云:

  水国过冬至,风光春已生。梅知相见喜,雁有欲归声。

    老去书全懒,闲中酒愈倾。穷通付吾道,不复问君平。

    此诗先写景,之后接着言情,后表明自己的志向,全诗自然、简洁,一气呵成,毫无雕琢痕迹。

    冬至对联

   “冬至”常用的对联有:

  一阳初动日;

  六律始调时。

  寒图消九九;

  春信缓三三。

  杖攀雪后临丹壑;

  鸣玉朝来散紫哀。

  且喜一阳今始复;

  方知大造本无私。

  有联语将“冬至”与“春分”联系在一起,强调“至”与“分”的自然规律。句为:

  冬至冬冬至;

  春分春春分。

  〈巧对续录〉引〈南昌县志〉也有类似的一联,释解更为明确,句为:

  冬至冬冬至,每冬先寒节而至;

  月明月月明,按月以圆时愈明。

  指出“冬至”是先于“小寒”、“大寒”而至的节气,而月亮也会在每月农历十五圆时更加明亮。

  “冬至”有“长至节”之称。《自怡轩楹联剩话》卷四载,刘某于冬至这日过六十寿诞,其侄婿请李承衔代笔,须符合其侄婿身份,以及寿主已见曾孙的实际,联云:

  高并丈人峰,琴杖风清,万卷功深才学识;

  欢迎长至节,莱衣日暖,六旬庆衍子孙曾。

  相传蔡锷将军幼时因家贫,曾站村中私塾窗外旁听。这日正逢“冬至”,塾师见后,出句云:“春来阳有脚。”小蔡锷听了。想了片刻,对道:“冬至梅出头。”巧嵌“冬至”节气名,解释为冬天来到,梅花将引人注目,内涵丰富,出语不凡。塾师听了非常高兴,便免费收其进私塾读书。

  “冬至”起开始数九,清代有“写九”习俗。将“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字,先双钩成幅,于冬至日开始填写。

  九个字每字九笔(其中的“风”字用繁体),每笔一天,每填完一字便过去“一九”,待九个字填完,“九九”八十一天尽。受此启发,出现了“九九消寒联”,即再配以一个每字九笔的九字句为联,如:

   屋后流泉幽咽洽香草;

   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

   “后”字的繁体为“援”,也为九笔。今人用简化字也组成一副“九九消寒联”,句为:

  幽柏玲珑浓荫送秋残;

  柔柳轻盈香茗贺春临。

  此种联作,始于冬至数九,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向往,别致而有趣。

    

   冬至谚语

     冬至在月头,要冷在年底;冬至在月尾,要冷在正月;冬至在月中,无雪也没霜。

    冬至黑,过年疏;冬至疏,过年黑。  

    冬至阴天,来年春旱。

    冬至晴,新年雨;冬至雨,新年晴。

    犁田冬至内,一犁比一金;冬至前犁金,冬至后犁铁。

    冬至有雪来年旱,冬至有风冷半冬。

    冬至出日头,正月冷死牛;冬至晴一天,春节雨雪连。

    冬至大过年

    冬至萝卜夏至姜,适时进食无病痛。

    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

    冬至在月中,天寒也无霜;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

    冬至出日头,过年冻死牛。

    冬至天气晴,来年百果生。

  冬至前,米价长,贫儿受长养;冬至前,米价落,贫儿转萧索。

  冬在头,卖被去买牛;冬在尾,卖牛去买被。

  冬在头,冷在节气前;冬在中,冷在节气中;冬在尾,冷在节气尾。

  冬至在头,冻死老牛;冬至在中,单衣过冬;冬至在尾,没有火炉后悔。

  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冬至在月中,天寒也无霜;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

  冬至在月头,要冷在年底;冬至在月尾,要冷在正月;冬至在月中,无雪也无霜。

  冬至不离十一月。

  冬至十天阳历年。

  冬至无雨一冬晴。

  冬至丸,一食就过年。

  冬至江南风短,夏至天气干旱。

  冬至羊,夏至狗,吃了满山走。

  冬至一日睛,来年雨均匀。

  冬至不下雨,来年要返春。冬至出日头,过年冻死牛。

  冬至天气睛,来年百果生。

  冬至前犁金,冬至后犁铁。

  冬至一场风,夏至一场暴。

  冬至始打雷,夏至干长江。

  冬至日头升,每天长一针。

  冬至下雨,晴到年底。

  犁田冬至内,一犁比一金。

  冬至始打霜,夏至干长江。

  冬至日头升,每天长一针。

  冬至前后,冻破石头。

  冬至过,地皮破。

  冬至无雨一冬晴,冬至有雨连九天。

  冬至不下雨,来年要返春。

  冬至一场霜,过冬如筛糠。

  冬至后头七朝霜,一个稻把两人扛。

  冬至下雨,晴到年底。

  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一年雨水看冬至。

  冬至睛,春节阴。

  冬至有霜,腊雪有望。

  冬至强北风,注意防霜冻。

  冬至不冷,夏至不热。

    冬至的养生

    冬至养生的对象重点为中老年人。老年养生的重要性就不用说了。中年人,作为承上启下的一代,肩负着社会、家庭的重担, 加上新世纪的快节奏与现实生活中的诸多矛盾,使人经常处于紧张繁忙的状态之中,注意保养,讲究身心健康,显得尤其重要。

    《灵枢·天年》云:“人生……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景岳全书·中兴论》曰:“人于中年左右,当大为修理一番,则再振根基,尚余强半”,书中告诉我们,人到中年若能科学地运用养生之道,调理得当,以保证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中年养生的关键:

    一、静神少虑(即“壮不竞时,精神灭想”)要求中年人;

    1.精神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不要强求名利、患得患失;

    2.注意合理用脑,有意识地发展心智,培养良好的性格,寻找事业的精神支柱;

    3.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工作、学习之余多听音乐,它会给你带来无穷的快乐;

    4.注意仪容仪表,不同的场合装束要得体,心态年轻化,以振奋精神,增添生活乐趣。

    二、劳而勿过

    1.避免长期“超负荷运转”防止过度劳累,积劳成疾;

    2.根据自身情况,调整生活节律,建立新的生活秩序;

    3.利用各种机会进行适当运动,有句谚语“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说明冬季锻炼的重要性。

    三、节欲保精

    1.欲不可纵。

    2.养血固精。

    老年朋友的生理变化又是怎样的呢。《灵枢·天年》篇:“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这种脏腑气血精神等生理机能的自然衰退也会影响到心理的变化,表现出常有的孤独垂暮、忧郁多疑、烦躁宜怒等心态,正是这种生理、心理上的稳定性、自控性降低,使老年朋友更容易发生疾病且不易恢复。所以,应提倡精神摄养、饮食调养为主;顺时奉养、起居护养、药物相助为辅的方法。

    一、精神摄养

    宋代医家陈直《寿亲养老新书》载诗云:“自身有病自身知,身病还将心自医,心境静时身亦静,心生还是病生时”。诗中告诫我们,只有进行自身心理保健,才可杜绝情志疾病。

    二、饮食调养

    1.食宜多样。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食品。

    2.食宜清淡。老年人应三多三少,即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多;糖类、脂肪、盐少。

    3.食宜温热熟软。

    4.食宜少缓。老年人宜少量多餐,以保证所需营养又不伤脾胃。

    三、顺时奉养。就是顺应四时气候变化,以求在自然界中求得自身平衡。

    四、起居护养。老年人要合理安排起居作息,保养神气,劳逸适度。要尽量做到“行不疾步、耳步极听、目不极视、坐不至久、卧不极疲”。

    五、药物相助。老年人的药物养生应以固护脾、肾为重点。用药原则应遵循:多补少泻;药宜平和,药量宜小;注重脾肾,兼顾五脏;分类论补,调整阴阳;掌握时令,观察规律;多以丸散膏丹,少用水煎汤剂;药食并举,因势利导,补偏救弊,防病延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