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嵫山戏台:梨园清音载乡情

 日月存心 2020-12-21


梨园清音载乡情

陈书桂

       在嵫山的东山主峰凤凰顶西面,有一座道教庙宇太玄观,坐北朝南。观门前是一条东西道路,呈弓背向外的弓形。恰如在弓背上搭了一支箭,那就是由观门东侧向南去与弓背垂直的南北坡道。沿坡道走入平地,则直接原兖州三中校园中轴路。旧时去观里朝拜、进香的善男信女走上坡道,便先有了步入神府的感受,因此这条坡道被称为“神路”。“神路”下段的东侧,原建有一座戏楼,距路仅一两米的距离,与路西侧二十来米远近的“万丈滑石”大致相对。

       据资料,戏楼建造于清道光年间。建成后每逢嵫山庙会及节日庆典、祭神谢神的日子,总要请戏班来此演出。那时,远近村庄的群众扶老携幼,络绎而来。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据传,这座戏楼的基址是被群众称为活神仙的高僧颜和尚选定的。早先建造太玄观时,颜和尚就叫建在山前,说那样当地就能出一斗二升芝麻数量的顶子(官帽)。人们没有听他的,建到东山深处去了。结果附近没有出官员,倒出了不少屠狗户(旧称“打狗子”,被认为是贱业)。这回接受了前次的教训,建戏楼就照他说的办了。戏楼建成后每当演出时,不管来多少观众,楼前都能容纳得下,从不打拥。听戏的乐意来听,唱戏的也乐意来唱。连那些平时对演出场所多有挑剔的名戏班听说嵫山来请,也从无推托。让负责请戏的人既不用费口舌,也少跑好多腿。可以说主客默契,相得俱欢。

       戏楼型制不大,舞台的长宽各五米左右。高约二米,用条石砌成,台面铺砖。台上左、右、后三面砖墙,顶上是檩椽青瓦如普通瓦房。前檐用两根石柱支撑,柱上刻一副对联,系工笔楷书,剔地阳文:

音响遏云调寄高山流水

墨痕粉迹义师狐史麟经

       无署名,不知撰者、书者为谁。

       戏楼没有后台,演出前须由主事人找借木料,蓆箔等物临时搭棚,以作演员化妆、休息以及戏装、道具摆放的场所。但在舞台后部,即天幕墙和戏楼后墙之间,留有一米来宽的夹道,夹道门向北,门内有几级台阶可上,供演员上下场及等候上场之用。看来戏楼的设计者是从经济、美观、实用多方面来考虑的。

       颜和尚选址之说,显系无稽之谈。不过把地址选定此处,确是颇见匠心的,其好处决不只容人多,不打拥这一点。一座小巧的戏楼座落于山的前沿,北望太玄观,西对洪福寺,使嵫山人文景观恰成三点照应,形成合理格局。它又处在从南面进山的道口,屹然高翘于古柏掩映之中,给刚刚举步登山的人们心田中注入了“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魅力。

       戏楼处在大半圈山岩构成的“簸箕掌”的一角,演唱、演奏的声音借助山岩回声作用,更显得清越悠扬。戏楼对面二三百米处,就是西山主峰,声音从那里反弹回来,正好又落进主峰东边那个宽深的山谷中。山谷宛如一个巨大而奇妙的音箱,乐声经过它的和鸣共振处理,越加和谐优美。梨园弟子们谁不想来这良好的演出环境中一展才艺呢?

       此外,把舞台设计到两米来高,也不是没有用意的。因为它紧靠着“神路”,这是南面进山的必由之路。每到会上,剧场的南北两边都是市场。如果让剧场上的观众把路堵塞了,那么那些做买做卖的、进山游玩的该如何通过?舞台建得高,在台跟前看戏须仰脸观看,挺不舒服的。所以不用任何人管理,观众都会自动地到路西边的山坡上去找地方。台前的来往行人也挡不住观众的视线。这也是匠心运筹的一方面。

       那时来此演出的不仅有附近出名的农村业余戏班,还时常来些远处的名戏班、名艺人呢!所演剧种有山东梆子,也有弦子戏(柳子戏)、拉胡腔(柳琴戏)等。民国年间,济宁的孙家班(本是清代状元府的家班)就曾多次来此演出。该班小生演员小桃(杰出柳子戏演员刘云驷的艺名,1890—1946),可称唱做双绝。他的一曲《抱妆盒》(《狸猫换太子》的一折,刘饰青年太监陈琳)给人们留下难忘的印象。“典了房子卖了地,也要去听小桃的戏”,老辈留下的这句话,至今还有不少人记得。

       嵫山的戏曲演出活动,一直延续到建国初年。大概从1953年起,嵫山古会迁址到颜店村。对于求神、谢神这类迷信活动,政府又力倡破除,嵫山没有了演戏的机会,戏楼被闲置起来。不几年后,舞台上部倾塌,只剩下台座和台角两根石柱子,还牢固地原地树立了多年。

——选自《兖州春秋》年刊第四期 “嵫山文化拾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