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湘军第一悍将李续宾兵败三河镇 给清朝造成了哪些后果?

 小佛说史 2020-12-21

【太平天国系列235,小佛说史原创作品,请勿转载】

1856年,湘军和太平军在舒城往庐州(今安徽合肥)的方向上爆发了一次大战,这边是——安徽三河镇战。有着清军第一悍将之城的李续宾兵败身死,八千湘军精锐仅得两千余人存活。他这一次大败,给清军营中造成了极坏的结果,今天小佛就试着给大家分析分析这一战给清朝造成了哪些后果。

李续宾这次战斗的失败,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改变了安徽的局势。在前期的战斗中,湘军本来已经处于有利的形势,不得不改变策略,变进攻状态为防御状态,李续宾残部退回桐城。湘军退守,太平军则主动进攻,近十万太平军在陈玉成和李秀成的带领下分别拿下桐城、舒城、太湖等地,而原本驻扎这些地方的湘军只能不断的退守以寻求自保。湘军李存汉、谢嗣湘、李景均、李长林、彭祥瑞等人战死沙场。

战场的是具有连带性的,并不是独一的。当时湘军与太平军斗争的各个地方都转为防御阶段,特别是原本已经兵临安庆城下的湘军多隆阿和鲍超部在收到李续宾大败的消息后迅速收拢部队,不战而退,他们害怕太平军乘势进攻,将他二人的军队前后夹击成三明治。这样一来,太平军在安庆的局势得到的缓解。

远在益阳守孝的胡林翼得知此事后不得不感慨:以百战之余,覆于一旦,是全军皆寒。

当然,李续宾的殉国对于曾国藩来说是非常痛心的,以至于曾国藩数日茶饭不思。他甚至后悔自己当初同意李续宾冒进的计划,让弟弟曾国华也随着李续宾一起喋血沙场,“及军败,从续宾力战死”。

军队不止有将领,还有士兵,李续宾的大败对于湘军军心是一次重创,也令当时朝堂为之震动,"三河溃败之后,元气尽伤,四年纠合之精锐,覆于一旦,而且敢战之才,明达足智之 士,亦凋丧殆尽"。

其实,这次战斗的失败有李续宾冒进(他在军营的高处原本有望见太平军人数众多,军中幕僚也有人劝说三河镇此地地形复杂,太平军人数众多,理应徐徐图之,然而他都没有听从),更有一部分原因不是他所能主导的。他的后面,有着咸丰皇帝不断的催促,跟有着精锐部队因为长期的作战本就是疲惫之师,李续宾在进军三河时向朝廷上奏折说:“臣所部八千人因克复潜山,太湖、桐城及此间(舒城)留兵防守,分去三千人。数月以来,时常苦战未尝得一日之休止。伤损精锐,疮痍满目,现已不满五千人,皆系疲弱之卒。”

就这样,李续宾大败,安徽形势巨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