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皇帝为何喜欢外出打猎?不只是带皇子出游,更为了政权的未来

 小佛说史 2020-12-21

稍微了解清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他们的政权是在马背上打下来的,清朝开国皇帝努尔哈赤的儿子孙子们几乎都能披甲上战场,用军功换取自己 的爵位,并且努尔哈赤手下的部队统帅有好一些都是他自己的儿子,比如:皇太极、多尔衮、多铎、阿巴泰等。然而,康熙即位之后,天下逐渐安定,人们也开始享受安定平和的生活,清朝的皇子皇孙们渐渐也喜欢上安逸的生活,喜欢上吟诗作画的乐趣,不再像父辈、祖辈那样尚武,能真正披甲上战场的是极少数,这让康熙非常有危机感,于是下定决心要带着皇子皇孙外出游猎或者北巡,而这也形成了清朝皇帝一个定期外出的传统——每年秋天在木兰举行行围活动(俗称“木兰秋狝”)。

其实,清朝皇帝带皇子皇孙游猎,不只是简简单单的不让他们忘记祖宗依靠骑射换来的天下,更有着深层次的用意——为了政权的未来。借着游猎的机会,让皇子皇孙走出宫廷,观察社会,了解民间,增长他们的见识,开阔他们的胸襟,让他们不沉迷于享乐,心中装着国家,装着天下,这才是真正的用意,乾隆皇帝有一首诗就很浅显易懂的告诉自己的兄弟和儿子们,自己带他们外出游猎是怎样用心良苦:

《示七弟及诸皇子》:

汝曹读书久,兹命随时巡。

讵云事嬉游,吾意良有因。

祖制不可忘,勉继在后人。

汝观此稼穑,勤哉劳万民。

汝观彼部落,何以来相亲。

乘马汝安逸,仆役殊苦辛。

深宫汝丰裕,蔀屋多窭贫。

见猎可悟学,射鹿应怀仁。

絜矩汝其蘉,大旨斯略陈。

清朝皇帝通过游猎中皇子们的行为可以检查皇子们骑射的技术学得怎样,可以通过让他们竞争狩猎的方式激发他们的斗志,磨练他们的意志,培养他们果断的品质。

当然,皇帝在游猎中也存有自己的私心。

康熙晚年十分喜欢弘历这个孙儿,常常将其带在身边,亲自教授文化知识和骑射,巡幸热河避暑山庄时,弘历也被带在身边,康熙对弘历的培养可见一斑。

清朝皇位继承人的确定不同于我国以前王朝对嫡长子的追捧,清代更看重的是一个皇位继承人的综合实力,游猎无疑是清朝皇帝考察一个皇子的能力、仁爱、孝心绝好机会。

康熙时期允礽1岁时就被确定为皇子,康熙常常带着他游猎,然而他在游猎表现出来的样子让康熙非常失望。康熙48年,皇18子在游猎途中生病,康熙为此忧心如焚,而生为兄长的皇太子允礽毫无仁爱之心,康熙忍不住责备了允礽几句,没想到允礽不仅不悔改,还将气撒在随从身上,康熙简直对他失望透顶,认为他不适合做皇位继承人,不久之后允礽成为了废太子。

康熙通过观察皇太子在游猎中行为废掉他继承人的身份,而道光则是通过游猎中皇四子(咸丰)与皇六子(恭亲王)的行为确定皇位的继承人。

其实,不管是学识、治国能力或者弓马骑射,恭亲王都是强于咸丰的。一次皇家南苑狩猎,恭亲王猎捕第一,咸丰则是连弓都没有拉开。道光问咸丰:你怎么一个未收获?“时方春和,鸟兽孕育,不忍伤生,以干天和。且不想以弓马一技之长与诸兄弟争高低。(这全部都是围猎前,咸丰的老师、大儒杜受田教他的”这让推崇以德治天下的道光高兴坏了,认为自己后继有人,也暗暗觉得适合咸丰做皇帝。可是,谁曾想,咸丰转身告诉恭亲王:今日身体倦怠,无他

从前面的举例可以看出康熙皇帝和道光皇帝的确很重视皇子们在游猎中的表现,而这一切有助于他们看清继承人的能力,继承人是什么样的,政权未来就是什么样的。当然,外出游猎也有着其他原因,譬如炫耀武力、震慑蒙古族亲王。

参考资料:《清史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