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湿气入肩,就是肩周炎!一张方子,除湿松肩,再给读者说一遍

 繁星1 2020-12-20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中医内科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说,我想跟你聊聊肩周炎的事儿。

肩周炎,又称五十肩,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它的病因,或因为气滞血瘀,或因为外感风寒湿邪。中医临床,常用这样的思路。

但是今天,我要跟你讲讲,痰湿所致的肩周炎。

这个事儿,我以前曾经专门撰文讲过,但很多新朋友没看到。那好,我用具体的案例,再给你说一遍。

我现在,我告诉你一句话啊——

如果你这个人,身体比较胖,肩部疼痛的同时,不红不肿,而且疼痛顽固不愈,怎么也去不了根,同时舌苔白腻而厚。那好了,你考虑一下是不是痰湿入肩,导致肩周炎了。

这话怎么讲呢?我给你举个例子。

很多年前,我跟师学习的时候,有一回,老师正好去如厕了。诊室里就我自己。

这时候,一个男的进来了,身体肥胖,而且面容愁苦。他告诉我,他有肩周炎,好多年了,针灸、理疗、膏药、中成药,都用了,不好使。无论怎么治,都是酸痛。他问我,咋办。

我说,我老师出去了,很快就回来了,你稍等一下。

他呢,不耐烦,说道:“你不也穿着白大褂吗?你不也懂么?你就给我说说呗”?

我说,那好吧。

刻诊,见脉象弦滑,舌苔白腻而厚,而且患处不红不肿。细问得知,以往用过黄芪桂枝五物汤化裁,无效。

询问病史,得知最初发病和天气变化无关。至今也没有明显联系。只不过,阴雨天稍重而已。

知道这些以后,我心里有数了。我写了一张配伍——

法半夏12克,茯苓15克,枳壳5克,白芥子5克,风化硝6克。

我对这个人说,你别着急,我写这个还不准,等我老师回来看看。

结果,我老师回来以后,了解病情,又看了看我写的配伍,最后在里头加了片姜黄5克。他说,这样就行了。

结果如何?患者回去以后,用了将近九剂,肩膀不疼了,活动自如。

得知结果后,我特别高兴。我知道,这可是我牛刀小试啊。但是,我也有自责——片姜黄这个药,我怎么能忘记呢?

来吧,我给你说其中的道理。

这个患者 ,其实就是典型的痰湿阻络型的肩凝症。

你看,这人体胖,脉象弦滑,舌苔白腻,这很显然是痰湿之象。痰湿阻滞肩部脉络,于是作痛。阴雨天,湿气重,所以酸痛感加剧。

这个人以前用过黄芪桂枝五物汤。这个配伍,是益气温经的方子。用之无效,说明患者的主要问题,并非是气虚血少,寒凝经脉。

因此,我断定,他的问题一定在于痰湿阻滞经脉。这时候,只要把痰湿化掉,经脉打通,就好办了。

我想到的配伍,是指迷茯苓丸。这个配伍基本构成就是半夏、茯苓、枳壳、风化硝。我在这个基础上,加入白芥子。总地看,就是半夏、茯苓除湿利湿,枳壳行气,白芥子、风化硝涤痰破节消肿。我老师在这个基础上,加一个片姜黄。片姜黄,是活血化瘀止痛的常用药。尤其是在治疗肩臂痛的时候,片姜黄更常用。

我把这个写出来,供我的读者参考借鉴。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患肩周炎,但是治疗效果不好。我不能说,这个时候你肯定是有痰湿阻络了。但是,我建议你往这思考一下。辨证要点,我都说清楚了。可以讲,这个痰湿阻络造成的肩周炎,在肥胖人群中很多见。如果能明白这个道理,加以准确应用,我觉得是可以收到柳暗花明之效的。

同时,这也告诉我们,痰湿之邪,无处不到,形成的病症可谓杂而多。为此,我们必须提高警惕,合理饮食、加强锻炼,减少痰湿在体内的淤积。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地减少疾病的发生。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