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了凡治理宝坁县有套系列治县方略!

 旭日东升999 2020-12-21

袁了凡先生在天津宝坻为官时间不长,但在任上却有很多建树,被后人称为“天下良牧”。他有一套系列治县方略,在今天看来仍值得学习借鉴。

一,带好队伍,形成合力;二是多办实事,造福一方;三接引好人才,做到后继有人。

  然而,一个“七品芝麻官”初来乍到,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好这三件事,并非是很容易的。当时,他的处境,可套用“当知县官难,在穷地方当知县官更难”那个特俗的句式来描摹。但了凡先生却只用了5年时间,就改变了宝坻原来的状况,做到了政治昌明,百姓安居乐业。

  作为宝坻的主政者,在短期能取得诸多业绩:一需要有眼光;二需要胸怀;三需要智慧。这是在综观了凡人生,阅读《宝坻政书》后,对“宝坻之治”及其主政者做出的评价。下面,我们来看了凡先生宰宝坻时写的两篇重要文章:一篇是《睦僚书》,另一篇是《答李四可书》(参见《宝坻政书》)。从中,我们可找到了凡宰治宝坻的“为政真经”。

  其一,团结合作,搞好班子建设。了凡先生十分重视领导班子内部的和睦。认为,领导层如果能够敦睦相处,相互体谅,有助于形成政通人和、惠风和畅的良好局面。上任伊始,了凡便写了《睦僚书》。在这份与同僚合作的书面约定上,他说“同官有兄弟之义,较之为同年尤为亲厚。盖同年系一日开榜之情,而同官有数年义聚之乐,其分颇殊。”

  在这里,了凡从“情”入手,分析了“同榜”与“同官”的不同情分,从而,点出了“同官”团结一致的重要性。并针对以往“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状况,提出了力戒“窝里斗”的措施,以避免行政资源的内耗。从而能够集中精力为民多办事、办好事。

 

  其二,防微杜渐,吹拂清廉之风。在强调班子团结的同时,了凡又十分注意领导层内可能发生的另一种倾向,那就是“集体腐败”和“整体塌方”的产生。为此,他亲自制定规章制度,以防止地方官员暗中勾结,贪赃枉法,形成相互包庇,官官相护的流弊和积疾。另外,经常开展“为官必须廉洁自律”的警示教育,频吹清廉之风。

  袁了凡在《睦僚书》中,狠批了衙门“贪污受贿”的丑恶现象。对此,他作了这样的比喻:“官之受贿,犹女之失节也。失节之女,人尽鄙之。官受贿而不耻者,良心丧尽也。”就是说,一个女人自己有老公,还整天与别的男人厮混,“人尽鄙之”,就是大家都看不起她。而当官的人接受了别人的贿赂,而不感可耻,反而自鸣得意,那么他的良心已经丧失殆尽了。

  他又说,“我辈既号同心,各当砥砺名节,以清廉自誓。”就是说,我们既然有缘分,在一起共事,就应该同心同德,相互提醒、相互督促,要忠于职守,保持清正廉洁。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我们要以自己的行为打造“清廉政府”的形象,用实际行动来捍卫政府的公信力,这是全体公职人员的责任。

  作为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写的《睦僚书》,我觉得这种文体很独特。在此,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他与其他班子成员廉洁自律的“约法三章”,也可以看作是宝坻政府工作人员勤政廉洁的“共同宣言”。

  其三,以身作则,树立政府形象。许多时候,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比如讲排场、比阔气等奢华风气会影响官员。反过来,官场上的不正之风更会带坏社会风气。所以,袁了凡提出为政要正确对待“名闻利养”(注:佛家语。指名声远闻,以利养身。“名闻”一般是指人的名声、名气等;“利养”一般是指人的收入及财源。“名闻利养”是指使人堕落的名利。对于堕落,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嗤之以鼻的,可是许多人却都选择了堕落。)的问题,积极倡导政府工作人员要以身作则,当好社会的表率。而食声色最容易使人陷落。所以首先要解决的是“公务接待”这个问题,它不但关系到行政开支,还与打造廉洁政府形象有关。

  过去新官到任,县衙门里一般都会组织活动,以示庆贺。比如,请个戏班子来热闹热闹。但了凡上任后一再叮嘱下属,坚决搞这些东西。他说:“这几年宝坻连续闹灾荒,老百姓日子都不好过,作父母官我哪有心思喝酒、看戏呢。还是把这些钱节省下来,为老百姓多办些实事为好。”后来,他又在“为官功过格”条文中强调,县衙“演戏作乐、恣情酒食,算一过”,“或习成奢侈、阴伤风化,算十过”。

  了凡上任不久,对公务宴会作了明确的规定。他说,“今后每会,食不过五品:三荤二素,不许宰牲,不许开卓。有随时鲜果或用一二,不得过丰。”他认为,政府不能搞奢靡之风,而要带头节俭,要以良好的政风去影响民风。了凡甚至于这样认为:“盖民间风俗,自当官府敦之。宝坻士风颇厚,倘不崇俭素,岂惟有损士风,兼当得奢侈不惜福之报矣。”

  其四,和睦相处,关键要有雅量。领导班子成员和睦相处,是搞好工作的关键。往往当工作碰到了困难,或者出现了某些差错时,同僚之间不是一起商量对应之策,探讨解决方案,而是相互推诿责任,相互指质对方,甚至于暗中越级“告状”,这些就是同僚之间,不和睦,甚至于发生争斗的根源所在。

  了凡先生深知官场争斗、倾轧之祸害。上任伊始,为了防止这类官场流弊侵袭宝坻政坛,腐蚀宝坻的政府官员,他就给同僚和所有工作人员打了“预防针”。他别出心裁地写了所谓的《睦僚书》,并语重心长地提醒、告诫和警示县政府班子成员,并与全体工作人员共勉之。

  了凡先生在《睦僚书》中提出了,领导班子成员,不但应有高超的领导艺术,更要心胸阔广,为人要大度,要有雅量,不怕吃亏,这就涉及到领导干部的私德和思想修养的问题了。人的个人修养十分重要,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修养,它不但体现了一个人的人格魅力,还会产生(散发)一种激励、引导下属的正能量。所以说,领导者的个人私德很重要,会影响一班人,甚至影响我们从事的整个事业。

  了凡先生在着述中,反复地讲人的思想修养的重要性。还提出了许多提高思想修养的方法。对于领导干部个人修养的问题,了凡先生在《宝坻政书》中论述很多。刘伟见对此作了总结。其中有一条,叫做“建立为政自律的中和之道”。如何建立?可提炼为三点:一是治己与养己结合;二是养治结合,先养后治;三是治养皆在正心诚意。其中这第三点最重要,我们将在后面的几讲中作进一步解读。

  总之,作为一个地方首官,了凡先生在《睦僚书》中,与同僚与众人约定,一起相互监督改过,这在以往的官场上较为罕见。

  其五,知错即改,不断完善自我。在工作中,过失和错误是在所难免的,难能可贵的是能改正,改得越快、越彻底越好,了凡说“改过、迁善原非二事,改一分过便宜迁一分善。故我辈自朝至暮,只有改过一着工夫”。刘伟见先生,在为我们讲解这段话的时,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说:“为官治政,有过错是难免的,重在能改。”这是“官德”。任何文过饰非、隐瞒差错,推卸责任,或者寻找“替罪羊”的做法,都属于政治品格上的问题。

  刘伟见认为,治政者应该“敢于改过,君子之过”。了凡先生说,“我们这些为官的人应当从早到晚,只有改正这个功夫”。“话说得多么惕厉警戒。原来为官,不要做错了,要能改过,就是对百姓的最大贡献。”“惕厉”是什么意思,词典上的基本解释是:心有危险忧惧之感:日夜惕厉,心不能安?

  其六,相互批评,要有君子之风。如果,我们发现同僚的缺点和问题,怎么办?了凡先生认为:应该做到“既为良朋,所贵实心攻病,苦口发药。或有所闻,即密规诲”,意思是:同僚有问题,贵在真心帮助他改正毛病,苦口相劝,胜过良药。发现或者闻听他有过错了,就要悄悄地提醒他,或者“贻书箴劝”。

  那么,我们如何对待别人的批评与指质呢?了凡先生认为:如果你自己出了问题,别人提醒你,劝你改正,“纵使言之不当,亦宜虚怀听受,痛刷前非。”就是说,别人提醒你时,可能说重了,或者过头了,你都要虚心听受,好好检讨自己。要知道,接受别人的指正与批评,正视自己的错误,是消除谬论的好方法,显示了一个人大度与谦和的君子之风。

  有时,对方在批评时可能夸大了事实,你也不要当场予以反驳与辩白,更不能暴跳如雷,而是要平心静气地听着,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因为暗中提醒你的人,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让你改正错误和缺点,你不能因此而忌恨对方,而是要心存感激才对。

  以上这些,就是《睦僚书》的大致意思,也是了凡先生的“为政真经”。下面我们再向大家简要介绍下,刘伟见先生推荐的另一篇文章《答李四可书》。这是一篇“如何当好地方官”的心得体会,是了凡退隐之后,有个叫李四可的人来向了凡求教问道。据推测,可能是位新上任的知县,了凡便以书信的方式,对其提出的问题一一作了回答。

  了凡信中说,在地方为官有“两要”:一是要事情办好,要有政绩;二要接引人才,把人才队伍抓好。而这些就是所谓的“德政之要”。办事之道,是了凡的执政精华。应该注意三点,也就是处事之道“三要”:一曰防微;二曰举重,三曰存礼。这三个方面抓住了,那事就办成了。

  所谓防微者,不但事起于微,宜早加检点为;何谓举重?每开县门众事纷至,而一身不能理百事,须择其重者而举之止,取目前最急者料理;何谓存礼?凡事须识大体,其余零星节目,不必深求。

  另外,了凡的所谓接引人才“三法”也至关重要。他认为地方上要接引好人才,有三个方面:一是谦卑忍辱;二是礼让接人;三是收罗豪杰。这些都是了凡制定的较为独特的人才战略方式。由于篇幅关系,在此就不进一步作解读和阐发了。以上介绍的这些篇什《宝坻政书》上都有,如有兴趣者,可以找来原着一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