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面对高血压,纯中医:降压只是下策,治人方...

 丹江川流不息 2020-12-21
面对高血压,纯中医:降压只是下策,治人方为上策

经济学家王福重,是这样看待中医的,“中医就是伪科学,就是跳大神忽悠人,根本不能治病救人,早该废除了。”

一竹篙打翻一船人,这本身就不是一个科学的态度,已经不单单是鲁莽,而且还是片面的,就拿高血压来说,两种治疗方式一对比,高下便立判。

西医是如何治疗高血压的?

西医的说法是,高血压是治不好的,终身离不开降压药,降压会用到卡托普利、氯沙坦、氨氯地平、比索洛尔、螺内酯等等,然后就是控制饮食,多运动等等的。

中医又是如何治疗高血压的?

第一:调肝

肝脏阴阳失调、虚实转化后,会形成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而“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所以,需要调肝。

基础的药物,会用到:柴胡、佛手、栀子、丹皮、菊花、钩藤、僵蚕等等的。

第二:益肾

为什么血压高的人,大多都是四十岁往上?因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肾为阴阳之根,诸脏之本,肾阴不足的时候,会导致心肝阴阳失调,长期如此,更加累及肾阴,出现阴虚阳亢,所以要益肾。

基础的药物,会用到:桑寄生、女贞子、牛膝、仙灵脾、炒杜仲、泽泻等等的。

第三:理脾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饮食失节,脾胃乃伤”,湿痰中阻之后,气血无法正常的输布,所以需要理脾。

可以看的出来,中西医的方式,就好比在一个公司里面,西医的方式,就像普通的员工,盯着的始终是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而中医的方式,就像老板的眼光,往往都比较长远。

一般会用到的基础药有:白术、茯苓、半夏、天南星等。

再来看两者的弊端:

中医的方式,因为看的更远,看的是人整体的一个状态,调整的是人自身的状态,所以会慢一些,而这在快节奏的当今,确实是不符合的。

西医的方式,因为盯着的是血压本身,所以速度快,但是缺陷也明显,那就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所以才会终身服药。

在实际的门诊中,整理了三年来高血压的病例,总共有156个,其中有124人,短的用了一个月,长的用了半年时间,血压都恢复到了稳定范围,这个概率,说高吧,不算高,但是说低吧,谁又敢打包票,百分百治好呢?毕竟中药慢,不如降压药来的快,有的人坚持不了。

有的人就会问了,调肝、益肾、理脾之法,可以兼顾所有的高血压吗?

这里明确的说,不能。需要根据各自的症状,有的可以单独用这三法,有的要几者兼顾同用,还有的要另辟蹊径才行。

就比如这124人当中,有一个印象最为深刻,这个患者高血压七八年了,开的方子,和调肝、益肾、理脾,完全是背道而驰,因为开的就是一个便秘的方子,结果呢,当患者便秘好了的时候,血压跟着就降下去了。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中医,虽然无法用科学解释,但它本身就是一门科学,治病与治人,孰高孰低,这已经很明显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