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连续大胜的湘军第一悍将命丧三河,从中悟到了三点保命法宝!

 雄关漫道111 2019-05-30

这是《曾国藩全集》第16讲,欢迎大家关注、点赞、分享。

1858年11月,湘军第一悍将李续宾战死于三河镇,湘军精锐伤亡惨重,湘军大佬胡林翼闻讯后吐血晕倒、曾国藩绝食数日。太平军青年将领陈玉成、李秀成一战成名,获封王爵,挽回了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的颓势,让太平天国政权得以续命数年。

连续大胜的湘军第一悍将命丧三河,从中悟到了三点保命法宝!


一、千万别被一时的胜利冲昏头脑


  • 攻可九江,赏赐黄马褂,名满天下。

1858年5月(咸丰八年四月),李续宾部攻克已经被太平军占据5年之久的军事重镇九江,咸丰皇帝赏赐黄马褂,授浙江布政使(省长),一下子成为了湘军第一悍将,名满天下,不可一世。连在老家守丧的曾国藩看着都眼红,害怕再不出山就没自己什么事了。

  • 出兵顺利,接连攻陷桐城、舒城。

咸丰八年八月,李续宾、多隆阿、鲍超合兵攻陷太湖。之后奉咸丰皇帝令其夺回庐州,于二十天内连续攻下桐城、舒城,九月底进扎庐州城南七十里的三河镇。接连大胜,湘军难免会有轻敌之心,实则经过几次大战最初征召的部下也“菁华殆尽,兵锋实已挫怠”。

  • 太平军经过整顿,已经恢复战斗力。

面对岌岌可危的局势,洪秀全做了一系列调整:罢免不得人心的两个兄长,重新启用干臣名将,任命陈玉成、李秀成、李世贤、韦俊为前、后、左、右主将,太平军内部加强团结,军事力量得到了恢复。七月底,陈玉成联合李世贤攻克庐州,八月下旬会和李秀成在滁州乌衣渡大败清军,接着乘胜追击,破清军江北大营

陈玉成闻李续宾进攻三河,急奏天王令李秀成随后赶到。十月初,完成对湘军的包围,此时的太平军可谓声威大震,士气高昂。

连续大胜的湘军第一悍将命丧三河,从中悟到了三点保命法宝!

从上可以看出,太平军经过几番大战士气正盛集精锐进攻三河李续宾部;李续宾部经过几次大战,士兵疲惫且人数有限,兵将亦有轻敌情绪战场状态已经不是李续宾想象中的那样


二、千万别瞧不起平庸的上司


李续宾是悍将,所得功劳、名望皆是实打实用双手拼出来的;湖广总督官文腐败享乐、昏庸无能,则是依仗满族身份身居高位,李续宾瞧不起官文也在情理之中。

连续大胜的湘军第一悍将命丧三河,从中悟到了三点保命法宝!

平常倒是无所谓,有胡林翼从中和稀泥,坏就坏在关键时刻胡林翼回家奔丧,湖北军事大权在官文手中。李续宾攻陷舒城后,向武昌方面请求派兵援助。官文忌恨湘军,收到告急文书后,一不发兵增援,二不令其退兵,使其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境。

连续大胜的湘军第一悍将命丧三河,从中悟到了三点保命法宝!

既然能成为上司,就有成为上司的理由,即使打心底看不起,也不要表现出来,搞好关系还是很重要的。也许上司某方面不尽如人意,但其掌握的资源对下属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


三、走上坡路时,要给自己留条后路


  • 攻克九江,开湘军屠城之先例,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李续宾部攻破九江城后,杀太平军守将林启容以及一万七千名守军开了湘军屠城的先例;李续宾便让人剖开林启荣肚子,想知道这家伙是靠吃什么东西坚持这么久,“九江之贼,剖腹皆菜色,三日无米,究能坐困,兵不如贼”。

自古以来”杀降不祥“,自此之后太平军皆并力死战,难有降者,这也为他之后三河之役中的失败注下了伏笔。

  • 湘军一再分兵,边打边抢,战斗力大大降低。

李续宾这次带兵本来就不多,又先后攻打了几座城池,均需分兵驻守,以致在三河战场上,仅有将士6000左右;而太平军陈玉成、李秀成部驰援军,号称10万之众,连营数十里,对比悬殊。况且湘军一向有边打边抢的坏习惯,累赘多了,战斗力也就下降了。

  • 刚愎自用,听不进“先收庐江”以固后路的建议,致孤军锐进,陷入死地。

三河城小而坚,乃太平军屯粮之所,所以太平军在此坚固设防,驻扎重兵,陈玉成、李秀成部未到之前,李续宾部已久攻不下。有人建议,可“先收庐江,以固后路”,无奈李续宾刚愎自用,听不进建议,待太平军合围完成后,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已经陷入绝境。

连续大胜的湘军第一悍将命丧三河,从中悟到了三点保命法宝!


数次突围无果的李续宾亲率六百余人,冲入太平军阵中,力战而死,时年四十岁,所部全军覆没。

听闻李续宾身亡、6000精兵损失殆尽的消息后,胡林翼痛心道:“三河败溃之后,元气尽丧。曾国藩“哀恸慎膺,大呼失我长城”,咸丰帝听闻李续宾战死的消息之后,也“不觉陨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